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的电子专业学科课程资源库建设实践与

时间:2015年10月29日 信息来源:泗阳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要:在信息技术发展中,依托校园网,基于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理念,建设集约型、开放型的职业教育学科课程资源库,以集约,建设丰富主题资源,以开放,建设海量共享信息。以团队建设、培养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开展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以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理念引领实践,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科课程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 学习 工作 对接 资源库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在职业教育中,建设基于网络的数字化资源库,成为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备受关注的问题。2005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苏政办〔2012〕194号文件《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 》对当前办学规模和普通教育几乎相当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目前,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先后开展了三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等行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成为重中之重。笔者所在学校为县域中等专业学校,在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注重“五个对接”、为探索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在电子专业探索建立具有“学习和工作对接”理念特色、便于应用的资源库。
    一、职业教育学科课程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
    1.教师队伍不均衡。我们长期工作在职业教育第一线,从事职业教育学科课程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被评为四星级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教师队伍学校内部比较、和同类学校比较仍然有较大的不均衡性,师资队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
     2. 教师学科教学课程,受自身教育教学理念、信息技术能力、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的制约,在想法、做法上需要通过过程参与、不断磨练提高。如果有一个具体的实施性平台,由骨干教师引领,教师共同参与,将会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教师个人教学成果借鉴、共享缺乏有效、高效平台。可以说,在众多的学校,目前,职业教育教学经验的传承、教学资源的积累,还处于自发、随意的状态,从学校或专业层面构建“有一定特色的集约型、开放型的职业教育学科课程资源库”,是均衡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形势所需、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也是教师教学成果优化提升缺乏有效的途径。
    4. 学校专业建设教学成果缺乏固化。固化的教学成果,有利于集中团队力量,继承扬弃教学成果。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他们在企业项目开发中,建立了众多的专业项目建设资源库包,任何教师承接企业项目,都可以从中找到借鉴案例,因此新加坡职业教育的项目教学和创新实践,有较高的声誉。
    5. 课程团队建设、共建共享机制没有形成。从学校层面还缺乏促进、激励教师开展资源库建设的保障机制。
   二、基于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的职业教育学科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中的实践与探索。
    1.理论研究引领。要不断加强学习,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学科课程资源库建设、在资源库素材的选取、创设、整合中,将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课程组成员积极研究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政策、吸取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最新成果,及时对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开展研究,11年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成功的申报了省课题教科院十二五规划课题1个、12年关于学习与工作对接的研究成功申报了省中职十二五规划课题1个,13年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成功申报了省教改课题,以课题的引领提升课程建设老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2.探索实践渠道、提取典型工作案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职业岗位能力的中等技术人才,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实践的工作过程。我们通过企业化的项目、工作化的程序、技术资料性的知识、企业标准化的工艺等方面探索实践案例,因此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我们分别在本地企业、外地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探索实践途径方向。 由于区域经济、工业发展的局限性、一些专业,在本地就业对知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而个性、习惯、吃苦耐劳精神则成为重要因素,在一些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由于机器化、自动化,使生产分工越来越细致,高精度、高质量有机器去完成,工作人员只在机器中间起着衔接作用,因此企业化的实践案例及实践教学组织,应该突出专业技术应用性、创新型,注重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基础。
   3.建立课程框架。在资源库建设中,我们以项目为载体、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为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框架。我们以项目工作的实际场景录制视频影像;以工作环节中典型思路和工作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以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组织学科知识和生产性技术数据;以生产规范为基础,开展技能训练;以工作项目任务的完成、体验工作成果的乐趣;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拓展学生能力。
    4.开展共建共享。以课程团队为单位,开展资源库建设。 我们在专业学科资源库建设中,先确定课程负责人,组建课程建设团队,课程负责人首先设计模板,提交团队讨论,针对提出意见,进行修改,确定基本模板。毫无疑问课程负责人设计的最初模板可能是行动计划、可能是具体操作示范,因此要求专业科学性、理念先进性和校本情况下的可操作性。例如,我们在建设《电机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数字化资源库时,讲课程分成若干项目任务,每一个项目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为理念,设计学习过程,第一步列举典型生产案例,团队教师收集、拍摄相应场景图片,摄制工作场景视频,作为数字化资源库素材。第二步分析案例中工作控制电路,收集、设计同类控制线路,选取典型电路。第三步,围绕控制线路中所用器材,研究期间结构、原理、技术参数及选用、使用要点。以实物图片、器件3D仿真图,展示器件结构特点。第四步,工作原理分析,以文字图片、及二维互动仿真,演示控制工作过程。第五步,选取器件安装控制线路,包含连接工艺、线路检测、故障排除、通电试车,安装实际应用线路。第五步,总结巩固。第六步,项目拓展,给出同类生产应用实例,应用知识和技能,设计电路、选取器件、安装电路、实现应用。 课程负责人首先将一个任务材料做完,提供样板和建议,布置团队人员,按此构思搜集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团员完成的内容,课程负责人逐一审核、修改,再返回到团队队员手中,在加工后,作为课程成果发至网络资源库。其他成员在使用建成的初级库中,再加入自己素材及经验成果,作为字库纳入资源库,实际教学使用时,讲资源库内容和自己教学成果再次设计后,应用于教学中。
