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时间:2016年03月10日 信息来源:泗阳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要】学习动机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普遍存在厌学现象。本文主要是根据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论述应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  培养,激发

  习动机水平低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中职学生由于基础比较差,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比较松散,一切都无所谓,极其缺乏学习动机,他们在过往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的往往是是挫败感,自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因而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学习动机的激发。但是他们自身很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满足。所以,我认为,培养和激发其学习动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引发学习动机

中职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这种认知倾向,直接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对感兴趣的内容听得津津有味;而对那些自认为兴趣索然的东西,有的即使教师再三强调其内容十分重要,关键之处音高八度,也无济于事。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虽千辛万苦,付出很大,学生却收效甚少。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变化的东西、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因而教师教学时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从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形式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

中职生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失败甚多,容易体验到焦虑、不安、气愤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反过来又阻碍他们努力学习。相反,成功感却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增加学习兴趣。正如美国的盖茨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要想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帮助学生各自制定一个恰如其分的目标,包括近期的和远期的。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忌制定高出学生实际能力较多的目标,避免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失败所带来的习得性无助。这个目标既是可以达到但又要有挑战性,并在学生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尤其是不断地鼓励。当学生达到了目标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对一时未达到目标的同学,要帮助分析原因,指导正确归因:或因努力依然不够,或者某些学习方法不当,或者考试没发挥正常水平。教师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暂时的失败所带来的内心痛苦,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鼓励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另外,多赏识和激励学生,会带给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让他们在理解、信任与赏识中主动学习,感受知识的奥妙、学习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学习动机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很多学习习惯都会带到中职来,如按部就班,对老师依赖性强,缺乏学习的自觉主动性等。当他们进入中职阶段的学习后,就会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有所不同。例如,中专的教师一般课后较少与学生进行交流课外作业,布置了以后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等,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性。这对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既然这样,就要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如何自觉学习。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表现出坚毅的学习精神,就会促使他们认真学习,努力进取,获得优异的成绩,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希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而达到的目标,学生努力达到了,就会满足学习需要,从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习行为更为持久。

四.培养学生因努力而成功的归因观

      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同样,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成败归因,对学习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学生的成功与否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当学生完成更某一项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引导学生找出成败的真正原因。这时,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法:即学生观察模仿归因榜样,学会正确归因;还可以通过团队讨论法:即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学业成败的原因,由一名受过训练的教师或管理人员进行引导,指出归因误差,鼓励符合实际的归因;第三个就是可以采用强化矫正法:即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对有归因偏差的学生以暗示和引导,鼓励作出正确归因的学生,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归因。当学生关注自己努力时,他成功了将归因于自己付出的努力,失败了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种归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内在动机,形成认识失败,面对失败不会受环境影响的正确态度及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有着重要作用。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反过来,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地强化学习动机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教学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的变化,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惟其如此,才能行之有效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蒋小茹,《浅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2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

    3、王  鹏,《谈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培养》,《高师理科学刊》,20025.

    4、焦炎、王英元,《试论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2.

5、林丽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教育研究》,20058.

上一篇:师者,父母心
下一篇:传递劳模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
(作者:泗阳中专 胡茂德 录入siy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