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浸润校园

时间:2015年01月13日 信息来源:泗洪教育局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新星中等专业学校对中职学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中职生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律,使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素质有技能未来国家建设者。新星中专认真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精神,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内涵,以素质教育为教育根本,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校校园文化为主线,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拓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学生能够在健康的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新星中专校训和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传统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将其作为武装学生思想的文化资源。

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创造了希望,文化创造了发展,文化使人民团结一致。而传统文化的深邃以及浸淫力,无疑是我国文化最富影响力的代表,新星中专紧紧抓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根主线,使广大师生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经史子集到典章文物,从幽深小巷的寸砖片瓦到深冢古墓里的吉光片羽,从洞天福地的名胜古迹到烟雨寺庙的悠远钟声,我们无不感受到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也正是我们中华文化厚德载物的滋润和辉光日新的照耀以及世世代代志士仁人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万世一系、生生不息,日渐强大,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一个人的命运和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相连,一个人的发展和文化素养息息相关。为此新星中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了系列活动,让广大师生汲取传统文化精髓。

二、诵读经典,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道德水平。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单纯的技术型人才已经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文明的前进呼吁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中专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应该努力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为此新星中专开展的包括诵读经典,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师生思想道德水平。

 为使读书活动不走形式,获得收益新星中专在每个班级的读书角增添了《论语》、《三字经》、《千字文》等国学中经典古诗词篇章以及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文章。要求学生不仅要阅读还要写读后感。并通过多媒体观看钱文忠教授《三字经》等视频讲座让师生加深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千古名句配着栩栩如生的图画、精美的文字、精彩的讲解展现在师生们面前,加深了他们对经典文化作品的记忆。

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也为提高全体师生对传统文化阅读的重视,让更多的人漫步于书廊下畅游于书海中,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营养。新星中专充分利用这一世界性的活动,在全校开展“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 。”系列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弥补学生经典阅读缺失、丰富学校经典教育资源、促进并提高师生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天学校团总支都会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希望师生要以书为友,形成读书习惯,在阅读中发现乐趣,涵养处世的大气,用书涵养品性,提高生命质量。并强调读书对于个体是一种滋养,对于国家亦是一种贡献。面对世界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今天多读书,读好书对于师生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为了使读书活动更有成效。学校每学期都举行阅读“经典美文”读后感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古诗文手抄报展评、师生诗文书法赛等活动,全方位推动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国学经典的铿锵音韵一直在师生耳边回响,中华美文的千古风韵一直在师生心头荡漾。同时也演绎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通过阅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该校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已经成为习惯。随手捡起路上的纸屑,主动帮助残疾学生等场景在校园经常出现。2014年10月23日是新星中专最值得骄傲的日子,二(6)班肖美同学带病将一名轻生女子成功救起,成为泗洪见义勇为的英雄,也成为我校最美的女生。

当月26日的扬子晚报在A4版以《阑尾炎发作的她忍痛抓住轻生女,泗洪17岁女孩看病途中见义勇为》为题用了几乎整版的篇幅对这位同学进行报道新浪网、香港卫视、现代快报、宿迁晚报、泗洪电视台等多家国内知名媒体已经或正在对其深入报道。11月7日上午,泗洪县见义勇为基金会高度赞扬了肖美同学不顾个人安危,勇救轻生女子的英勇行为,弘扬正气,为社会集聚更大的正能量。 授予她“见义勇为”称号。

三、书写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审美情趣、启迪心灵智慧。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今天仍生机勃勃。新星中专一直开展的师生“勤学苦练、临池学书”为主题的每日半小时书写传统文化精品篇章活动,既提高了师生的书法水平的,又加深对经典文化作品的记忆。让师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慧、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日日进步的每一幅书法作品不仅是作者技法的妙用、雄才的挥洒,更是对师生大智的奔涌、高怀的展现。书法丰富了师生们的头脑,提高整体修养,养浩然之气,积渊博之才,得天地灵性

校始终认识到,书法修身养性使人变”,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但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等。通过书法,可以弥补。

学校开展的书写传统文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目的。很多学生,甚至有部分老师字写得规范、整洁、清楚等等。有些学生把字写得杂乱无章,甚至随心所欲,胡乱造字,老师看了如释天书,无法辨认。在每次作业和考试中,总有一些同学的试卷因为书写不规范、不清楚而丢分。这对于有升学需求的对口高考的考试是及其不利的。所以学校以书写传统文化经典活动为契机,严抓学生的书写练习。现在每天的晚自习都抽出一节课单独作为书写课,要求每人必写,每班必查,每周必评。为了提高师生的书写水平,学校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每周安排一节书法教学课

