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

时间:2015年12月14日 信息来源:宿迁经贸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一、一体化教学的认识

     一体化教学,是指将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实行教学内容、教学场地、教学师资、教学课程均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及教学模式,将原来的理论课程及与之相配套的实习课题组合成一个教学模块,一个工种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很好的防治了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的脱节,同时也减少了理论课和操作之间的知识重复。由于一体化教学是实习、理论的有机结合,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又偏爱实习教学,故又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施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即理论教师、实验指导教师与实习(训)指导教师三师一体,专业理论教材、实验指导教材与技能实训教材三书合一,理论课教室、专业实验室与技能实训室三室合一。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原由

如今的经济建设在迅速的蓬勃发展,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也在蒸蒸日上,同时对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采取一体化教学是培养当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措施,其原由如下:

  1、近几年由于学生生源逐年下降,且全国很多院校都在不断扩招,对中职学校的招生数量和学生素质造成了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更是“素质教育”的淘汰者。学生素质水平低下,抽象思维想象力较差,推断语言表达能力弱,给老师理论课教学来带了诸多麻烦。但是这些学生又比较爱动手喜欢操作,所以上实习课还是很用功学习的。由于一体化教学是把实习和理论放在了一起教,所以学生学习时也是实习、理论一体化学习的,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现代生产企业要求的技术人才不仅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还应懂得生产和管理原理,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理论基础。脱离理论的实践,把学生变成只会重复操作的“机器”,使学生不能有效改进生产工艺和适应技术进步,降低了生产能力,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能力。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又学习实习操作,这样很有效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实习操作水平,同时也适应了现代生产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潮流。

    3、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所决定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获得技能,为学生顺利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所以,只有更多地给学生自己做的机会,他们才能更好地消化理解。面对当前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更高要求,和中职教育竞赛场上激烈的竞争,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才能与企业岗位需求实行零距离接轨。

    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措施

    1、调整教学大纲,设置一体化课程。

    一体课程既不同于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也不同于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CBE和MES课程模式,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浅谈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体化课程构建分为四个步骤,即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描述和学习情境设计(见图2)。详细构建技术过程见相关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探索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和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

    一体化课程的特点在于不仅要有岗位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即除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诸如解决问题、与人交流等核心能力。与此对应,不仅要传授事实性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2、建立一体化教学设施。

    一体化教学设施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它既要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又要具备实习教学的条件,所以一体化教学设施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有力保障。学校在新校区建设时高度重视一体化教学设施的硬件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单独建设一体化教学实训楼一栋,购进8000万实训设备,借鉴国内其它先进院校一体化教学设施的建设经验,组建了钳工、车工、电焊、数控、机电、商贸、计算机、物流等一批一体化实训教室。例如钳工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时按大班60人、小班40人进行配置,首先在占地面积上实训室分为4间大和3间大两种占地面积,其次,在每个实训室前面挂有长4米、宽 1.8米的大黑板一个,黑板前面放置讲台桌,讲台下放的就是桌,这就是钳工一体化教室内的理论教学区。理论教学区和实训教学区用装钳工工具的铁皮箱分割开,在实训教学区内,按大小班之分,分别配置了60人台的、40人台的钳工实习工位,这样就是一个整的教学过程由一位老师进行教学就可以了。

    3、推进一体化教材。

    过去我校采取的是传统的理论与实习轮换或独立的教学模式,专门工艺的教学由专职的理论教师承担,这种模式比较注重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由于理论与实习的联系不足,特别是理论和实习的教学进度不一致,因此教学中存在着重复讲授,重点难点不统一、要求不一致等情况,不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一体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将理论工艺课合一,以按典型工作教程设置模块,子模块下设课题,并按教师工作页、学生工作页、任务评价页的形式组织内容。鉴于目前设备条件和师资水平,各科系可根据本科系设备条件和师资水平,设置一体化教学课程,并组织教师开发一体化教材。编写一体化教材时应依据教学大纲及国家技能鉴定的标准,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适时性、有效性原则编写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教材的侧重点要转移到操作技能上来,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我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钳工工艺学》、《钳工技能训练》、《国家鉴定题库》等课程进行了合理取舍,并参考了当时有关的钳工杂志、期刊,添加了一些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今天的《工具钳工一体化教材》。 

   4、培养一体化教师。

    要想实施好一体化教学,培养既能带理论又能带实习的双师型一体化教师是重中之重。因为传统的教学使理论与实习分割开来,上理论的教师不懂实习操作知识,不知道所讲的理论知识在实习什么课题时用得着。上实习课的老师也不懂得相关实习课题的理论知识点,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所以这样就造成了理论与实习操作的脱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了培养一体化教师,我们学校曾先后派往德国、加拿大等国外进修学习20人次。派往哈工大、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你、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扬州技师学院等国内培训200人次。理论教师在本地区大中型企业挂职锻炼50多人次,另外,自2009年起学校每周六上午组织教师进行双师型教师培训。到目前为止全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0%以上。

    四、一体化教学改革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1、在我校开展一体化教学以来,取得最显著的成果就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一体化技能人才。

    2、更新了教师教学理念,使他们充分得认识到自己单纯的理论知识或实习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这样就使许多单一型教师主动学习一体化知识,老师们的进修积极性一时高涨。

    3、我校为了培养一批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曾先后派往德国、加拿大等国外进修学习20人次。派往哈工大、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扬州技师学院等国内培训200人次。理论教师在本地区大中型企业挂职锻炼50多人次,另外,自2009年起学院每周六上午组织教师进行双师型教师培训。到目前为止全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0%以上。

    4、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之时,学校中涌现出了许多对一体化教学改革高度重视的人才。他们曾发表一体化教学论文数十篇,其中有20多篇获得国家级奖励,30多篇获得省级奖励,有8名教职工分别在《教坛聚焦》、《中国职教》、《求是》等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上一篇: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烹饪教学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作者:姜长江陈光亚推荐 录入sqjm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