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4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82年,是市属公办学校,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区学成路2号,校园占地42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资产2.83亿元。

1.2 学生情况

学校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车身修复、建筑工程施工、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等13个三年制中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网络技术、会计等9个五年制高职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76人,2017年秋季招生1058人,其中三年制中职招生924人,五年制高职招生134人。2017年毕业生1316人,学生巩固率为98.5%;2017年培训4500人次。受宿迁市初中毕业生生源减少、民办学校招生规模扩大等因素的影响,2017年招生人数与上一年相比略有下降。学校积极开展特色办学,通过与京东公司合作办学,开办电子商务专业,与长沙保险职业学院和保险公司合作成立金融保险学院,以减小生源不足的影响。

表1  学校1016年、2017年招生情况对比

项目

2017

2016

增长量

增长率

招生规模

总人数

1058

1134

-76

-6.7%

全日制五年高职

134

144

-10

-6.9%

全日制三年中职

924

990

-66

-6.7%

在校生规模

总人数(人)

3776

4034

-258

-6.4%

毕业生规模

毕业生人数(人)

1316

1687

-371

-21.99%

巩固率

学生巩固率(%)

98.5

98

0.5

0.5%

培训规模

培训人次

4500

4200

300

7.1%

1.3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评聘结合、优化结构、稳定骨干、造就名师”的原则,采取“送培转型、优聘引进、联合培养、独立培养”等方式,培养一支专兼结合、具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及实施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23人,校内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学位4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1%,高级职称91人,占比40.8%,中级职称90,比40.4%,中级及以上职称合计181人,占比;专业专任教师125人,占比56.1%,“双师型”教师115人,占专业课教师比例为92%;聘用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23人,占比10.3%,全部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技师或高级职称8人,占比34.8%。

表2  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2017

2016

增长数

增长率

生师比

17:1

18.3:1

-1.3

7.2%

“双师型”教师比例

92%

88%

5

4%

兼职教师比例

10.3%

9%

2

1.03%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100%

100%

0

0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19.1%

18.2%

2

0.9%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40.8%

10.8%

0

0

1.4设施设备

全校建有集生产、教学、教研、实训、竞赛一体的机电、汽车、建筑、计算机、会计、烹饪等9个校内实训基地,建有各类实训实习室91个,建有机电、汽车、建筑、数控、电子商务等5个省级高水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2900平方米。校内实训实习设备:2017年设备总价值4350.7017万元,全日制在校生生均仪器设备值11522元,在校生生均仪器设备值2017年比2016年增1478元。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实习工位3278个,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868个;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2017年比2016年增0.067个。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2.4万册,生均纸质图书32.84册,建有3个电子阅览室充分满足了学校专业实训课的教学需求。

表3  设施设备情况表

2017

2016

增长数

增长率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

1.1522

1.0044

0.1478

14.72%

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个)

0.868

0.801

0.067

8.36%

生均纸质图书(册)

32.84

30.74

2.1

6.83%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1)思想政治状况。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尚德、善技、致和”的校园文化主题,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引进知名企业入校,打造特色企业文化;成立学生能力发展中心,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打造特色职业生涯规划文化;开设德育学分“银行”,实施学生德育学分兑换,努力构建德育工作特色。2017年度开党课16次,发展学生党员培养对象18人,发展团员200人, 8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32人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2017年,我校2862人参与体质测评,过关率达81.7%

(2)文化课合格率。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文化课教育,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大纲,开足开齐文化课,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文化知识应用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文化课教学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文化课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到98%以上。

(3)专业技能合格率。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始终秉承“尚德、善技、致和”的办学理念,弘扬工匠精神,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学生 100%达到专业课标准要求。在2017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学生获二等奖 1项;省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 16 项、三等奖 27 项。市赛中,获一等奖22项,二等奖 22 项、三等奖 20 项。学校各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证书考试,2017年有 315人参加各类资格证书考试,通过人数为 3125人,通过率100%。

(4)体质测评合格率。学校通过体育教学这个主阵地向中职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学生体质测试和举办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运动会、阳光长跑、课间操等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热情,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积极参加省、市各种体育竞赛,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使学生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能力服务。在国家体质测评中,我校学生合格率在96%以上。