四、国学中的经典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国学行礼仪”在我校已蔚然成风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其中包含相当数量的礼仪典籍。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是规范社会人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重要部分通过学习国学中的礼仪典籍,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名人,学习历史文化名人,学习他们的言行举止与文明礼仪风范,养成幼儿文明的礼仪习惯,国学中的经典礼仪教育对学生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星中专认为东方文化不像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西方人的灵魂由上帝来管,而中国人的灵魂要靠自己来管,靠道德来管。一个学生每天都按照的要求去生活,每天都在实践,那么道德也慢慢地就在他身上内化、升华,最后靠自己的修为,成为一个有君子风范的学生为了更好引导学生们理解、实践传统礼仪除了认真上好中职教材中的礼貌礼节礼仪规范教程等教程外把“八礼四仪”贯穿到各学科的课程当中,有的放矢的加强对学生的礼仪培养并经常举办礼貌礼仪展示、学校大型活动中的礼仪服务等。校“新星之声”广播室还单独开辟了“感动新星”、“文明礼仪在校园”专题节目,适时表扬在学生中涌现的“学礼、知礼、行礼”的好老师好学生。学校每学期都会向全校发出“做一天父母、帮父母做一天饭、给父亲洗一次脚”等系列活动倡议,要求学生写心得并将优秀文章在宣传栏展出。为让学生亲身感受礼仪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还组织学生到泗洪宾馆等星级酒店,请大堂经理亲自上生动的礼仪培训课培训内容包括工作礼仪、着装礼仪、见面礼仪、称呼礼仪、交谈礼仪、涉外礼仪等六个方面并组织学生在宾馆现场演示。同时,新星中专还修订了《新星中专教师礼仪公约》、《新星中专学生礼仪行为规范》,进一步强化制度管理,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 如今校园内学生间彬彬有礼,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礼貌之风盎然于校园,形成了良好的和谐氛围。新星中专开展的国学礼仪教育打牢了学生道德思想的深厚根基

五、三十公里徒步训练,领会践行传统文化,焕发学生顽强斗意志。

为使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精神抱负,增强对“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思想的深刻理解,新星中专通过三十公里徒步训练,领会践行传统文化,焕发学生顽强奋斗意志。

每年的清明节前夕,校都会组织师生徒步30公里,到半城雪枫墓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每次长达6个多小时的跋涉过程中,虽然学校有后勤保障的车辆,但没有一位同学愿意乘坐同学们表示,这点路程远不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五百分之一,我们虽然是在幸福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但不能忘怀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们抛头颅撒热血为我们换来的,吃这点苦算不了什么,这正是锻炼顽强意志的好机会。过程中,师生们相互鼓励相互搀扶,同学们的口号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专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重要的技术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士不可无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传统文化的这种思想已经形成培养了新星中专师生肯担当责任,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六、一年一次的校园技能文化节,深刻演绎传统文化的舞台。

一年一次历时一个月“新星中专技能文化节师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开展了一系技能文化活动,实现了“技能、文化、挑战、创新;展示学生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指导思想,营造了文化艺术空前盛会,技能展示竞技赛场。”的空前场面。在“技能文化节”活动中,学校每次都通过“演讲比赛”、 “书法比赛”、 “征文比赛”等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思考。技能文化节进一步浓郁了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精神文明建设的做了一次检验,为深刻演绎传统文化展现新星学子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七、“校徽”、“三风”中凝练传统文化内涵

新星中专办学十年来逐步形成了以传统文化浸润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的基本思路“校徽”、“三风一训凝练传统文化内涵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

校徽的内涵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星人携手共进,相互依靠,努力托起新星教育最亮的星星。

《尚书·盘庚上》云: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新星中专只有十年的办学历史,如今已经成为泗洪乃至宿迁地区很有影响力的职业学校,新星人对职业教育的执着于热忱燃烧在每位新星人的心中------

校训:修德  砺能

《论语 述而》曰: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德”为人世的美德、品行、王道。“砺”为磨砺。修身养性,修养品德。磨砺意志,培养能力。

校风:厚德  笃行  强技  进取

厚德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要求师生强化技术能力的培养,实现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教风:博学  弘德  善导  奉献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尔雅》中说:大也。教师以渊博知识,大力弘扬以德为先的育人思想,科学善教,奉献于职业教育。

学风:尊师  勤学  自律  自强

《礼记·学记中阐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语出《礼记•学记》。意为:求学之道,以尊师为最难。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学生才懂得重视学习。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铭记老师的教诲,勤奋好学,遵循法度,自加约束,不依赖别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新星学子要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强不息。

新星中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特别是面对当前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的追名逐利、贪图享乐,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等现象,有选择、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保持东方文化的传统道德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发挥基地优势 做强专业品牌
下一篇:数据分析表明泗洪中专教科研成绩全市领先
(作者:泗洪教育局 录入sih1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