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15年12月14日 信息来源:泗阳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班级是学校管理最基本、最基层单位,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在职业中学里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拟对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作一些阐述。

一、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设计师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而且是班集体建设的设计师,正是在描绘良好的班集体的前景中,班主任肩负着贯彻学校的德育工作,塑造学生的个性,形成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学校文明建设的光荣任务。

班集体建设的设计,就是要求班主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调查和研究班级学生个性及各种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对班集体影响的基础上,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提出一种理想的班级模式和蓝图,作为建设班集体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新时期班级目标的设计是为了创建一种讲文明、守纪律,有道德、有文化的良好班集体。因此其计划实现的目标:一要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总目标,二要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的新要求,三要适应班集体现实发展的水平。为此班主任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事业心,要善于分析本班的现状,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班级的教育情境和人际关系,找出综合本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班集体建设的设计规划,要遵循班级群体的客观发展规律。班主任要根据本班学生发展的各个层次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具体分析和确定班级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现实发展水平,分析和确定班集体建设的主要矛盾,并以此为着手点,提出班集体建设的最优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将班级逐步培养成良好的班集体。譬如,对纪律较松散、缺乏得力的班团干部的班级,可以通过学生座谈调查,试卷答问调查等形式,从“积极型”非正式群体中选择较有威信的小头头,培养班干部,可以把班集体中各个层次的同学有意识地分成几个小集体,开展各项评比、择优、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集体荣誉感。

二、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领导人

领导是一种影响集体的活动,使之向目标的设置和目标的实现迈进的过程。班主任的任务是对班级的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进行领导和指挥,并使其协调一致,以符合班级的总目标。

在班级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班主任处在领导地位,这方面的技能比较教学能力显得重要。班主任的领导风格对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学生的个性及学习习惯的形成无疑具有重大影响。因此班主任在班级中从事一切事务与活动,没有比领导才能与技术更为重要的了,这是因为班干部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班集体活动的能力都依赖于班主任的领导、管理和组织的才能。

笔者认为:班主任在班集体中的领导职能具体表现为对班级学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具有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及其运用,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另一是班主任的思想道德修养、业务理论水平及其它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这两者相辅相成,是确立班主任在班级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使其学生“信其道”的重要因素。

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是指学校行政赋予班主任依据学校的德育工作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来管理领导班集体,而在具体的班级中还需班主任自我理解和消化学校的各项指令,有针对性地落实在自己的工作中,因此要求班主任熟悉德育教育大纲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思想教育中循循诱导,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班主任的职权运用的方式是否适宜,用权是否有效用,这与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望密切相关。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其表现为:一、新时期要求班主任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要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处处以身作则,在学生中起表率作用。二、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要求班主任要了解时代住处了解九十年代的学生心理特征,具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三、属于个性行为方式特征的性格气质和良好品质。班主任应有的品质它包括①要有情感体验,②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③具有高度发展的控制能力。笔者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感自己的气质和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决不是任何政治说教,名人的道德格言和学校的奖惩条例所能代替的。班主任领导才能的提高在于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开拓。

三、班主任是班集体良好人际关系的创造者

班级是由几十位同学组成的一个独特社会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新人就是形成人与人间的新关系。新时期教育的实质,就是建立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新关系,以保证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悉心研究,分析班级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与学生、教师、社会各层次人员的交往,实施对班级人际关系的管理对班主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笔者认为:班主任要热忱,悉心地研究班集体的人际关系,首先需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人际关系、研究方法,懂得以怎样的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才能透过日常的教育观察界限,看到学生关系的微观世界,把握班级人际关系的脉搏。其次,通过班主任设计的问卷及其它交谈等形式向班内学生进行调查,弄清学生在班级人际关系的位置,揭示班级人际关系的性质和水平,研究造成每个学生在人际关系系统中所处地位的原因。显然做到这两条很不容易,很多问题需要班主任潜心研究,例:师生关系的性质;学生的个人品质和经历;家庭教育的差异;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分布、构成原因;具有独裁和自私倾向的“特殊学生”的教育;少数学生被孤立的原因等等。

研究和掌握班集体人际关系,其目的是为了着手“治疗”不利于班集体建设的各种人际关系,按照新时期对学生的要求设计班级人际关系的新结构,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创造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首先,班主任要指导班级学生经常交往。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一定的交往主体和交往结构决定了一定人际关系的性质和水平。笔者认为:班主任一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学生交往的需要、能力和差异性,指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人们,善于判明交往的情境,懂得如何避免和解决冲突,与学生和睦相处,让学生逐步积累交往经验,建立各自的交往风格。二要设计和形成班级良好的交往结构,即根据班级活动的目的、任务、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交往风格的差异性,形成一个班集体活动交往,学生与社会交往,班级内部交往,学生与教师的交往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往网络。例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动员处于人际关系中心位置的学生主动地去接近帮助那些处于人际关系边缘位置的学生,使他们同样感到集体的温暖,促使他们发展良好的个性等。三最为关键的是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建立起充满信任的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易于接近,善于轻松灵活地与具有多种心理特征的学生交往,要有民主的领导作风。既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又不能失去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理解他人,有耐心,兴趣广泛,社会信息灵通。要有渊博的知识,富于同情心。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用教师的爱去唤起学生的上进心。

其次要在班集体中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教育情境是形成集体主义关系 的手段。要充分利用自然情境努力创设人为情境,要在班集体中有一股强烈的民主气氛和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的信任情境,成功情境,友谊竞争情境和集体讨论情境。要重视把班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境作为班集体优劣的分析对象。坚持每周在班集体评价,经常使班级的人际关系得到充实、调整和巩固。

再次,班主任要正确诱导班级内部非正式群体,采用群体疏导或首领角色转换等手段。使这些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价值规范等内在成份逐步与班集体整合在一起,切不可轻易宣布为“落后的小集团”。班主任要密切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人员联系,尊重理解他们,以深厚的感情温暖他们的心;掌握这些群体形成的规律,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控制小群体的发展;有意识地将他们引导到适合他们兴趣的正式群体中去,发挥他们的特长,并经常发现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积极靠拢班集体的目标。当然对于这些小群体对集体的严重破坏行为也不能退让、迁就。适当时应采取批评、行政处分等手段,使其在反面吸取教训,痛改前非,其目的仍中使他们的道德、行为规范重新符合班级的目标和要求。

上一篇:让德育之花在课堂盛开
下一篇: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泗阳中专杨玲 录入siy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