(5)毕业率。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毕业情况,就业办每年对全体毕业班进行至少3次以上的针对性就业培训,包括就业专题讲座、就业理论知识培训等,加强对学生就业实习的指导,成立了京东校园实训中心,学生通过在校期间每学期的实训,加上最后一学期的实习,获得技能资格证书,德育学分合格证书的前提下,学生的毕业率达到98%以上。

2.2在校体验

学校坚持“成人、成才、成功”的校训。在生活方面,形成了学生“三会”(联合会、社团、宿舍管委会)会议制度,定期围绕宿舍、食堂、超市、洗浴、实践活动等内容开展座谈交流。学校还开通网络反馈意见平台,学生在校生活、学习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和解决。 20167年 6 月,学校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研,具体情况如表4 所示。

表4  学生在校体验满意度(%)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

2.3资助情况

学校每学年均按照市财政局、教育局和人社局联合下发的指标文件,积极开展助学金的申报、评选、公示、资金拨付工作,为每一位受助的中职生办理指定的中职资助卡,以保障学生的权益,并及时足额地发放国家助学金。其中,2016-2017学年,我校中专一、二年级学生中共有244人受助,金额达488000元;高职一、二年级学生中共有35人受助,金额达70000元。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每一位中职学生入校后,所交费用均是减免学费后的部分,切切实实维护学生的权益,不让一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其中,2016-2017学年,我校中专一、二、三年级学生共有3018人,免学费达6639600元;高职一、二、三年级学生共502人,免学费达1104400元。

表5  学生资助情况

项目

类型 

资助人数(人)

资助金额(元)

备注

中专

国家助学金

244

488000

 

 

国家免学费

3018

6639600

 

高职

国家助学金

35

70000

 

 

国家免学费

502

1104400

 

 

2.4就业质量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及“一带一路”对外投资的拉动,国家经济形势逐渐好转,我校中职学生的就业质量较去年有很大提高。专业平均初就业率从2016年的97.49%增长到2017年的100%。专业对口就业率95.2%.。初次就业平均起薪2300元左右,增幅4.5%。其中机电数控及烹饪专业就业相对稳定,初次就业率就达100%。相当一段时间内转岗很少,而计算机、建筑、电子商务等专业增长较快。这从我们的毕业生反馈调查中可以反映出来。2017年升入高等教育比例增幅较大,达23.2%,比去年净增长65%。

表6 学生就业情况表

类别

专业名称

2017

2016

增长量

增长率

分专业就业率

(中职专业)

电子商务

100%

96.9%

3.1%

3.2%

会计

100%

98.0%

2.0%

2.0%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100%

92.3%

7.7%

8.3%

计算机平面设计

100%

94.7%

5.3%

5.6%

计算机网络技术

100%

98.0%

2.0%

2.1%

建筑工程施工

100%

98.0%

2.0%

2.0%

汽车车身修复

100%

97.7%

2.3%

2.4%

汽车运用与维修

100%

99.3%

0.7%

0.7%

数控技术

100%

100.0%

0.0%

0.0%

中餐烹饪

100%

100.0%

0.0%

0.0%

旅游与酒店管理

100.0%

通信运营服务

100.0%

对口就业率

95.2%

83.4%

11.80%

14.1%

初次就业起薪(元)

2300

2200

100

4.5%

升入高等教育比例

23.2%

8.0%

15.20%

65.0%

 

2.5职业发展

(1)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是我校学生素质提升的重点。我校通过创设实景学习环境、加强师生合作、强化职业素养培训以及加大学生实训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岗位适应能力。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学校成立了校园实景工厂,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定期安排学生到实景工厂实习实训,京东校园实训中心、汽车技能实训工厂等一大批实景工厂的建立,为我校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我校毕业生一毕业就可以就业,减免了企业用工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3)岗位迁移能力

为满足用人单位对员工综合能力的要求,我校通过强化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三个方面来培养职业岗位迁移能力。在职业技能方面,学校从岗位要求出发,规划专业课程,坚持专业课程必须和行业企业共同建设的原则。