   5.专项资源开发。以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需求为目标,学习和工作对接为特点,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及信息化设计,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在采集图片时,使用了手机、专业相机及相应的图片处理软件,对光线、角度、拍摄技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视频采集时,做了回导演、摄像、及视频剪辑师;知识材料的搜集、掌握了从资料、网络获取知识、重新编辑的方法和海量信息筛选技巧;PPT、录屏软件应用更加默契、精致。
    6.建立集约型、开放型资源库。毫无疑问,专业建设、学科课程教学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通过建立资源库建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也应该涉及到教育政策等内容(钱东东)。 集约型,是指以一门课程、一个项目、一个主题、一个任务为中心,以网络存储、服务器存储为基础,集中多人或团体教学资源及智慧建设的,主题集中型、目标指向型的学科资源库。集约型的数字化资源库为组织开展教学提供了特定指向的资源,便于资源共享和教学借鉴。在课程负责人的牵头下,依托学校网络平台,建立了众多的课程平台,由专业骨干教师牵头建设、青年教师参与。 开放型,是指学科课程资源库是面向全体人员使用权、全体人员参与建设权。由于资源库在使用中,教学人员可以无限放入单一资源或集中主题资源,因此理论上讲资源库因开放而可以是“海量的”。 开放型的数字化资源,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便于在现代教学理念下,提高效率、重构知识体系。“海量、集约型、开放型”,使教学过程设计易于摆脱基础性知识的束缚,使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思路变得更加模块化。目前,我们建立有限开放型的数字化资源库、用于校际、区域共享;同时课程负责人牵头的
   7.开展校企结合,培养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我们在3D图制作、二维互动动画制作等要求较专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和专业动漫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紧密合作,撰写脚本,对效果及进程全程跟踪,不仅提高了软件公司的专项能力,教师提高了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能力,而且开发出了生产性较强的应用型软件,进一步贯彻了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的理念。
   8.课程教学工作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工作,我们在教学氛围、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方面建立了基于学习和工作对接的数字化资源库,将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融为一体,体现课程教学工作化的特征。 9.仿真软件的应用。由于目前的仿真软件功能强大,有的几乎达到“所见即所得”程度,因此基于学习和工作对接的仿真软件设计及应用也是重要方面。借助于校企合作,我们开发的电气控制仿真软件,可以直接设计,仿真成果后,直接应用,使学习和工作真正融合到一起。 10.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 课程建设采用项目负责人制。我们在学科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得到学校的全面支持。学校投入专项资金、专人负责,建立了校园网络平台,建立了精品课程建设窗口,学校对课程建设负责人和团队核心成员给予了一定的工作量补助,也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基于学习和工作过程对接的职业教育学科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模式
    1.教学材料型资源库。资源库为工作提供直接应用技术数据支持。可以建立或链接直接应用与工作项目的技术参数和应用说明资源库,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也提供了大量应用案例和技术参数。在《电机电气控制技术》教学讲义中,所涉及的产品是企业主流产品、给出参数是企业提供参数;在《电子电路板产品维修技术》教学讲义中电路所用元器件全部标准的技术参数、方便了学习者选择器件的科学性;这两门教学讲义经整理,目前已经全部申报成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学材料型资源库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素材、软件、补充材料等,这些材料可以由教学者、学习者及第三方提供,它蕴含着大量教育信息,并能创造出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资源,是资源库的初级类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收集材料,都可以构成纸质的、数字电路资源库,无疑,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教学材料型资源库,便于建立和应用。
   2.教学系统型资源库。指支持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内外部条件,包括学习的支持、设备的支持、信息的支持、人员的支持等、实现资源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沟通,构建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关联。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构建的数字化网络课程,就是这种类型,它由资源库(包含文字、图片、三维动画、仿真实训等)、备课中心、学习中心等构成,是教学系统型资源库。目前,我们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建立了面向全体教师的网络课堂资源库,也建立了基于一定平台的有限开放型精品课程。
   3.教学环境资源库。创设真实情景、开展生产实践、具备学习资源,以完成项目任务的目标前提下,是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之间在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建立专业教学工厂且具有系统的数字化资源库实现。具有教学、实训、生产于一体的功能,学习者可以在此环境下学习、训练、生产,同时感受知识--生产--成果交互及工作氛围体验。实现专业与行业、课程与岗位、学习与工作、职业教育与行业工作的对接。 以上三类资源库特点各自有显著特征,当然,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网络资源库建设目标的不同,资源库还可以建设成基础素材型、目标主体型、学科教学型、项目任务型等网络资源库。
   四、建立基于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网络学科课程资源库建设建议
   1.具有学科课程学习的系统资源。
   2.具有典型工作过程的实践案例。
    3. 具有项目整合的系统资源或可以再整合的系统资源。
   4. 建立能实施项目的功能实训室、虚拟工厂、教学工厂,具备专业、行业特征资源。包含影视、图片、互动动画、仿真、生产、管理氛围及资源。
    5.改革学习方式。依据网络平台及信息技术的特点,和目前信息技术发展、普及的趋势,扩展显示学习终端,开展移动学习、趣味学习、智能推送、微课等多种学习方式。
    总之,在通过基于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学科课程资源库建设,我们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了基于工作场景的影音资源库;以工作项目为载体的案例库;以行业知识为支撑的学科资源库;以生产应用为基础的产品技术参数库;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可互动仿真资源库;以实践安装应用为基础的实训功能室;以考核评价为目标的习题库;以项目拓展为目标的应用项目库等课程资源库体系。 职业教育学科课程教学中,建立基于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的课程资源库,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有利于学科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高专项能力,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方针的落实的有力保障。

上一篇:廉洁从教之我见
下一篇:中职数学新教材中的以疑激趣
(作者:泗阳中专 张永东 录入siy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