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八卦引入计算机二进制教学,宏扬中华传统文化

时间:2014年05月29日 信息来源:泗洪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从教计算机专业十七年,每当新生入学,开篇都是最基础且枯燥的计算机二进制方面的教学,一开始,面对学生困惑的眼神,难懂的转换公式时,我总在想,如何教学,才能让此课出彩,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继而愉快的接受这一知识点。

偶然的机会下,接触了周易,内有这么一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四象,四象生八卦” 。之后,又仔细看了八卦图,图中的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泽

把这八项与八卦图对照发现:

乾三联(三个长-)、坤六断(6个短-)、

离中虚(上下长-中间两个短-)、坎中满(上下两个短-中间长-)、

震仰盂(短短长)、艮复碗(长短短)、

兑上缺(短长长)、巽下断(长长短)。

感觉有所触动,这和二进制不正好异曲同工嘛,那区区的长横和短横二个状态,就把八种形态按一定的排列,表达出来了。恰恰暗合了二进制中,三位可以代表八态呀。也正是0和1的二态,以三位数来表达,正好有000、001、010、011、100、101、110、111这八种状态。

将八卦引入计算机二进制教学,宏扬中华传统文化

 分析到此,我上网百度了一下,原来网上关于二进制与八卦还有二派说法呢。

说法一:二进制是近代数学家莱布尼茨所发明,他发明时,没有接触过中国的易经学说。

说法二:18世纪初,莱布尼茨收到耶酥会士白晋所寄的伏羲八卦图,正式研究八卦符号,以此完善了自己的二进制体系,然后写了论文《二进位算术的阐述—关于只用0和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发表在法国《皇家科学院院刊》上。二进制就是这样诞生了。

其实无论是哪个版本,中国的八卦事实上确实是暗合了二进制的原理,可以说,由于中国古代文化,蕴含了很多自然界最根本的道理,所以从中发掘到一些现代科技的基础理论也很正常。但是,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却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着实愧对祖先。特别是我们现在的中职学生,对我们中华古代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人那种,案上右首放书左置古琴的儒雅的生活状态,再也不能从现代的“书生”们身上看到了。做为一名教师,我感觉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传统文化之美,注入后代的心田。因此,对二进制的授课,我有了新的教案,略列如下:

【导入】首先,和学生谈谈周易,在谈的过程中,以易懂为主,复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后去研究。内容如下:

古人认为,“太虚之初,廓然无象,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无形,动静无始,元气混而归一”。其形无可名,古人将此名为“无极”,并以一个空圈象形之,来说明无极的含义是:空空洞洞、混混沌沌、无色无相、无声无臭、无端无形,无一物而包万物。

所谓无一物而包万物的意思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万物之理已寓其内,即古人谓“象数未形理已具,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无极的本质特征是“静”,即内外俱静。

古人又认为“太极生于无极”,“太极本无极,自无而有,生化肇基,化生于一,是名太极”。

太极的含义是:由无极而现有极,遂太极生焉;“虽无形声而几朕已兆,阴阳虽未分而分之机已动”。太极的本质特征是:静极生动,外静内动,静中有动。

太极动静而阴阳分,动静便是阴阳,阴阳便是太极。所以古人认为:“化生已兆,必分阴阳,阴阳既合,必有发生”。太极分开来,只是一阴一阳,阴阳分而天地立;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相合,万物化生。根据这一思想,古人在无极的空圈内画了一对动静旋转开合对称的黑白鱼,分别代表阴阳二气,黑者为阴仪,白者为阳仪,;黑中含一白点为阴中有阳,白中含一黑点为阳中有阴,以此来说明阴阳开合旋转互为其根、互相调剂而滋生万物的交合之理。这就是相传至今的太极图。其本质特征是:阴阳互济,动静相兼。

太极生两仪,是宇宙根本力量的第一变。在这一变完成以后,就产生了一个一级的“阴”和一级的“阳”。然而这两个一级的“阴”和“阳”内部仍然存在阴阳的力量的作用,还是会继续演变。这样的结果,一级的“阴”就产生了“阴中之阴”——太阴和“阴中之阳”——少阳;一级的“阳”就产生了“阳中之阴”——少阴和“阳中之阳”——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太阳是第二级的阴阳组合,统称为“四象”。这个过程就叫做“两仪生四象”。四象是第二级的基本元素。

四象(或作四相)是指地火水风,两仪生四象,两仪指的是阴阳,而阴阳衍生出地火水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的代表物,青龙代表木,白虎代表金,朱雀代表火,玄武代表水,它们也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中国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现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会说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并与五行学在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应。

我国古代的四象是:

阳中之阳(太阳)(11)——火[朱雀(前)(南)(赤)]

阳中之阴(少阴)(01)——金[白虎(右)(西)(白)]

阴中之阳(少阳)(10)——木[青龙(左)(东)(青)]

阴中之阴(太阴)(00)——水[玄武(后)(北)(黑)]

介于四象之间的中间状态——土[(中)(黄)]

金,水,木,火,土就是我国传统上常说的“五行”。

金有肃杀收敛之性,金聚。

水有寒凉滋润之性,水下。

木有生长发育之性,木散。

火有炎热向上之性,火上。

土有和平存实之性,土平。

计算机模型中四象对应二进制(二进制自右而左低位向高位,对应八卦自下而上低位向高位):

太阳(11),少阴(01),少阳(10),太阴(00)

四方与五行(以古代南方在上为例):

木 土 金

东 中 西

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

五色: 白 青 黑 赤 黄

五位: 西 东 北 南 中

五时: 秋 春 冬 夏 长夏

五气: 燥 风 寒 热 湿

五味: 辛 酸 咸 苦 甘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贼: 怒 喜 哀 乐 欲

五窍: 鼻 目 耳 舌 口

五志: 魄 魂 志 神 意

五行其实从本质上说,还是阴阳二气的演变和作用。前面已经说过了参见博文五行的理论基础与真实本质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

在产生了四象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力量的继续作用,又生成了新的阴阳组合。

太阳(11)分解为:

太阳之阳——“乾”(111)

太阳之阴——“兑”(011)

少阴(01)分解为:

少阴之阳——“离”(101)

少阴之阴——“震”(001)

少阳(10)分解为:

少阳之阳——“巽”(110)

少阳之阴——“坎”(010)

太阴(00)分解为:

太阴之阳——“艮”(100)

太阴之阴——“坤”(000)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是第三级的阴阳组合,统称为“八卦”。这个过程则称为“四象生八卦”。

【新授】然后再介绍二进制的数制、排列及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这是这一知识点的重要部分。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再来研究,我们老祖宗早就想到的二进制,效果可想而知,学生会带着崇敬和探究的心理。

【总结】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把教学任务完成了,同时,既丰富了学生们知识,又提升了他们的见识,更培养了我们中职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为学子们将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愿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泗洪中专   刘利)

上一篇:莫让情感航船过早靠岸
下一篇:关于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作者:刘利 录入si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