(4)创新创业能力。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学生创新、创造、创业,近年来每年举行学生创新创意比赛活动。依托技能文化艺术节、辩论赛、课外兴趣小组探究、社团实践活动等平台和途径,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蔡瑞老师指导的许姗姗的作品《姗姗宠物店》获省评比三等奖;朱立彬老师指导的张子轩团队作品《美丽,爱洗车吧》、侯震方老师指导的毛楠作品《百视车》参加省赛;李娟老师指导叶尔婷的作品《花扮木伴,美的花木有限责任公司》获省评比二等奖。

案例分享:“实景工厂”缩短了学生身份转换的适应期,提高了学生就业初期稳定率

学校创造性引入了“实景教学工厂”模式,按照企业的标准、场景、生产管理模式,建立校内实景工厂,真实再现企业生产场景、生产过程。实景工厂的建立和实施缩短了学生从“学习者”到“职场人”的转变时间,培养了学生的员工意识、质量意识等。有效解决了学生就业初期频繁跳槽、就业稳定率低的难题。几年来,学生就业稳定率从45%上升到85%,企业对学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专业建设是保障学校办学质量和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基础,学校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原有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在已经开设了会计、机电技术应用、建筑施工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传统长线专业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实际需要,新增了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技术、物流服务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应用技术和保险事务等新专业。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适当调整,重新架构了课程体系,增加和删减了不适应学生能力发展的部分课程和教学内容,调整了个别技能专业证书的种类和级别,并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进行了较高标准的规定,确保从师资、课程、实训等各个方面为学生的岗位核心竞争力培养提供保障。

3.2教育教学改革

(1)专业设置

学校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参与与指导下,在充分市场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在学校“特色发展,质量提升”总体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在开设了计算机、会计、汽车和建筑等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又新增了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保险事务和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初步形成了电子商务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金融保险、建筑物联网和智能电器与制造五个现代化专业群,通过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带动优势、重点建设专业声誉优势和办学资源优势。

(2)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评聘结合、优化结构、稳定骨干、造就名师”的策略,采取“送培转型、优聘引进、联合培养、独立培养”等方式,选派专业带头人到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打造了一批骨干教师队伍。各重点专业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群)分别以课程开发与实施、技能大赛指导、教科研等项目为纽带组建教学团队,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能力。

(3)课程建设

学校坚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2017年,学校在国示范校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在国示范校非重点建设专业中开发行动领域课程体系,并按工学一体的理念,开发了2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修订了10门课程标准,建设并完善了8门网络课程,编制校本教材 5本,完善了46门数字教学资源库。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在教育专家和行企专家的参与、指导下,各专业厘清了岗位、岗位任务、岗位能力要求,确立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素养目标,构建了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一体、学习内容和工作内容一体、学习场景和工作场景一体的工学一体改革。与60余家校外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

(5)信息化教学

学校教科研工作始终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为重点工作,通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积极申报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工作,以教学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带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采用电信100M、联通200M双出口。借助“依能教学管理平台”和“泛雅教学平台”两平台的功能,将信息发布、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评教评学、网络课程建设等教务管理与教学业务得到充分运用;积极组织教学信息化培训工作,先后请希沃、鸿合等交互式一体机及电子白板厂家的培训师对我校老师进行信息化培训,学校多名教师在省市信息化教学大赛上获奖;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多媒体教室及云教室,将用80寸交互式一体机及壁挂式高清展台升级改造多媒体教室。

(6)实训基地

一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学校与京东公司、中德诺浩等合作企业在学校建立校内教学工厂,企业的生产场景、产品和设备、技术人员都有力地支撑了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实现了校企双主体育人无缝对接。2017年,校内实训室增加了8个。二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与企业建立了长效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机制,到2017年,学校重点专业各有3-5个紧密型、可相互影响的合作企业,通过建立工厂学校(课堂)、“老师+师傅+企业生产现场”教学基地、开展“校企共育”,实现“校企共赢”。

案例分享 共建京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在市教育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与京东公司合作共建京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是我校与京东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集实习、实训、培训、实战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在京东校企合作实训中心(京东校园运营中心)及华东地区首家京东校园物流中心(京东派)的基础上,2017年,又建成了京东校园生态馆,京东校园生态馆功能区有智能科技展示区、特色文化展示区、创新创业区、诚信驿站、商品展示区、讨论区、创业工作室、共享空间、“我要路演”区、无人机展示区等。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为电子商务及物流等专业学生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6月,我校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被认定为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

