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2015年省征文中获得二等奖
传统意义上学校往往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现在教育无法置身事外,尤其是当前,互联网以无法想象的形态冲击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高职院校如何适应当前的形势?学校应该有哪些改革?具体改革的内容、形式、方法是什么?
1. 产生创新机制:从被动传递知识到担当主动构建机制的职能
按照社会分工的习惯,往往是专家制定课程,编写教材,学校教师按照现成的方案实施即可。但是互联网已经改变知识生产、传播、管理、创造的模式,今天谁都可以成为生产者、传播者、管理者和创造者的角色。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改变角色和思维定势,主动承担重任,积极参加项目开发,承担相应的任务。
高职院校是创新创业的重要一环,是社会生产的“隐性”发动机。这样就要求高职院校不能封闭教育,必须开放开学,主动与社会发展对接,解放思想,适应行业与职业发展要求,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实现快速的动态平衡。学校和教师要经常性地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学习、调研,在工厂企业现场教学上课,或者在学校大力推广教学工厂。
教育即社会,社会是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要主动参与社会分工协作,尤其重要的是在学校内也积极参与与建立众创机制,引导广大师生参与这个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要求。这个形势逼人,无法逆转,我们都必须适应新形势,否则盲目守旧就会被淘汰。
2. 培育众创文化:从远离创新创业到担当营造创新氛围的职能
众创文化的含义是利用当前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激发创造活力,培育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形成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尝试创业的文化氛围。
发挥互联网功能感受众创文化。互联网以非线性、非理性的发展方式改变人类的传统观念、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既要用互联网为工具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也要用互联网本身为研究对象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载体,还要在此基础上深入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网络创业,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把中国的一带一路、亚洲投资发展银行的发展战略与实行生活、生产结合起来,创造全新的效益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培育众创精神。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单纯理解为下工厂去学习,学车工,学钳工,学测绘等,这只是感性认识和单纯的操作技能,对学生要求的实际能力应该是更深更广的实际能力。经调查,在工矿企业中表现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体现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其原因是此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很高。
开设众创课程训练创造素质。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创造创新创业课程对提升学生创造素质具有直接的功能,对学生创新精神的涵育、综合素养的提高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课程的隐性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必须担当起社会发展的“工作母鸡”的职能,研究众创发展的社会趋势,在校内培育众创文化,教给广大师生创新、发明、专业申报的方法。主动建立健全众创管理体制,主动推动师生创新创业。
3. 搭建高职众创空间:从以前的自由发展到担当中介汇智的职能
高职院校必须承担创新创业孵化器的职能,全方位地服务校内师生的创新创业,为广大师生的创新创业保驾护航,主动服务,大胆扶持。在所有师生心中播出创新创业的种子,随着时间积累,当条件成熟时,它们必然会生长发芽,硕果累累。
“众创空间”具体包括了各类创客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创业咖啡、国家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以及新型的网络虚拟孵化器等。现在众创空间的模式确实存在摸索期,笔者认为无论是空间盈利也好,维持空间运转也好,都需要结合众创空间所在的地域特色来发掘运营模式,毕竟在中国的众创空间都非常具有地域特征,结合本地的资源模式,激发人才的协作与创新都是比较好的一个方向,把众创空间融合到当地产业,利用资源整合的优势推动产业或者创新领域的发展,相信对于空间的盈利和维持运转都会水到渠成。
在众创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对学生在创新和创业实践调查中搜集的问题进行讨论,建立模型,解决问题。如水利、交通等问题化为代数方程组,人口、产量、利税、增长率问题转化为指数方程,用料造价投入产出等问题转化为求函数最值问题。最后通过解答问题得出答案。开展创业实践,如一种社团或沙龙的组织与管理、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种刊物或报纸的策划与创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路径的构想、一个科研或学术研究的立项起草与申请、一种法律实践或金融实践的模拟等。
4. 推进众创实践:从以前的当观众欣赏到担当参与创新创业的职能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高职院校仅仅做观众,无法理解创新的内部规律,只有真正参与实践,才能掌握内部规律,推进事物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内部的创新项目,各部门通力合作,真正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仅仅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就不可能有大的认识发展和技术进步,所以进行经常性的协作交流,显得特别重要,甚至是致命的要素。违背科学发展和技术成长的规律,往往是一个笑话。
在研究性实践教学中培养自我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能力指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固定观念模式,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也正是职业教育的应然追求。本人在教学中总是发掘、利用教学本身内在兴趣、情感及德育因素,利用科学史料使学生对科学美感体验,使其对科学美的欣赏中得到积极的个性品质,进而培养其探索创业精神。[6]
增加活动教学,培养职业素质。通过增加学生亲身操作和实践的机会,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比如进行多面体制作比赛、科学竞赛、多媒体课件比赛等。让学生亲身亲手参与创造、实践,建立空间观念,亲历科学发现探索的过程。引领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参与调研,比如学生到超市调查采集顾客流动信息、购物分布,加深对概率统计的理解,研究商品房的采光与间距要求,分期付款的选用,让利销售的优惠对比。正如华盛顿大学的墙语:“我看到了,我忘了;我听到了,我不记得了;我做过了,我记住了。”
引入创新创业案例,从生产中挖掘教学价值;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职业学习能力。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技能。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既要加强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还要加强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创业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科研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使学生得 到创业的体验。(作者陆广地,宿迁经贸高职 副教授、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下一篇::宿迁经贸高职举行奖学金颁发仪式
- 宿迁经贸高职举行奖学金颁发仪式
- 高职院校适应众创导向的四个新担当
- 学习“四讲四有” 争做合格党员
- 宿迁经贸高职举行党员与学生结对帮扶启动仪式
- 宿迁经贸高职推进基层党建“互联网+”
- 宿迁经贸高职深入开展“五课”教研活动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
各县(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职社教研室,市直职......
- 2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由......
- 3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
宿迁市教育局文件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人力资......
- 4高职院校适应众创导向的四个
本文在2015年省征文中获得二等奖 传......
- 5宿迁经贸高职举行奖学金颁发
11月7日上午,宿迁经贸高职举行奖学金颁奖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