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林东教育杂感小品4 面对国旗岂能作假?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6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笔者曾参加了一个学校的升旗仪式。这所学校将要迎接上级的“德育检查”,其中要看升旗仪式。该校对这次升旗仪式非常重视,旗手入场的步伐,持旗、出旗、升旗的姿势和动作,来来回回训练了好多次;全体师生的入场、退场和升旗过程站立的姿势也再三进行了训练。好象他们平常就没有这样正规地搞过升旗仪式。良久以后才正式升旗,接着又听到该校的一个领导在“国旗下的讲话”时慷慨激昂地对全体师生说道:“最近,学校要迎接上级的德育检查,为了保证我校在检查中顺利过关、取得良好的成绩,学校要求全体师生齐心协力打好攻坚战。所有教师对自己的教案、作业批改等情况要认真进行自查自咎,有错误的或者不规范的立即更正,缺少的一定要补足,特别是教案中要体现德育进课堂,教学目标中不能没有德育的义项,没有的要补上!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违反学校纪律;各班级要彻底进行卫生大扫除,教室和卫生区不得有灰尘、纸屑、果壳等,门窗、桌凳等都要擦抹干净。特别强调的是检查期间,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不得随便乱说乱反映情况,检查组要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大家对学校工作只能说好话,不能说坏话!凡是反映学校这个那个不足的,学校过后将严肃查处!……”

这段话乍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是啊,既然检查的要来了,作为应检学校的主人,理所当然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备战”、“迎战”,全体师生应当齐心协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然而细想一下,这位领导的话中又确实有许多地方让人“不寒而栗”。首先,他代表学校要求师生为了迎接检查所采取的“应急”和“补救”措施,这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工作中的“作假”行为。试想,如果平常学校管理能够正常运行、督促到位,如果平常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是认认真真的,如果平常校园卫生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那么这位领导就不必为了检查而“杞人忧天”地对大家“无微不至”地进行“指导”和“要求”了。这所学校如果平常工作中没有实现上述的几个“如果”,那么它还能成为“教书育人 ”的摇篮吗?更为荒谬的是,这位领导不但担心在检查中教师和学生被查出问题,而且更加担心师生向检查组反映学校的问题,也就是领导的缺点和不足。这位领导“先发制人”,要求大家“说好话”,不能“说坏话”,否则将“严肃查处”。这就是更深层次的“作假”问题了,是在严重破坏学校民主制度、败坏学校民主作风的层面上进行公然的“作假”,是在庄重的升旗仪式上、在“国旗下的讲话”中明目张胆地“要求”大家“作假”,这是何等荒唐的教育领导行为呀!

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验收,一反常规地采取“应急”和“补救”的措施,采取欺瞒手段尽量展示学校的“光明面”,而掩盖学校的“阴暗面”,隐藏学校的污点和缺点,以谋求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许,这已成为一些基层学校的不良风气。在这种不良风气影响下,广大师生一方面对学校领导打心眼里“看不起”,在工作中鼓不起信心和勇气,时间一长就变为消极怠工、敷衍了事;一方面对上级的各种检查持怀疑的态度,因为在学校“作假”的状态下,这些检查往往浮在表面上,发现不了多少真情实况,发挥不了“指导”、“监督”、“推动”的作用。按理说,检查是为了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发现缺点和不足,以求得学校教育工作在“扬弃”中实现健康的发展。然而现实中,这样的检查却极为鲜见。有的教师说,“纵容”作假的检查还是不搞为好!

象上面的那所学校面对国旗公然作假,危害及其深远,不仅对教师是一种误导,对学校领导自身也是“自我作践”,对学生而言,则直接污染了学生美好的心灵,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来检查组召开座谈会,就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反映问题的合法机会,但学校领导却无所顾忌地用“严肃查处”的权威封住他们的口舌,剥夺了他们的民主权利。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还能大胆尝试、探索创新吗?学生还能自主地实现创新性学习和健康地发展吗?拔高一点深究下去,面对国旗误导师生作假,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则是背道而驰的。

岂但面对国旗不能作假,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不能作假。教育的真谛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的,在培养接班人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应该一是一、二是二,能够创造成绩,也要敢于面对缺点和不足,勇于改正缺点、弥补不足,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工作的顺利发展。这应当引起我们致力于学校教育的所有同志深思。


(作者:泗洪中专 戴林东 编辑:sihzz)
上一篇:教育永远需要“奉献”
下一篇:劳动岂能当惩罚
打印本页 导出pdf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