(7)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建成“依能教学管理平台”和“泛雅教学平台”,并安装“创壹虚拟教学系统”,教学资源涵盖学校各大类专业的近百门课程;构建数字图书馆,电子藏书达到50万册(份);利用“泛雅教学平台”对老师的教学资料检查,同时开展优秀网上教学资源评比活动,以此推进教学资源建设,目前所开课程教学资源在两平台上的建设率达到100%,做到了人人参与建设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人人共享。

(8)教材选用

 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及省厅的要求征订、使用教育部规定的教材;专业课程的教材的选用采取教师推荐、教研室审查、教务处审定的程序,把教材的使用权部分交予任课教师。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开展校本教材的编写,2017年,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在电商专业、会计专业编写校本教材2本。

3.3 教师培养培训

为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及学校的工作布署,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争取省和国家选派教师出国的培训名额,使教师的理念更新,及时了解和掌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便于调整思路、改进方法、提高质量。2017年选派4位教师参加国外培训,1人参加国家级培训,近70人次参加省级骨干教师、技能大赛教师等培训,60多人次参加市级各类培训,先后两次选派班主任、中层干部近70人次到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进修,不断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水平。暑期举行为期三天全体教师参加的校本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参观考察、分组讨论、工作汇报等多种形式,取得预期效果。通过各种培训,师德师风建设得以加强,增强了教师教育教学规范意识,提升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较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通过企业锻炼和实践,增进青年教师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结合企业实践改进实践教学,实现“双师型”发展目标。

3.4 规范管理情况

(1)教学管理

建立以学校监控、系部管理、第三方评价的教育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成立了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领导、管理者、专家组成,以指导、服务、管理与考核为手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制定了较为全面、可行,以教学效果、学生发展、社会贡献为考核指标的管理与考核制度。通过加强对系部教学管理资料、教师教学资料的月检查,通过推门听课、调取教室上课情况录相、深入系部检查、师生评教评学等手段,加强对系部教学管理、教师教学的督促;通过强化网络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检查与评价力度、青蓝工程结队帮扶、公开课与示范课的开展与推广,进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力保障了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在监控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逐渐完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好,学生能力得到发展,用人单位与学生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

(2)学生管理

学校学生管理方面采用“三维一体”,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从学生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高度,瞄准目标,学生工作处、学生能力发展中心、教务处紧密联系科任教师,企业、家庭等各方面,分别从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素养,职业素养,身心素养进行重点培养,从而形成“三维一体”全员参与的培养格局。学生常规管理重点实施“五训”常规德育教育。即以教育管理为载体的训练;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训练;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的训练;以“文明风采”大赛为载体的训练;以安全意识与能力为载体的训练。

(3)财务管理

学校制定了《关于校企合作的相关规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等一系列专项管理制度,制度完善、能有效执行。

学校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分项实施、专款专用、绩效考核”的管理原则,学校成立理财小组对各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等情况实施全面监督,并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学校在重大经济事项内部决策实行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议和会签制度。建立了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了岗位职责及分工,保证了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4)后勤管理

后勤管理坚持服务育人宗旨,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后勤管理制度21项,在制度落实上狠下功夫。对全校卫生保洁区实行“棋盘式划分,字典式管理”,确保全校卫生整洁;学生餐厅在全市率先开展“明厨亮灶”工程和“温暖工程”,确保学生吃得安心,吃的放心,吃得舒心,学生满意率达99%;通过开展首届水电工技能比赛,提升了学校后勤保障的水平和效能。

(5)安全管理

一是通过长期、有效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如利用晨会课向师生讲解安全知识,以及下载、打印防溺水、交通安全、防火、冬季安全等安全教育资料,由班主任在班会上宣讲,使安全意识灌输、知识掌握长期化。二是与系部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学生的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三是积极开展学生安全法制报告会及安全实践演练,本年度,我校开展了2次法制报告会,2次应急疏散演练,1次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师生在突发事件、灾害面前的应对能力和经验。四是落实学校门卫职责和宿舍门卫看护职责,开通门禁系统,学生凭卡进入校园、宿舍。有效防范外来闲杂人员、不良动机人员进入校园及宿舍。学校安全管理不断创新,实现了人防到技防的转变,提高了我校的安全管理水平,最终我校荣获”宿迁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6)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

