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科技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时间:2016年11月25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宿迁科技学校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一、发展历程与概况

宿迁科技学校创建于2009年,是经宿迁市教育局批准、市政府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学校。2016年9月,经宿迁市教育局批准,学校办学投资方由鱼化龙集团变更为北京八维教育集团,同年,学校的名称由宿迁外事学校变更为宿迁科技学校,由著名教育者,慈善家,北京八维教育集团董事长尤正涛投资。

宿迁科技学校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城高教园区风景秀丽的骆马湖畔。与宿迁职业技术学校同属一个校园,师资共享,资源共用,现占地500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现设有内部机构14个,其中行政部门10个,教学部门4个;现有教职工152人,其中行政后勤人员60人,专任教师87人,兼职教师5人。现有在校中职学生1194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与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我校办学几年来,在宿迁市政府、宿迁市教育局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秉承举办方北京八维教育集团“潜力无限、感恩奉献、正确归因、内方外圆”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方针,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得到明显改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内涵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办学特色初步显现,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现已成为培养服务区域社会经济、面向地方中小企业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学校办学与区域经济互相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

二、办学投入与成效

(一)加大投入完善基本办学条件

2010年开始,在新校区建设中,学校举办方鱼化龙集团先后投入3亿元资金,经过三年创建,先后建成了教学楼、图书科技楼、学生宿舍楼400米田径场和篮球场、网球场等教学、工作、生活设施,2016年在主办方北京八维教育集团的投资下,又建设投入二号教学楼、二号公寓楼等,基本上满足学校创建时期教学、工作、学习及生活需要,成为初具规模、设施配套的新型中职院校。

(二)加大投入建设实践教学实施

学校自创建以来,为加强实践教学,突显职教特色,在建校初期经费比较紧张情况下,坚持抓好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努力形成与职业岗位相对应的实训设备和仿真工作环境,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岗位针对性。抓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各专业都建立了专业对口、远近结合、相对稳定、设施先进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接触现场生产实际、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培养现代化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根据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一览表数据分析显示:根据实验实训教学需要,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为8131平方米,校内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705.700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827.42元。2013-2014学年度,新增教学仪器科研设备总值为202.770万元,新增教学仪器科研设备所占比例为40.32%。根据现代化教学需要,学校现配套建成计算机辅助教学网、11个多媒体教室、6个语音室及电子阅览室。根据不同专业技能训练需要,建立了汽车工程系实训室、商务礼仪实训室、手工会计、土力学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砂石实验室、ERP实验室、混凝土实验室、水泥力学物理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建筑装饰实训室、测量实训基地、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等。实现实验实训项目使用正常,各专业实践性教学占全部教学课时的比例约为50%左右。校内实训基地基本可以满足各专业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教学改革与发展

(一)师资建设

学校创建几年来,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和战略性环节来抓,针对学校起步迟、时间短、底子薄的实际情况,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学历教育与能力提高并举、师德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理论提升与实践能力增强并行”思路,逐步构建一支“数量适度、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1.学校师资构成现状分析

根据近二年师资构成对照分析表数据分析显示:我校现有教师总数111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总数87人,折算数87人;校内兼课教师总数3人,折算数为3;校外兼职教师总数为2人,折算数为2人;校外兼课教师总数为2人,折算数为2。与2014-2015学年学校师资构成情况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2015-2016学年度学校师资数量有所增加、结构所有改善,特别是校内兼课教师数与校外兼职教师数有显著改善,对提高教学质量、突显职教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详见下表)

2.校内专任教师现状分析

根据近二年校内专任教师结构对照分析表数据显示:我校现有校内专任教师87人,其中学历结构: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18人,占31.03%,具有本科学历37人,占63.79%。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具有高级职称的12人,占20.69%,中级职称的17人,占29.31%,初级职称21人,占36.21%。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37人,占63.79%,36-45岁的5人,占8.62%,46-70岁的10人,占17.24%,60岁以上的6人,占10.34%。与2014-2015学年校内专任教师情况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2015-2016学年度学校校内专任教师结构在专业技术职务有较大改善,特别学校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较大,表明我校青年教师队伍文化素质较高、发展潜力较好,通过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青年教师通过培训、下厂锻炼、参加职业技能考试等形式,不断提高实际工作的技能和社会实践经验,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不断提高。

3.校外兼职教师现状分析

根据近二年校外兼职教师情况对照分析表数据显示:我校聘校外兼职教师2人,折算数2人,承担学校实践类课程4门,教学工作总量360学时,各专业实践性课程主要由企业、行业技术技能骨干和经营管理专家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讲授为主。学校兼职教师在人员数量、层次及授课量上有很大提升。为此着力打造三支兼职教师队伍:一是围绕学校发展、专业建设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二是围绕行业新技术与关键性技能发展聘请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校外兼职教师,承担各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任务。三是围绕顶岗实习管理的要求,聘请企业人事部门、车间管理人员等担任顶岗实习管理人员。

