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立德育人实践的探索

时间:2015年12月15日 信息来源:宿豫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要】本文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尝试,探讨在模块化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探索适合中职语文模块化教学的“立德育人”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立德育人    实践探索

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上的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适应创业与就业的需要,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中职校的语文,它虽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从特点上讲,它既具有语文学科的共同特点,即工具性和人文性;但也具有职业学校语文的特点,如职业性、实践性等。

而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时代的技术开发、设计思想的“模块化”,最初出现在信息技术领域。计算机软件、硬件采用模块化结构之后,不仅大大缩短了软、硬件的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能灵活地实现多功能需求。现在,模块化思想已被广泛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 “模块化教学”是在充分考虑中职教育语文课的课时少、学生基础差的现实情况下,以“低起点、分层次、夯基础、重素质、讲实用”为思路,对教材删繁就简,将教学内容及教材划分为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我校在充分考虑中职教育语文课的课时少、学生基础差的现实情况下,以“低起点、分层次、夯基础、重素质、讲实用”为思路,对教材删繁就简,将教学内容及教材划分为文学作品欣赏、实用文体写作、普通话与口语交际运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模块。

 语文课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审美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文关怀意识,让学生更好的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在模块化语文教学中更要重视德育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育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正确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那么,在模块化背景下怎样将“立德育人”的教育目标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一)           在阅读欣赏中渗透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的,因为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在中职语文教材文学作品欣赏模块中更要发掘这种德育教育的情感因素。可如何让师生在语文课堂上动真情呢?

1、        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欣赏,实现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它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说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情感教育与语言文字的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某些关键性的字词进行反复琢磨推敲,通过学生积极的理解,完成情感教育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小说《荷花淀》,写水生嫂深夜编席的“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一句。这两个比喻,既写出了夜的深远,又表现了水生嫂勤劳、朴实的品质。“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写银白的淀,使画面淡雅,写轻纱般的雾,又使画面静中有动,而荷叶荷花香更使这宁静优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质感,这是作者通过周围的景物抒写了自己美好的感情、愿望和理想。可是,日寇的侵略破坏了这美好的生活,这就奠定了水生嫂最后决定参加抗日斗争的思想基础。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欣赏既让学生们感受到祖国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之美,同时增强他们保家卫国的爱国之情。通过关键语句的理解,让学生们明白了作者写作本文时隐含的思想意义了,从而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又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一课时,我就重点抓住文章中的“生”和“义”二字,对学生进行阐析,通过阐析,让学生们认识到做人就要如孟子所说的那样,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够,威武不能屈”,不能为了点小恩惠或是遇到一点挫折困难,就丧失了做人的原则,要像孟子那样,有一种“舍生取义”的精神。

2、        课文的主题的挖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文学作品解读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题是一篇文章表达的基本思想,它往往揭示文章的主要问题,表明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精心设计,注重挖掘教材中所体现的主题意义,以致使学生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屈原列传》,要让学生领会屈原“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要让学生领会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伟大品质;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要领会托尔斯泰甘于平凡的伟大人格。

(二)           在表达与交流中渗透品质教育

陶行知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1成就学生的品质,就是要教会他们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而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与做人是相通的,作文贵在求真、求实。

中职语文教材表达与交流模块中包含实用文体写作、普通话与口语交际运用两个训练序列。不管是实用文体写作还是口语交际,其实都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应用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这更能唤起学生对生活与社会的责任感,能陶治其坦荡的胸怀、纯洁的情操。因此,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实际,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热爱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益信息。如《我心目中的妈妈》、《诚与利》、《职业中学在校生校园消费情况调查》等,这些作文训练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让学生真情实感自然流露,既培养学生诚信待人的品质,又养成正确对待金钱的人生态度。

(三)           在语文综合实践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学生直接经验以及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相关职业活动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探究学习为基本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应体现主体性原则、目标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因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1、小组的分工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在《走进家乡》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中,要求学生能发现家乡的自然美景、人文精华,进一步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通过学生的分工合作,走访调查获取信息,理清家乡的历史沿革,找出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标志性建筑,整理收集生活中的资料,并形成文字,在各个小组中交流。这样就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在小组的分工合作中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的综合能力。

2、              小组的学习讨论培养谦让互助精神

小组讨论不仅形式非常新颖,而且能为学生探究和获得新体验提供有效空间,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舞台,让学生能集思广议、取长补短,使个体性学习得到有效互补。不仅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心理,充分展示了个性的才能,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小组中以合作为主,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伴进行,使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愉快。为小组而奋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集体荣誉感,组员十分珍惜时间,紧张而密切合作,彼此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听取、分析、同化别人的想法,开放的思想不断融合、鲜明,语言更明晰。不知不觉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习得了人与人交往的更多技能,学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关系逐步确立,为今后更加密切合作和展开竞争创造了可能和条件。

在进行《难忘的人物形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就要实行小组学习讨论,引导学生的自主评价,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准确、简要、明了,能说出自己对人物的看法就更好了,要给予鼓励。而在学生的自主评价中,学生们相互间意见的表达与交流,形成最终的一致的小组意见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这一过程不仅要求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更要在活动中形成谦让互助的精神,最终取得整个小组的成功。

3、在实践报告中培养职业成就感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从而培养他们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荣誉感。中职语文实践活动对中职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形成准备了条件。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增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好学乐学的局面,课堂效果、成绩评价节节高升。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后,实践活动中涉及到的团结协作、知识储备、说话艺术等等,又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产生实际的推动作用。在《获取整理信息,探究低碳生活》的主题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确定信息的需求与来源,进行信息的采集与保存,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完成信息的采集与保存,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提高学生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能力。在整个活动中实践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练习实践,学习知识,并将学习成果以说明文的形式呈现,从而获得相应的技能,形成职业所需的基本能力。而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最终成果的展示带给学生相应的成就感和职业的自豪。

培养职中生参与未来职业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就要强调学生整体参与,使全体学生在全程参与中习得、体验、提高。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总之,教育离不开德育,德育能很好地促进教学。在中职语文教材模块化教学的要求下,我们把“立德育人”的德育教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而如何将德育工作有机的渗透于我们的语文学科的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深入细致的尝试与探索。

上一篇:浅谈在班级管理中的尊重艺术
下一篇:电子技术教学过程及效果分析
(作者:宿豫中专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