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中职生厌学心理的教育对策

时间:2015年12月07日 信息来源:泗洪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一、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常受家长的责备、老师的批评。因此,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耐心细致,如在课堂提问时,答对了应及时表扬,这样他就会产生能学会、能学好的信心;回答错误了,老师也不能进行训斥或挖苦,而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列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和长处,列出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功之举,在激励和爱护中帮助学生树立乐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内驱力;开展一系列拓展课堂学习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给学生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会自身的价值。在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健老师,使那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能及时得到专业、正确的指导,迅速从阴影中走出来,学会正确的认识、评价自我,重树信心。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需要的外部表现,培养兴趣是改变厌学情绪的“灵丹妙药”, 学生只要对专业有了的基本的兴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厌学现象。职业学校要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以浓郁的职教文化特色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增强他们对职教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及时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带学生到工厂车间去参观;请本校优秀的毕业生回校作报告,讲一讲他们的心得体会;设计墙报板报宣传栏,观看与专业相关的影视录像等,都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学校要营造良好的环境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在初中教育阶段,学校老师由于过于强调惟书本和分数论老师要更新理念,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者——教会学生学习;学者——学会如何学习,老师要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管理者和推动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为主。该学的学会,学会的就能用。对于学习、考核的内容也要因专业不同而各有侧重,让学生真正能够所学可懂,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

四、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

学生厌学不只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因此,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要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作为家长,不能因为学生不想学就随意迁就,使他们随波逐流,要与学校经常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心理和学业情况,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工作。学校也要经常与家长沟通,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家长,提供正确的教育方法给家长,从而使双方互相协调,共同担负起教育学生的重任。就社会而言,则需要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就业体制改革给学生创造实现人生理想的有利条件,使广大学生在升学、就业方面少一点思想压力,多一点进取精神,在公平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泗洪中专 刘增爱)

上一篇:随身携带班主任工作笔记本,记好班级管理和建设流水账
下一篇: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作者:刘增爱 录入si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荐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