(二)专业建设

学校开设专业有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装饰技术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物联网技术专业、会计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等。现有在校生规模1194人,其中、部分专业在2016年度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专业招生情况、以及学生就业情况惊醒了调整,借助北京八维教育集团的办学优势,充分发挥与互联网相关的教育资源优势。

根据学校《“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在2015-2016学年,我们以“优化配置、集约发展”为导向,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建设思路。第一,我们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参照国家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的基本标准,结合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在专业开发和设置上,充分考虑区域产业特点及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开展和学生顶岗实习及未来就业趋向,结合学校的办学优势和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发展需要,科学设置新增专业,优化改造老专业,对招生不畅、就业率低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初步构建了专业覆盖广、具有行业和区域特色、体现高新技术应用趋势的专业设置体系。第二,根据发展前景广阔、基础条件较好、具有良好辐射功能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管理

1.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制度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工作,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实施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构建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听课,经常走访学生寝室和校外实习点,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保证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2.教学管理体系健全

学校建立了由分管教学主任、教务处处长、各系部主任、教学秘书和教研室构成的教学管理体系,定期召开教学例会,组织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研究、咨询和指导作用。3.教学管理制度完善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工作要求,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实际,成立了制度建设专项工作组,系统地梳理了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采用“增、修、废”的方式,建立健全教学部门的职责范围、教学计划的管理规定、教学运行的管理规定、科研工作的管理规定、内涵建设的管理规定、教学质量的监控规定、师资建设的管理规定、实践教学的管理规定、教学设施的管理规定、继续教育的管理规定、教学组织的管理规定等。各项管理制度相互呼应,彼此连贯,覆盖了教学管理和运行的方方面面,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4.教学运行秩序良好

学校坚持常抓不懈课堂教学和日常教学秩序,定期召开教学例会,组织教学值周,学校领导经常随机听课,定期教学单位相关会议,实时了解一线教学情况。同时实施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在课堂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考核、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开展教学检查,组织教学过程质量评估,推动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运行进入规范化的轨道,基本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学生成长与发展

(一)人才培养资源

1.基本办学条件资源分析

学校现占地面积33566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为292.14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宿舍面积22815平方米,其生均宿舍面积为18.84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用计算机210(台)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为17(台);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11(间)座位数为1345(个),学校现有语音实验室6(间)座位数为300(个),百名学生配备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为115(个); 2015-2016学年新增教学仪科研器设备值为202.770万元,新增教学仪科研器设备所占比例40.32(%); 2015-2016学年新进图书0.38万册,生均年进书量3册,实验、实训场所(含合作共享实训室)及附属用房面积12563平方米,生均占有面积(平方米/生)8.5平方米。

(二)人才培养质量

1.报到率,2016年我校的招生计划数是1000人,实际报到数为985人,报到率为98.5%。

2.就业率,自宿迁科技学校建校以来,今年迎来第三届毕业生,应该毕业43人,实际毕业生43人,初次就业率为73.70%。

(三)人才培养过程

1.在社会实践中强化育人活动

道德教育目的不仅要求受教育者接受和掌握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而且要求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和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为此,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和支持青年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发挥聪明才智。学校共创办了16个社团,其中体育类社团9个,文艺类社团5个,服务类社团2个,具体为:武术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社团、缘动力健身社、舞蹈社、双节棍、轮滑社、足球、篮球社、计算机爱好者协会、文学社、象棋社、书法协会、天籁音乐社、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努力为学生创造接触社会、自我磨练、参加实践的机会与条件。2016年9月,学校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在“敬老爱老”活动中,不仅给敬老院孤独的老人们送去温暖,送去爱心,同时在学生中做出带头榜样,极大启发了学生的爱心。

2.在智育教学中贯穿育人活动

学校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同时又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者,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首先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贯穿道德教育,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遵循不同学科教学自身的规律,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注意发挥不同学科的德育功能,有意识地进行道德渗透,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从而在智育中贯穿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其次学校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贯穿道德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杰出的能力,同时需要健康的身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健康延长着智慧的周期,健康保证着知识的活力,健康磨练着人们的意志。体育教学的受众是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学生,通过构建以健康为特征的校园生活文化,促使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养成追求终身健康的良好习惯。从而在体育中贯穿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第三要求教师在美育教学中要贯穿道德教育,体现学校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美丽校园中的一楼一瓦、一草一木,都浸透着特定的文化美,青年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校园环境的熏陶和感染。

