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课堂———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模拟实训

时间:2015年11月25日 信息来源:泗洪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一、起因与设想

本人在多年的烹饪专业实训课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的实践教学与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存在着某些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能培养目标与餐饮行业人才需求脱节。我们的技能课只是教会学生做菜;而行业需求的却是通晓行业工作流程,适应多种工作岗位的综合型、实用型技术人才。二是,课程结构比例不协调。在学校教学中,往往是单科教师只教授单科的知识和技能,各自为战,没有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工作能力和岗位意识训练,离开课堂,学生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三是,学校与餐饮行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餐饮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工艺水平和经营管理理念不断更新;而我们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却是几十年如一日。由此,导致了餐饮企业对中职烹饪教育态度冷淡。现在的餐饮企业说实话,他跟你要的只是一个工人,并没有太在意你是学什么的,进单位以后,一切重头开始。先是打荷,后是慢慢地做一些技术简单的活,最后看个人发展重新定位,几乎没有一家餐饮企业招收中职烹饪专业毕业生就能直接让其独当一面的。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人拟定了一项研究课题《中职烹饪专业“岗位”人才素质结构整合研究》,针对性地探寻新的教学模式。该课题被宿迁市确立为“十二五”规划课题。在课题研究的实验阶段,本人精心组织了这次尝试性的教学。

二、过程与结果

参与本次教学实验的班级分别是13烹饪班和13旅游服务与管理班,主持本次研究性教学的教师是本人和宋艳老师。

首先经过学科组多次反复磨合,确立了教学原则和教学思路,旨在通过尝试,让学生熟悉未来的职场环境,了解职业特点和工作流程,体验职业角色,形成全局观念,培养合作精神。

然后是合作备课,中餐烹饪专业选取了《中式热菜制作》的一节实训课,主要内容是“茄汁鱼条”的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选取了《前厅服务》一节实训课,只要内容是“中餐厅服务”。经过协调,确定了授课的模式与节奏。

上课前,我们要求两个专业的学生均着职业装,邀请了四位没课的教师模拟就餐客人。上课时,我负责指导中餐烹饪专业的学生出菜,宋艳老师负责指导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完成餐前摆台、餐中服务和餐后撤台。下课前集中两个专业的学生,先请“就餐”客人点评最佳菜肴和最满意服务,然后让学生互评,我和宋艳老作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学生在模拟职场的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工作起来认真负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跨专业的两个班学生紧密合作,出菜、摆台、走菜、分菜、酒水服务,有条不紊,课堂氛围活跃,教学秩序井然。

三、分析与反思

成功之处:

本次实验性教学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专业界限,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在实训课中开展模拟就业,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育人理念。改革了传统的评价体系,形成以职业素养为本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

(一)在职业教育中我们常常会抱怨,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会有学习动机不明确,没有职业思想;学习兴趣不浓,身心倦怠;学习态度不端正,应付了事等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可能忽视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二)在实训教学中,我们专业课教师往往各自为战,只完成自己的单科教学,忽视了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系统性工作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对于岗位角色的体验和认知。

(三)中职的学生往往文化基础薄弱,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我们在教学中采用赏识教育非常重要,利用老师鼓励性的评价和男、女生相互的柔性监督,使课堂教学秩序得到很大改善,从而让学生本身重新认识了自我的潜力,激发了学生向善的潜在思维。

存在的问题:

本次实验性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就其推广和应用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一时难于解决的的问题:一是,专业群相近专业的教材整合比较难,只有开发出自己的校本教材,才有实施的可能;二是,专业群相近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的整合比较难,需要把两个专业的授课顺序进行调整;三是,需要跨专业合作备课,反复磨合,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工作量。

上一篇:宿迁经贸高职信息化教学迈上新台阶
下一篇:泗洪中专评选“好课堂”,打造“好教师”
(作者:王伴音 录入si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