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以扩音器制作为例研究

时间:2015年11月06日 信息来源:泗阳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的项目课程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必然产物。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它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了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项目课程的开发,其课程目标主要是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三维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时间的分配通过项目结构来设计,课程实施以任务来驱动,课程评价是一种真实性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
    关键词:项目课程 扩音器制作 电子专业 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一直在不断地调整与进步,虽然如此,但是还是跟不上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知识技能的零距离,我们学校在电子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创建以电子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工作,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本文以扩音器制作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和体会。
    一、确立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
    确立好课程目标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下面以扩音器制作为例的教学目标是:第一,学情分析。现在读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电路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畏惧心理较强,问题的表述,语言沟通的有效性较差。但是,动手能力较强,对仪表仪器设备等跃跃欲试,对未知事物兴趣浓厚,探究心理较强。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时,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打破常规,整合各种资源,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动手、动脑、动眼的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为就业打好基础。第二,三维目标的确立。根据教学大纲,专业培养方向,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和企业需求,确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能利用Protel 2004 DXP建立相关库文件;②绘制原理图和PCB图;③掌握基本元器件的识别、筛选和检测;④理解共射放大器、共集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有源滤波器、 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⑤理解扩音器的组成框图和工作原理;⑥会制作扩音器;⑦会利用相关仪器、仪表进行调试测量;⑧能排除常见故障;⑨具有典型电子线路制作与调试的相关理论知识;⑩了解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应用性前沿技术2.过程与方法。通过扩音器制作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扩音器的制作主要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出任务,以学生自行设计、检测、装配、练习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可将学生分成4个人为一组,形成学习岛,引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及严谨、细致、规范的工作作风;②具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③培养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④培养与人交往和团队合作的能力;⑤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习惯。第三,重难点的确立。依据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确立本项目课程的重点知识。教学重点:①扩音器制作的元器件检测;②理解共射放大器、共集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有源滤波器、 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③扩音器制作的组装与调试的方法与步骤。依据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特点确立本项目的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扩音器制作与调试
    二、确立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本项目课程以电子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及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大类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中对电子技能所做的要求,确定本课程的项目模块和课程内容。以扩音器为例来谈谈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本项目分为六个任务。任务分别如下:任务一 共射放大器的制作与测试(10课时);任务二 共集放大器的制作与测试(4课时);任务三 负反馈放大器的制作与测试(4课时);任务四 有源滤波器的制作与测试(4课时);任务五 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4课时);任务六 扩音机的电路安装与调试(8课时)。前面五个任务是为第六个任务服务的。在第六个任务中,我们又将此任务分为四个模块。模块一 扩音器原理图和单面PCB板的绘制;模块二 扩音器元器件的识别、筛选好检测;模块三 扩音器的装配;模块四 扩音器的调试和测量。
    三、项目课程教学实施的建议
    在电子专业教学过程中,在制作每一个项目时都应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倡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项目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主要器件和典型电路,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其外部特性和功能,分析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典型应用,了解其工作特性和使用方法,并学会正确使用。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好一定的专业基础。以下是我在项目课程实施的一些想法和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倡项目化教学关键是“做中学,做中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任务,以学生自行设计、检测、装配、练习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3.对于电子班的学生,应该让他们熟练使用电子仪器仪表。懂得如何运用仪器来检测、调试产品。4.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课件、仿真实验来化解教学难点。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教师相互交流勾通教学经验,共享教学资源。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6.通过将学生分成4个人一组,形成学习岛,通过分组协作等手段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及责任意识。   
    四、项目课程评价建议
    学生完成好作品后,如何公平、公正的评价学生是我们课程改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第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实一体化评价等模式。第二,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包含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手段。同时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项目报告书等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第三,应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第四,本课程的考核,要综合技能考核、学习过程考核和理论考核三方面来进行。其中技能考核要严格按照相应工种的考核要求严格执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今后教学中,我将继续研究电子专业的项目课程,为学生更好地与企业对接做出一定的努力!

上一篇: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初探
下一篇:浅谈中职学校提升“双师”素质的新模式
(作者:泗阳中专 李调 录入siy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