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林东教育杂感小品9 教育勿恶“小”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9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校园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教育者应该深入挖掘蕴含在校园中的教育资源,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要让它们发出“光”来,形成充足的“光”源,照亮学生们纯洁的心田。用立体的眼光审视校园的人、事、物,就对学生心灵的陶冶而言,意义都非常重大,有的甚至是“鸿毛重于泰山”。

然而,有的学校却认识不到这一点,教育管理的决策集中在“大”的工程上,诸如学校硬件建设、制度构建、办学思路、发展规划等等,领导心里装着的全是“大”事情。有的教师也好大喜功,工作中力求迈大步伐,教学改革、主题活动、优课大比武等等,乐此不疲,而不屑于做好学校教育的“小”文章,比如,一支粉笔头掉在地上,他们不愿弯下腰去捡起来;一团废纸刮到面前,他们不愿弯下腰捡起来送到垃圾箱里去;卫生劳动,他们不愿身先士卒亲手干;至于见了学生送一个微笑,道一句问候,他们更是“不至于”了……

正因为不愿做这些“小”事情,才使我们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不生动,才使我们的学生感到校园不是他们的“家”,才使我们的教育效率显得低下。其实学校教育中的“大”,是“骨架”;而学校教育中的“小”,是“血肉”;“骨架”健全,“血肉”丰满,才能构成教育生命的“完美”。

做教师的,应该领悟出其中的道理,在教育工作中勿以恶小而不为。


(作者:泗洪中专 戴林东 编辑:sihzz)
上一篇:教育莫作“模式”秀
下一篇:教师发展有“磨”道
打印本页 导出pdf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