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5年12月11日 信息来源:宿迁经贸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互联网+的到来,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受益匪浅。毋庸置疑,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恰如其分地应用,改变了“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巴说半天”的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语文学科又有其特殊性,语文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一、教学内容少一点。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不过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语言文字本身就包涵了大量的信息,文字解读的空间非常大。因此,优秀的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恰恰要注意内容的精炼,和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要避免教学内容太多太泛,要避免信息化灌输课堂的出现。
    二、教学流程慢一点。信息化的一大特点是快。从教育学角度来说,教学是需要慢节奏的,是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的,是要给学生留下理解和消化的过程的。在鼠标的一路狂飙中,能被学生吸收内化的东西实在是寥寥无几。互联网的快并不能取代教育教学的慢,信息量大的教学并不一定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理解接受度为评判依据的学生理解接收少的大信息量的教学课堂依然不是有效的课堂,也不是信息化手段运用成功的课堂。适当地放慢节奏,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学生欣赏老师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欣喜老师的即兴涂鸦,跟着教师的板演渐入佳境,这是接连不断点击鼠标或者按动激光笔进行PPT快速翻页所达不到的效果。
    三、教学形象模糊一点。在教学设计中,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往往采取图片、视频的形式来直观展示。展示的内容由教师个人选定。以人物形象为例,《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为展示“羽扇纶巾”的形象,在教学中引入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视频片段,以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晓“羽扇纶巾”的形象。其实这样的视频引入,对于文学形象教学来说是值得商榷的。电视剧中关于“羽扇纶巾”的形象设计并不是文字描述的那个最原始的形象,只是编剧根据文字再创造的一个此形象,并非原形象。但是教学设计者在此引入视频,没有加以说明和拓展,相当于直接告诉学生“羽扇纶巾”就是此形象,固化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认为此形象即原形象。但实际上,经过再创作出来的此形象远非是原形象。在电视剧《红楼梦》开播后,有许多人不认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形象,就是这个原因。千人千个哈姆雷特也是如此。教师的教学要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即书画作品中的留白意义也是在此。直观化对于学生的想象力来说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对于这个视频片段的运用,教师至少应该加以说明,这是剧组导演对于羽扇纶巾的形象理解,在此提供给大家,仅供参考理解,可以此为基础发表自己的理解,你认为的原形象是什么。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直观化,但限于想象思维的无比复杂和个性化,在涉及原形象的理解问题时,当慎用直观化来取代个性化和复杂的形象思维。

作家茅盾短文《天窗》中有一段文字:“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被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 ‘无’中看出 ‘有’,从 ‘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在信息化无孔不入的现代,教学中也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个“天窗”!
    教学信息化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但是信息化不是教学的万能钥匙,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信息化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主体。盛装食品的餐具固然需要精美,但美味可口的饭菜才是最根本的需要。


上一篇: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系列谈一
下一篇: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系列谈二技能大赛的消极影响
(作者:张传刚 刘海军推荐 录入sqjm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