3.在校园文化中体现育人活动

哈佛大学校长认为: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显然这不是几个学科所能包容的,恰是要由文化所形成的环境氛围所包容的。因此,校园文化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除得益于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与技能外,同样得益于文化所形成的环境氛围对其成长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学校应该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与规律、时间与空间,以需求驱动、利益拉动、情感调动来精心整合与提升现有的文化资源,并通过各种形式统一展示与表达出来,那么由此构成的环境氛围才能够产生教育效果的连续性与最大化,才能从多层面和多空间对青年提供有效的文化供给。将道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以道德建设之“神”统领校园文化活动之“形”,使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优化素质。校园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体现在影响和熏陶,同时也体现在规范和塑造,从外在的行为规范,到内在的行为养成,从他律的强制约束,到自律的自觉追求,校园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作为准社会人的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其情绪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浮躁的心理状态,多变的心理因子,多元的社会文化,参差不齐的社会追求,都可能对他们的行为趋向产生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良好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可以规范校园秩序,同时也能规范学生的集体意识,约束学生的不良习惯,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又有利于优秀校园文化的生成和凝聚。

学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熏陶作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结合重大节日和重大时事开展思想教育。相关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参观“苏北大战纪念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及“读书月”、“安全文明月”、“学雷锋活动月”、“学风建设月”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目前有艺术团等团委直属一级组织5个,书法协会、武术协会等8个二级社团。每年定期举行“迎新晚会”、“毕业晚会”、“中秋晚会”“元旦晚会”、“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足球比赛”、“拔河比赛”、“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4.在各项管理中体现育人活动

一般来说,学校和学生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成才是学校追求的目标,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最终也是为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学生享有的权利。在计划经济时代,学校代表国家为学生提供福利性质的教育,学校与学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变化,学生和国家对教育费用实行成本分担,学生由单纯地享受国家福利变成自己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学校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经济上意义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因此,学校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在办学理念上要确立以人为本和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观念,体现在教学、管理、服务中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自觉、主动为学生成人、成才服务。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管理中要体现出道德精神,在管理制度尤其是奖惩制度上要体现道德的要求,奖励道德行为、惩罚不道德行为,通过正反面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使体现外在约束的管理制度即“他律”,转化为内在约束的“自律”。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学校不但强调“教书育人”,还要大力提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创建全方位、立体式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格局。

    5.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了校系班三级网络工作体系,及时应对学生的突发心理状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利用课堂阵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普及教育与个别辅导相补充,广泛利用校园宣传栏、网络、广播及班会等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由于预防及时,疏导得力,近年来我校未发生一起学生因心理问题引起的自伤事件,避免了学生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6.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首先,学校通过对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不断加强和培养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例如,学生在食堂就餐后,主动把餐盘放到收集处,事情虽小,但养成教育不易。其次,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检查,教室宿舍卫生整洁。学工处会同教务处不定期深入学生班级和课堂,抽查学生到课及听课情况,目前我校学生平均到课率始终维持在97%左右。学工处、保卫处每天对学生夜不归宿和宿舍文明安全卫生状况进行抽查,当天抽查,当天通报处理,辅导员及时与违规学生谈话、教育。发挥学生自管会作用,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第三,加强文明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开展安全教育和文明法制教育活动。每逢节假日组织全院性安全卫生大检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感恩教育等方式,提高学生安全文明法制意识。针对目前网络诈骗在学生身上频频发生,我校积极联系当地派出所给学生讲解如何防止电信和网络诈骗,同时学校也通过海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电信诈骗的不同手段和如何正确杜绝该类诈骗,确保我校学生人生财产安全不受损害。

五、存在主要问题透视

(一)学校投入有待加强

民办学校已成为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乃至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江苏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生源的不断减少、公办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严重挤压着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当前,民办学校面临持续有效投入短缺和学校生源不足的双重困境,直接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持续和稳定运行,制约了学校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师资建设有待加强

我校师资建设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第一,教师总量问题,由于学校建校时间短,规模扩张快,存在教师总量不足问题。第二,教师结构问题,由于学校办学时间短,办学成本高,教师队伍存在年龄结构欠合理:聘任退休教师多,引进青年教师多,但缺乏中坚层次教师,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状况。职称结构欠合理,具备高级职称教师多和初级职称教师多,但缺乏中级职称层次教师,同样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状况。第三,由于受区域位置和民办学校属性影响,高层次人才、名牌院校毕业生存在引不进来,引进来留不住的问题,特别是缺少省内外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第四,教研科研问题,教师科研意识还比较弱,纵向科研课题有待进一步提升层次,横向科研课题有待进一步拓展,科研经费与科研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专业建设有待加强

