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语文教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时间:2015年12月04日 信息来源:泗洪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专业化语文教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专业化语文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基本上没有类似的研究,所以关于其思想研究,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先研究其思想的理论渊源。专业化语文教学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有:

1.马克思主义的“共性”与“个性”理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 是同类事物的共同之处,即普遍性;“个性”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即特殊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2]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人以劳动为生存方式,这就是人的共性;同时,劳动创造了人的思维能力,劳动的种类不同,思维能力的形成要素也就不同,思维能力创造出来的生存方式也必然不同,这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就是人的个性。

马克思主义的“共性”与“个性”理论为我们探究语文教学规律以及中职语文教学的特色提供了理论基础。专业化语文教学就教育主体和客观现实而言,它既具有语文教育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个性,是二者的辨证统一。专业化语文教学既要探究中职语文教学的“共性”,同时也要探究中职学校各专业的语文教学的“个性”。

2.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

“从做中学”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职业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明日之学校》等著作中,对职业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3]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主要内容有:(1在职业教育的本质上,杜威认为,职业的实质是智力和道德的生长,是“从做中学”。(2)在职业教育的课程观上,杜威认为, 不应把研究自然的科学和记录人类事业的文学隔离开来,而应把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进行杂交。(3)在职业教育的实施途径上,杜威认为,职业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实际生产的技能、技巧,就必须有多种教育途径。他认为,“通过作业进行的训练,是为职业进行的惟一适当的训练”。[4]作业训练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必须通过实验、参观等多样化课外途径。

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为语文教学的活动型学习、自主型学习、专业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专业化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层次的思考。专业化语文教学,在教材使用以及教学方式上,不能不考虑学生的专业性,务必使语文课与专业课相互融合,形成专业化语文教学,实现语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双赢”。

3.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陶行知是我国职业教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在1918年《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应济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主要内涵有:(1)教学内容上,“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生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内容;教育对生活有反作用,教育应当为生活服务。(2)教学方法上,“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为此,教师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有机统一的,这个统一的关键就是“做”。“做”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做”的特征为: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展现了学生生命主体的能动性,对专业化语文素质整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尤其是教学方法构建,具有深层的指导价值。在专业化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话语权发生了动摇,他只是“对话中的首席”,是平等对话的主体之一,教师应当采用最优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做”的内容。

(泗洪中专 刘增爱)

上一篇:专业化语文的教材
下一篇: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需树立四个基本意识
(作者:刘增爱 录入si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