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就读普通高中怎么办?没有工作怎么办?找到工作后待遇低怎么办?不少中考失利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迷失于现实的残酷之中:有的放弃学业,终日在家无所事事;也有的外出打工挣钱,走上卖力气的老路。然而:市场一直存在着高级“蓝领”人才奇缺、技能型生产岗位人才难求的情况。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反馈,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的供求比例目前为1∶10。对于正处于学习年龄段的孩子们到底该怎么办?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现象日益突出。面对这些这些问题,面对这个弱势群体。他们从初中迈进职业学校,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学习环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完全不同。如何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他们的成才之路?从事职业教育多年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职业学校新生进行合理引导:
一、稳定心绪才能看清自我。
青春的心情是多变的,她趋于成熟,却摆脱不了童年的幼稚。职中新生们的身体发育已接近成人的水平,而心里的发展比较滞后,对此容易表现出成熟期的动荡。他们开始尝试摆脱父母的保护和管理,试着展示自己的能力,急切的希望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尤其经历过中考这次失利后,封闭、动荡两种截然不同的极端心态极易出现。此时,我们对他们首要说的是:你们长大了!引导他们自信,明确认清: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样才能就业?
二、树立自信才能实现人生理想价值。
没有自信又能干什么?人们只有通过学习、工作、劳动和创造,才能够有所发现、才能够有所作为、才能够激发出强烈的自我存在感、才能够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中职生必须有重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才能够继续把学习之路走下去。正如屠格涅夫语:“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树立自信是实现人生理想价值的第一步。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唐建平。1979年刚进车间时也尴尬过:第一次图纸上那些复杂细小的零件简直就是天书!第一次操作铣床时,师傅刚转身,他居然在铣床的台面上挖出一个30毫米的坑!但是唐建平不服输,他从此下定决心跟自己较劲。他虚心向老师傅学习,进培训班培训。正是这股自信的韧劲让唐建平获得了后来的成功。
三、认真学习才能改变生活压力。
告诉学生回归现实看,有一个话题又摆在我们面前:当今世界,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拥有大量技术娴熟的技能人才,谁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否则再好的设计也无法实现。加之经营者的合理经营,辅以一定量的资金支持,一个成功的企业就诞生了。面对这些这些问题,面对这个弱势群体。引导他们思考:明天的你在一个成功的企业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引导他们看清现实后,但是他们从初中迈进职业学校,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学习环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完全不同。他们如何才能适应吗?
四、淡定压力才能确立学习目标。
压力有了,他们有可能会放弃。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必须看清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激发自身具有的潜力。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产生压力,它有时来自外部环境,有时则是自己制造的。如果不及时缓解压力,一旦失去心理平衡,它就会变成一条无形的绳子,勒得你喘不过气来。为了能让自己从心理困扰中解脱出来,必须学会自我解压。让我们珍惜自己的人生,在八音盒中放几首记忆中的乐曲,然后反复聆听,尝试走进乐曲中那宁静的世界。寂静的夜里,孤冷的草原上,隐隐传来悠扬而哀婉的笛声,抑或是一处远离喧嚣的庭院,映着白色的月光,一个人在琴前静静地弹奏,这样的一个远离世事的环境无人可以侵扰。赶走压力,有勇气迎接新的明天。总之,我们可以试着采取“取代转移法”等方法引导他们学会积极适应。
人不能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会感到迷茫和空虚;如果目标过低,就会缺乏动力的目标,就会产生动力飞感觉;如果目标过高。就会因为达不到而失望。所以说,一定要引导他们确立适合自己的合理目标——用行动去完成自己的中职学习,掌握相关精湛的技术。
五、建立兴趣才能激发高学习动力。
古今中外,凡有成绩功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科学家丁肇中用6年时间读完了别人10年的课程,最后终于发现了“J粒子”,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学金的华人。记者问他:“你如此刻苦读书,不觉得很苦很累吗?”他回答:“不,不,不,一点儿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而面对的又是曾经不爱学习或不会学习的中考“失利者”喃!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1、积极的期望。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想像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引导学生对对不理想的科目说:“我喜欢你,**科!”重复几遍之后,他就会觉得地理不像从前那样枯燥无味了。
2、小成功的激励。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有的同学往往努力学习一两周,结果发现成绩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
3、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有何、有何帮助。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
4、小奖励措施。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画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5、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比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汽车的构造原理是什麽?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爱因斯坦中学时只对物理感兴趣,不喜欢数学,后来他在向纵深研究物理时发现数学是其基础,便又产生了对数学的兴趣。
6、利用实习课学习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用学得的理论去转换成事迹操作,一是能巩固知识,二而是能修证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7、保持兴趣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不断地问为什么。当你问题去学习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准备一些问题是很容易的,仅仅把每节的标题成问题就是了。
8、想像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前,一般都对它的结果有了预期的想象,而坚持去做这件事情。比如:烹饪专业的学生想象出自己做出来的佳肴是什么味道,继而去努力学习。
总之,对于刚入校的同学来说,即将面临的是一段迷茫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对大家来说是一个过程,它既是成长道路的起点,也是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点。所以,积极引导学生从容地适应中专的学习生活是同学们进入学后的首要目标。告诉学生:尽管大家还不太熟悉大学这个环境,但不适应的感觉很快就会过去,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够接受自我,超越自我,从而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下一篇::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 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
- 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
- 宿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
各县(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职社教研室,市直职......
- 2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由......
- 3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
宿迁市教育局文件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人力资......
- 4宿迁开放大学召开2017年省技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目标和责任意识,提......
- 5宿迁开放大学跟踪调查毕业生
为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