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单招班学生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

时间:2015年10月28日 信息来源:泗阳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要】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有效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是职业中学单招班学生尤为重要,是我们进行作业设计与布置行动探索的目标指向。
   【关键词】作业观 有效作业 实施策略
    一、有效的作业观
    笔者从近几年参与职业中学对口单招的教学研究中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有些教师对作业产生了偏差,认为作业是应付考试、提高考试成绩的手段。这种惟分数纯功利的认识,使大多数教师在安排作业时,总是冲着考试进行设计,有的题型甚至就是考卷试题的翻版。学生叫苦叫累,教师叫烦叫重。于是,作业成了“令人头痛却必须做的辛苦差事”。作业只有在适当、适量和适时的时候才会有效。那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切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知识建构原理的练习、作业,那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取性、创造性的练习和作业,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巩固、强化和拓展的练习价值,才能实现师生的生命成长。
    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判别一个人有多聪明,而在于怎样使之变得聪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的体现之一。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际层次性的作业,为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发展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学生完成作业,需要动手动脑,需要回顾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所创造。这些都是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表现。通过对作业系统化的科学设计和作业方法策略的优化,达到作业质量和效率的最佳状态。教师设计作业时,要很好的把握学生的“三天”,即心中装着学生的明天,眼中看着学生的今天,手中拉着学生的明天,才能够真正拥有孩子们的今天,引领孩子们走向明天。
    二、单招班学生有效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一)精选作业内容,突出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 实施有效作业,教师必须在选题、编题上下工夫,不断提高自己的选择和编制技能;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作业范围、要求和时机,跳进“题海”精选作业内容,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业效果。
    1.目标明确。作业的选择必须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有的放矢的布置。每次作业都应力求做到目的明确,使学生练有所得。
    2.具有典型性。精选作业内容,必须突出典型性,从大量的练习内容中挑选出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布置给学生。这样的练习,量少质高,以一当十,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3.具有启发性。题目无法穷尽,题型千变万化。只有具有启发性的作业才能帮助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提高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4.具有系统性。作业设计必须系统地考虑学期、单元和课时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切忌心血来潮、随意点题。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可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二)实施分层作业,调控作业难度,促进差异发展 设计和布置作业,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实施分层作业,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从而让学生差异发展。
    1.由易到难,注意知识层次。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拾级而上,逐步提高。
    2.针对学生差异,设置分层作业。只有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和练习,才能构成问题情境,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设置台阶,放缓坡度,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分解或给予具体的提示,系统地规划步骤的练习。
   3.调控总量,优化结构,突出适量性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坚持量适质高、结构优化的原则。
   (1)优化作业结构。首先要从宏观上调整主干学科与非主干学科在作业配置上的比例,合理设置和安排音体美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要从微观上协调各种作业的关系,从教学目标和学科知识的要求出发,综合运用各种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全面提高。
   (2)数量适中。第一,各科协调,调控总量。第二,突出重点,灵活增减。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实际,突出重点,灵活增减,合理分配平时学习与期末复习阶段的课外作业量。
    4.丰富作业形式,突出多样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要求反映到作业设计和布置中来,就是要赋予作业以多维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作业体现出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充满智力挑战的愉悦环境中完成学些任务。
   (1)多形性。作业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有标准答案的练习不是作业的唯一形态,要恰当地采用口头练习、表演练习、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发挥每种作业的独特作用。
   (2)实践性。根据作业的性质和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可以把作业划分为理论知识性作业和实践操作性作业。这两类作业各有优势和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运用。
   (3)开放性。作业设计要冲破课本和课堂内容的樊篱,作业内容源于课本但不拘泥于教材,既有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有走出课堂的拓展,向社会和生活开放,设计一些能让学生自主发挥、各伃己见的作业,为学生营造一种敢想敢说的氛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上一篇:注入习惯与品德评价 促进中职课堂教学质量质的提升
下一篇:构建积极课堂心理氛围,优化英语职业模块教学
(作者:泗阳中专 王高武 录入siy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