为了促进教研室及教师更规范更积极进行科研工作,2017年度教科研处制订了《教研室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和《教科研个人考核细则》(试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立项课题省级1项,市级1项,立项课题结题省、市级各1项;获得省级竞赛二等奖1项,市级奖项暂未公布;发表论文22篇,获奖论文10篇,省职教学会参评论文21篇。

(7)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工程,明确了以国示范校、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现代化示范性学校、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以依能信息化校园管理平台和超星泛雅教学平台为载体,加强学校在管理和教学两个层面的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3.5 德育工作情况

(1)德育课实施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 号),《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的要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等课程,每门课程总课时数在 34 到 36 节。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在文化课、技能课中的渗透,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成立学校学生成长指导中心,配齐配足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定期开展学生个体和团体心里辅导,开展“阳光接待日”心理健康专题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2)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定期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精彩的文化育人格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人、成才、成功”的校训精神内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优美,文体活动设施及学生心理咨询室配备齐全,雕塑、校史、校徽、校训展台等人文设施特色鲜明,教室、楼宇的企业文化氛围浓厚,宿舍、餐厅文化具有校园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形成了校园文化长廊的整体布局。

(3)文明风采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教育部和省市教育局的要求,我校每年举行一次文明风采大赛,努力为每名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使学生从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习惯,学会一种本领,实现一次成功,感受一份愉悦。在活动中将为人处事的道理内化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成人、成功、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4)社团活动

我校现有学生精品社团组织14个,省级精品社团1个,有社员360余人。配备了功能齐全的社团活动场地,聘用社团指导教师7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2017年我校广播站社员参加宿迁市市卫生系统举办的防艾同伴教育主持人大赛,获优秀奖,我校足球社参加宿迁市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足球赛分获男子、女子组冠军。

(5)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

我校组建了功能齐全的学生组织,实行校系二级管理体制。学校设立校级团组织、学生会及系部团支部、学生会。学校学生组织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学生活动、如三月份学雷锋、四月感恩教育、五月田径运动会、六月安全教育、九月国情国防教育、十月十佳歌手大赛、十一月足球赛等体育活动、十二月“一二九”大合唱及社团汇报演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案例分享  学校成立德育学分银行

我校始终坚持德育首位,创新构建了具有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德育学分记录、查询、统计功能的模拟德育学分银行,对学生的德育评价进行量化考核与管理,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整体思想行为现状,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内驱力。我校构建德育学分可存、可取、可兑、可查的模拟德育学分银行,确立学工处、系部、班级三级考核机构,将德育学分与德育考核合格证、毕业证挂钩,使全体学生高度重视德育学分的积攒,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德育学分考核优秀率达到85﹪以上,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企业用人满意度。

3.6党建情况

为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校党委提出实施“三抓三创”工程,即“抓示范引领,创一流业绩”;“抓专业技能,创特色品牌”;“抓作风效能,创坚强团队”。并将“三抓三创”精细化工程确定为“书记项目”,作为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扎实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

围绕实施“三抓三创”精细化工程这一主题,校党委与12个党支部签订目标责任状,各支部的“书记项目”都是学校党委“书记项目”的子项目,围绕学校党建重点扎实开展支部工作。同时在党员中开展“优秀党员示范岗”活动,形成了“怕落后,争先进,你追我赶”的创优氛围。今年,经过党员互评,支部推荐,评选党员示范岗26个,使党建引领效应和学校管理效能同频共振、水乳交融。

制定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与责任分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系部处室逐一对应、逐一落实。党委书记、校长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主动融入到业务工作中,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同步考核。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通过校企的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我校与江苏开放大学、京东公司 “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继续发力,集团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进一步通畅。学校采取引企入校(京东公司)、建设订单班(电商专业、保险专业)、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进行校企合作,目前,与中华大地保险公司、江苏精科集团、宿迁可成科技等 60余家企业形成良好合作关系。2017 年,新增合作企业5家。