第一,有些代表学校品牌的、有着较好社会影响且具有广泛认同的优势专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一些区域经济急需、国家鼓励优先发展的领域的新建专业整体实力还不强;一些社会认同度不高、就业前景不够的好专业,尚待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专业特色优势和专业集群优势的形成。第二,专业特色不够鲜明,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点虽有突破,但数量还不多。以重点专业为龙头,以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建设还没有启动。专业整体建设水平不高,目前还没有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行业影响力有限。

(四)实践教学有待加强

第一,实践教学条件有待改善,由于建校时间短,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存在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条件较差、人均设备台套数不足等问题。

第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在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管理过程中,虽制定了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建立了学校教师远程管理和跟踪评价制度,但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各系投入的人力、采取的措施、管理的频度等方面差距较大,影响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质量,学校层面的督查指导仍待加强。

(五)科研工作有待加强

科研工作还存在明显差距与不足:科研意识还比较弱,还没有形成科研团队,纵向科研课题有待进一步提升层次,横向科研课题有待进一步拓展,科研经费与科研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教学管理有待加强

第一,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年限较短,青年人居多,教学管理经验、专业建设指导水平有待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工作面广量大,但各方面相应待遇较低,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的积极性、稳定性都受到影响。

第二,科研工作有待加强,学校科研工作还存在明显差距与不足:科研意识还比较弱,科研经费与科研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纵向科研课题有待进一步提升层次,横向科研课题有待进一步拓展。

六、今后改革发展方向

(一)切实加强师资建设

今后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整改措施:第一,加强高水平教师引进工作。学校将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引进紧缺专业教师和实践教师,在校内形成吸引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和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人才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第二,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师队伍学历结构,争取专任教师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达30%以上;优化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专任教师具备中级职称和具备副高级职称比例要基本合理,力争培养、引进具备正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改善现有教师队35-50岁的中年教师偏少的状况,使教师队伍梯队趋于合理。第三,加强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选拔培养力度,形成专业建设水平高,服务社会能力强,享有较高社会声誉,代表学校教学水平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专业群;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考核力度,建立既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

(二)切实加强专业建设

今后在专业建设方面:第一,广泛听取产业界、学术界、经济界等专家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制定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企业建设需要的专业建设方案,形成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第二,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新专业,拓宽改造老专业,逐步建成以建筑、会计、互联网三个一级学科为主,以经贸、信息、艺术等三个二级学科为辅,共设16-18个专业方向的专业布局。第三,加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与支持力度,以重点专业建设推动一般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现代化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重点专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力度,丰富专业建设内涵。在优化专业结构,做强、做特优势专业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兴专业,构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充分体现行业特色的专业群,进一步探索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方法、新途径。要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研究性、启发式、项目化等多种教学方式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各类专业协调发展,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能够得到整体提升。

(三)切实加强课程建设

学校将以合格课程、优质课程建设为先导,逐步推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初步形成省级、院级二个建设梯次和建设成果;在教材建设方面,初步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学生个性发展、文工深度融合的教材体系。力争做到课程理念比较先进、课程标准比较明确、课程设计比较科学、课程体系较为优化、课程条件较为适合、课程实施较为有效、课程质量有所提高、课程资源能够共享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四)切实强化科研工作

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是我们的发展战略,学校今后的科研工作:第一,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争取在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译著、编著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第二,积极组织申报各级纵向、横向科研课题,确保获得立项的科研课题的层次和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第三,加强科研制度建设。组织制定、完善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协调配套和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逐步实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管理措施的具体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内容的规范化。第四,加强学术交流,学校将加强与上级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联系,积极争取上级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业务指导。积极推进与兄弟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扩大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影响,提升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层次。

(五)切实强化实践教学

第一,加大校内实验实训设施设备投入,保障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需要,不断提高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不断完善实验实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营造跨系部、跨专业的合作氛围,使同一个实训室能够承担多专业、多课程的实训教学任务,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科学合理配置的整体目标。

第二,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创新特色,努力打造一批校企深度融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固化顶岗实习的有效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评价、规范订单培养机制和模式、进一步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学校教学要适应现代企业技术的发展,配合企业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加强企业文化素养,引入企业管理理念、推进人文教育和养成教育,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校企合作,加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除此之外,注重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克服短期行为,实现校企双利双赢。

第三,进一步加大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改革的力度,及时总结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顶岗实习期间教学任务能够落到实处,在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同时,做到校企共同开展顶岗实习计划、安排和考评,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使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六)切实强化社会服务

学校将坚定不移地面向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前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与质量的需求。第一,为行业和企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与行业共同制定专业技能标准,共同开发鉴定题库和认证系统。第二,开展科技服务。要充分利用拥有的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全方位、多渠道、多模式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第三,加强产学联盟,要与区域内各区、县签定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科技合作关系。第四,开展社会培训,积极承担起大量社会人员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教学责任,满足社会对越来越高的学历学识、职业能力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

 


上一篇:宿城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下一篇: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宿迁科技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