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适应性教学”在课程内容整合中的实践探究

时间:2015年12月08日 信息来源:泗阳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要】大教育运动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差异性教学  课程整合  展示

课堂教学其主要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管理者、引导者、点拨者和提升者”。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各有差异,在学习中都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呢?关键在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与其单纯地教知识,不如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它是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捷径。本学期,我把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关注差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的一些做法及感悟如下。

一、进行课程内容整合的背景

主要是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而进行的改变。

1.中职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厌倦的现象,对于专业课的理论课更是不重视,学生上课不爱学,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严重。

2.在课堂上,学生既要完成自主学习,又要进行分组展示,一节课的时间经常不够。

二、进行课程整合的契机

进行课改的这几年,我校专业课理论课只是利用演示文稿制作课件式导学提纲(PPT),对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有限。本学期,我校开始要求使用纸制导学案进行教学,抓住这个契机,以导学案为前提,根据学科内容和课时分配特点,我对这学期的教学做了小小的变动:在课时保持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了专业理论课内容上的整合。

三、课程整合的操作方法

课程整合后,形成两种教学模式:大展示课和小展示课。大展示课是把原来需要2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第1课时进行完整学习,第2课时进行展示。以《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这节课为例,过去第1课时学习半导体基础知识,第2课时学习PN结及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整合后,变成第1课时对整节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第2课时进行展示。小展示是把原来需要1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前半个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后半个课时进行展示。

大展示课的具体模式与流程如下。

第一课时,学生自主自学(独学、对学、群学)

第一步,学生读书读图,根据导学案进行独学;第二步,针对独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桌之间相互检查、交流;第三步,针对对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第四步,教师组织抽签进行小组分题,小组长根据小组抽到的展示题目,安排组员分别进行板书撰写、答题准备,或收集资料或进行创意,为下节课的展示作准备。

第二课时,展示与反馈

上课初始,各组根据展示题目进行准备(有的班级上课前已经开始准备),有画板图、写板书的,有背诵题目答案的(用时5分钟)。在展示与反馈环节,各组根据展示题的顺序进行,每组展示完毕,其他组可以进行追问、质疑与补充,教师也可以追问、点拨、归纳与提升。

四、整合后的变化

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实践,学生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课堂上学生的变化

1.自学课堂上表现突出。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都能根据导学案静静地进行独立学习,然后进行小对子交流,最后小组讨论。我的原则是:能自己学会的就不要问别人;能通过小组交流研究明白的题不要问老师;小组研究不明白的问题,在班级交流时,可以全班同学交流,进行思维碰撞(这样的问题往往是本课的重点或难点),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点拨、归纳和提升。

2.展示课堂上表现喜人。归纳有以下特点:

1)从展示内容和层次看:因为各班的起点不一样,所以表现各有不同。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表现好的班级,展示的形式与内容也更高一个层次,如:有的分析问题时能结合课本和地图册等进行综合分析,有的能够把学习内容向课外进行拓展延伸,有的能够把个人特长融入到展示当中,有的展示内容极富创意。总之,学生在地理课堂上能根据个人的特点、喜好,从不同的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练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从展示人数与个人表现看:最大的改变是,现在人人参与学习,人人都有进步。刚开始有的人不愿参与,或参与也表现得不好,经过一段时间后,每组都能全员参与展示,个人表现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过去经常开小差、溜号、不愿学习的同学,现在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展示中来,在学习、交流、板书板图、展示、听讲等各个环节都有优异的表现。

3)从课堂精神面貌看:上展示课时,我来到班级门口,看到的是这样一番景象:学生都在热火朝天地作展示的准备,有的学生在前面准备写板书、画板图,其他人则在下面围坐在一起研究展题。展示的时候,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听的同学精力集中,随着展示内容的变化,时而神情严肃,时而爆发笑声,师生时而参与追问、质疑,时而补充、归纳、总结,彻底改变了过去上课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厌倦的现象。总之,通过模式上的改变,使课堂上有了变化,学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现在我来到班级,有的学生,甚至我们平时认为表现不好的学生也会凑过来问:“老师,这节课展示吗?大展示还是小展示?”表现出对展示的渴望。

4)从展示的发展看:各班的起点不同,进步的幅度不同。从展示的第1课时开始到结束,短短两个月时间(大概89个展示课),每个班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第1课时,有的班各方面表现都很好,有的班学生的表现千姿百态,到讲台上展示时,站不直,说不顺。经过几次训练,学生有很大的改变。经过短短两个月坚持不懈地训练,各班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原来不会画板图的,现在会画了;原来站不直、说不顺的,现在能站的好、说的流利了;过去说的好的,现在能进行课外拓展或进行自己的创意了。总之,在原来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都有了进步与提升。

(二)课堂氛围的变化──关键是教师的变化

课堂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课堂氛围的营造关键在教师,这也是自主学习理念、教学方式贯彻实施的关键之所在。老子说过“无为而为”,教学中,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该放手时就放手。我在课堂上,尽量少说或不说,能让学生做的、学生说的,尽量让他们去做、去说,多给学生自主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尊重、和谐、平等的。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充满了自信与愉悦,他们表现积极,愿意展示,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总之,教师要按教育教学规律做事,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多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长处,多给他们一些鼓励,这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保持内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都有积极作用。

(三)课堂评价管理机制的配合

没有很好的评价管理机制的配合,就没有好的课堂程序,学生也就没有前行的目标。在课堂上,我的评价贯穿全课程。每节课从哪些方面评价,要让学生知道,这样学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课程内容整合后,表现出几个优势:

1.时间上的优势。整合后,一个课时进行展示,时间比较充足。

2.拓展课外知识和创意展示的优势。第一节布置展示题,第二节展示,学生有时间收集资料和思考创意。

3.可以实现“人人参与”的优势。通过整合,因为时间相对充足,所以可以全员参与其中,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展示,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在展示的过程中,各种能力逐步得到规范与提升。

4.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自信心。展示课为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表现自我搭建了一个平台,逐步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与夸美纽斯的“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可以说是两句“教经”。我们“少教” “不教”的主旨就是为了学生的“多学”“学好”。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学生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培养大有益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自己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和班级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每个学期根据学科内容、班级学情和学生情况,一定要创造条件、创造机会上几节展示课,这是学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与平台,也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一个平台。

上一篇:中职英语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下一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作者:泗阳中专王彩云 录入siy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