4.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开展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联合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并完善实习管理相关制度,成立实习管理工作小组,明确实习管理各级分工及责任,2017年新增京东集团公司、大地保险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5家,达到65家实训基地。贯彻落实实习目标责任制,全面保障学生实习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在实习管理工作中,实习指导教师严格履行“日汇报,周联系,月见面”的工作机制,配合企业进行全面的实习指导工作及安全教育工作,有力保障了学生实习工作的稳定性。学校组织了两次毕业生实习“校园招聘双选会”,邀请40多家中大型企业参加,768名学生在双选会上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书。2017届毕业生873人,实习就业率达90.1%,本地就业实习达60.14%。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以“政校企合作,产学融合,集团化办学”的办学特色推动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校牵头成立的职教集团实行指导委员会下的理事会负责制,是以宿迁市教育局为主管、我校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三方联动”的集团管理体制。集团现有理事单位37家,其中中职院校7所、企业24家、政府部门4家、行业协会2家。集团内校企间通过相互走访、交流合作,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技术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逐步建立健全了集团内部的管理体制,为校企深度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情况

学校2017年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广开大门办学,今年本地就业中高职人数873人,本地就业率60.14%。今年为校外开展社会短期培训4900多人。为宿迁市及周边地区输出了大量技能人才,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95.2%,学生满意度98.6%。

5.2社会服务

(1)培训服务

社会培训坚持“做大多元”的原则,加强与住建、海事、人社等部门合作。加强校企深度融合,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课程,企业技能培训500多人次。同时,学校积极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合作,开展退役士兵培训、二级建造师培训、人事考试培训等培训2500人次;证书考试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1500人次;开展社会服务4500人次。2017年上半年,与江苏农民培训学院合作,为市委组织部开展的宿迁市“支书领头调结构”培训班学员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学员1300多人。

(2)技术服务

2017年招收来自盐城、南京、徐州、淮安、无锡、苏州、镇江等7市及广西、山东、安徽、浙江等6省学员的内河船员360多人,开办内河液化气(LNG)燃料动力船船员特培5期;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组建“电商培训讲师团”,为宿豫区关庙镇、沭阳县庙头镇、宿城区埠子镇、泗阳县李口镇等乡镇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培训农村电商人才。开办宿迁市首届老年学历教育本科班。建成“宿迁开放大学苏宿工业园区学习中心”。启动宿迁开放大学黄河社区学习中心及“学习苑”建设工作。

案例分享  开办老年大学,构建全民终身教育新体系

我校以探索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工作重心,通过深入调研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和课程设置,开设符合本地老年人需要的课程,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我校与宿城区老年大学进行了全面合作,先后与老年大学共同组织各种活动二十多场次。2017年11月,宿迁市首届老年学历教育本科班开班仪式在宿迁开放大学隆重举行。首届老年大学本科学历班共录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员30人,最小年龄60岁,最高年龄83岁,他们在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成就,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对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3)文化传承

我校秉承尚德、善技、致和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定期举办《弟子规》、《三字经》知识竞赛、朗诵比赛等活动,在主题班会技晨会课上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等文化的学习。每学期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戏剧演出及学生话剧社团汇报活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在现代文化中学习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2017年学校经费总投入7528.04万元,其中基本办学经费1522.36万元,市财政专项5246.66万元,生均拔款0.6万元。

表7 学校经费投入情况

项目

2017

2016

增长量

增长率

经费总投入

7528.04

7218.69

309.35

11.96%

1

基本办学经费(万元)

1522.36

1354.25

168.11

11.24%

2

学校自筹经费(万元)

0

0

0

0

3

中央财政专项经费(万元)

0

0

0

0

4

(省)市财政专项经费

5246.66

4968.61

278.5

10.56%

生均拨款(万元)

0.6

0.6

0

0

学费(万元)

758.42

895.23

-141.81

-0.84%

6.2政策措施

市委、市政府大力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今年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出台了《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落实办学自主权,出台一系列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加大特色办学力度,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同时推进“一校一品”联盟办学,和宿迁技师学院签订联盟办学协议,破解办学困境,拓宽办学路径,给学校发展带来更大发展空间。为了满足教育教学工作对师资的需求,学校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在编制控制范围内,广泛宣传,引进电子商务等专业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师资紧缺的压力。

