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技能大赛,作为一种检验教学成效的手段,选拔技能人才的方法,在技能大赛时代,是考核职业学校的主要指标。技能大赛在实施过程中,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实训基础建设,增强学生实践技能等好处;但也出现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受益学生数量少等问题。随着我国重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以及学业水平测试的推广,必然导致职业学校重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后技能大赛时代,如何应对?
关键词:技能大赛 职业教育 学业水平测试 策略
一、技能大赛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一)技能大赛的积极意义
1.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目前职业学校的有些专业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发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实际,课程内容设置没有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改变,课程内容强调学科逻辑性,理论性较强,重视原理,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教育针对性,与现实市场需求脱节。职业教育课程的课程内容应该突出实用性,它是“以就业为导向”。技能大赛的项目和赛题,是跟据企业生产实际制定的,可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鏠对接。通过技能大赛,可以使职业学校制定出科学的课程目标,促进职业学校开发校本教材,更新相关课程内容,从而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更好满足教学需求。
2.促进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职业学校教师大部分是直接从大学走向职校,从课堂走向课堂,缺乏企业工程实践经验。虽然国家有相关要求,职校教师下企业培训,但由于教师不属于企业员工,企业没有安排教师具体岗位。故教师没有生产任务,只是安排教师到企业转转,熟悉相关流程,没有具体操作。同时由于职业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习惯差,职校教师基本能够应对正常教学,没有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压力。但为了指导学生参赛或者自己参赛,教师必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而比赛结束后,教师又可以把技能大赛所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授给学生,使更多学生受益。
3.推动实训基础建设。只有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会所需的技能,才能更好地了解该职业的工作特点,实践条件薄弱是长期困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技能大赛是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考核和检验。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的场所,职业学校要想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购置相关实训设备,加大投入,改善实训条件。
4.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技能大赛不仅要求参赛学生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求参赛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5.培养了一批技能精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精密转型,不仅需要大批的普通技能人才,还需要一大批技能精英。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条件不能满足培养大批技能精英,但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却急需一批技能精英,通过技能大赛,正好可以培养一批技能精英,为经济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当然,技能大赛还促进职业学校之间沟通交流、展示了职业学校师生的风采、宣传职业教育等积极意义。
(二)技能大赛的消极影响
1.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开展。由于现阶段职业学校大都是新建校园,学校经济负担较重,导致实训设备严重不足。学校为了在技能大赛上出成绩,技能大赛把本身就不多的实训设备,优先提供给集训的学生使用,影响正常的实训教学。同时,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大赛成绩 ,让优秀教师带集训,不用去参加正常的教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还有部分学校,让所有教师全员参与技能大赛,导致老师疲于应付技能大赛,没有经历和时间放在教学上,影响实训教学的质量提高。
2.影响集训学生的正常教学。技能大赛在许多地方被越炒越热,学校为了在大赛上取得好成绩,让部分学生长期脱离所在班级群体,脱离应学的专业课程和素质教育内容,脱离教育本质与规范,以比赛机器的方式进行训练,集训学生在仪容仪表、常规纪律、文娱活动方面搞特殊化,成为脱离学校常规管理和正常教育教学的小群体。
3.竞赛公平受到挑战。技能大赛作为评价指挥棒功能,导致部分学校开始迷失,追求金牌而弄虚作假。
除此之外,还存在设备选用、竞赛时间安排上问题较大。技能大赛作为全国最顶尖的技能比赛,应与全球、全国行业最著名的企业合作,选用其设备,而不是指定专门为比赛而生产设备的企业,且设备卖出天价。竞赛时间上,从县(区)比赛到市赛再到省赛和国赛,职业学校一年时间都在疲于应对技能大赛,严重影响学校其余正常工作。
二、后技能大赛时代到来
现阶段,技能大赛作为职业学校的评价指挥棒,但由于只是体现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的水平,无法体现职业学校全部或者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技能大赛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随着2014年教育部公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2014年1月,江苏率先在南京、南通、常州职业学校试点文化课学业水平测试,2014年10月,江苏在全省职业学校实施技能抽测;2015年江苏把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试点扩大到8个大市;2016年江苏将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业水平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三个部分。山东、上海等地也在逐步实施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将在全国推广的趋势已不可阻止。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相对而言考察的对象是全体职业学校学生,而考察内容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考察对象和内容都比较全面,相对而言能够客观、公正反映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的推广,预示着技能大赛将失去职业学校评价指挥棒作用,后技能大赛时代将到来。
三、应对后技能大赛时代策略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有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双师型培养、推动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一批技能精英等积极意义,应通过相关策略继续发挥技能大赛的积极影响,克服技能大赛的消极影响,应对后技能大赛时代。
1.职业学校成立专门负责技能大赛的部门。该部门专门负责技能大赛工作,技能大赛工作不再对其余部门进行考核,各部门只需要配合技能大赛工作,这样学校其余部门可以有心思和经历做教育教学工作。
2.技能大赛每个项目配两个指导老师,其中一个指导老师技能大赛指导经验丰富,是该项目责任人,长期负责;另一个指导老师是每年轮换。这样能保证学校每年技能大赛成绩,同时还不影响大部分老师的正常教育教学,也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国家应加大实训室专项拨款力度,最好能国家集中采购,直接把设备下拨设备到学校,减轻实训设备品牌多,维护和维修不好培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少设备方面对技能大赛成绩的影响。实训设备的增加,使精英教学和普通教学同步进行,技能精英和普通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4.竞赛环节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任何性质的比赛追求的基本原则。承办院校选择上应公开、透明,应该在院校间轮番承办或者直接找第三方企业承办。比赛项目和器材方面应至少提前一年公布,不可临时变更项目和器材,同时设备供应商应为世界知名生产企业和国家大型工业企业。比赛裁判应该从企业专家中临时选取,进行第三方检测评分。
5.加强校企深度合作。职业教育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数以万计的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员,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技能大赛的命题和考评,应该由企业来主导,而不是职业学校闭门造车或者追求产品难度,不考虑企业生产实际,实际生产中用到什么,技能大赛就应该出什么题目;企业评价产品的标准,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就是什么,这样才能真正检验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成果。然而以数控项目为例,比赛为追求效率和速度参赛选手选用高转速和大进给,机床和刀具急剧磨损,与企业生产重视安全、品质、成本、效率的现状不符合,没有考虑企业实际生产时参数设置。
6.合理安排技能大赛比赛时间。为适当减轻学校负担,可科学合理安排技能大赛的比赛时间,比赛时间为中职两年一次、高职四年一次;或者通过技术手段,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只能比一次。避免部分学校学生一入学,公共基础、专业基础都没有学习,直接脱离班级进行技能集训,每年应付各级各类技能大赛。
四、总结
没有技能大赛之前,职业学校没有合适评价教学质量指标,技能大赛有它一定的历史意义。技能大赛在发展过程中有促进职业学校课程发展,促进实训基础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等积极意义;但也发生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等消极影响。随着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的推广,技能大赛作为评价职业学校指挥棒的功能将被取代。应采取一定的策略继续发挥技能大赛的积极影响,并克服技能大赛的消极影响,应对后技能大赛时代。
下一篇::市技能大赛宿迁经贸高职荣获优异成绩
- 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
- 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
- 宿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
各县(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职社教研室,市直职......
- 2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由......
- 3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
宿迁市教育局文件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人力资......
- 4宿迁开放大学召开2017年省技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目标和责任意识,提......
- 5宿迁开放大学跟踪调查毕业生
为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