7.特色创新     

案例一   政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共享电商学院

顺应“互联网+”新业态,深化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宿迁市人民政府、江苏开放大学、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政校企三方合作共建江苏开放大学京东电商学院(落户在我校),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电商学院采取三方合作招生,专业建设共建共管,现有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人数为968人。2017年6月,学校与京东大学电商学院签约共建集实习、实训、培训、实战为一体的京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现已高标准建成全国最大的京东校企合作实训中心(京东校园运营中心)及华东地区首家京东校园物流中心(京东派)。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为电子商务及物流等专业学生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意义上为京东电商学院学生提供了“四个有”,即有文凭、有技能、有工作、有钱花。

我校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被授予“全国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互联网+双创实训基地”;2017年6月,被认定为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同月,经省专家认真评审,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群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江苏省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专业群。

案例二  服务前沿新科技,开展船员特殊培训

2016年初,学校成为江苏省第一家、全国第二家国内首批获得开展“内河液化气(LNG)燃料动力船船员特殊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同意相关机构开展内河船舶船员培训的通知》海船员【2016】44号2016年1月29日)。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内河船舶节能减排促进环保、对于促进航运产业持续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6月,开展首期内河液化气(LNG)燃料动力船船员培训,学员主要来自本省的盐城、南京、徐州、无锡、苏州、镇江等7市及广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等6省;自7月-12月,又相继开办了6期(LNG)特培,全年合计培训内河液化气(LNG)燃料动力船船员220多人;2017年共开展了5期该项目培训,本年累计培训(LNG)船员140多人。此项培训对于更快更好地适应“心向大海、接轨上海、融入沿海、连江通海”之四海战略必将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专业人数分散导致专业群的建设不充分

学校在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开设专业,新增了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保险事务等专业。我校专业的优化调整是在“特色发展,质量提升”这一办学理念指导下开展的,通过特色发展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因此必然存在短期内招生规模不会太大,这就为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十三五期间,到目前为止,学校刚创建完成电子商务一个专业的现代化专业群,离我们十三五期间创建五个现代化专业群的目标还比较远。

特色学院是解决当前现代化专业群建设不充分的最佳路径。学校将加大政校企合作力度,积极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谋划十三五期间将创建金融保险学院、港航工程学学院、社区教育学院等特色学院,也必将推动我校现代化专业群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2)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学校虽然在国际合作交流办学方面积极探索,也与新加坡AEC College达成了合作协议,但由于学校地处苏北,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参与国际交流的意识不强,需求不高。学校将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引进国际课程、教师及与境内外联合培养等工作。

 

 

 

 

 

 

 

 

附:毕业生调查表格

表1:毕业生计分卡

指标

单位

2017

2016

1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

95.2%

93.8%

2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

95.2%

83.4%

3

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

%

100%

98.30%

4

毕业生月平均收入

/

2300

2200

5

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

100%

100%

6

毕业生升学率

%

23.2%

8.0%

7

毕业生自主创业率

%

6.3%

5.8%

8

毕业生母校满意度

%

98.6%

96.6%

9

毕业生雇主满意度

%

95.2%

93.8%

 

 

表2 学校资源表

指标

单位

2017

2016

1

生师比

%

17:1

18.3:1

2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92%

88%

3

专任专业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

14

12

4

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

%

19%

17%

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

11522

10044

6

生均校内实训基地使用时间

学时/

282.7

273.9

7

生均校外实训基地使用时间

学时/

57.4

44.5

 

 

 

 

表3  服务社会

指标

单位

2017

2016

1

毕业生人数(合计)

873

852

毕业生就业去向:

--

---

----

其中:就业人数(合计)

873

838

A类:留在本地就业比例

%

75.7%

74.7%

B类: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比例

%

75.2%

88.4%

C类:到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比例

%

0%

0%

2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万元

35

30

3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万元

37

42

4

技术交易到款额

万元

5

3.5

5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万元

80

82

6

公益性培训服务

人天

2100

1890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上一篇:宿迁泽达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
下一篇:宿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
打印本页 导出pdf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