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学生走进心灵

时间:2014年03月21日 信息来源:泗洪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工作中应重视情感教育,要重视情感的力量,自觉地运用“情感”,开展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效应

1.情感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前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以情感教育为前提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也是每位班主任应该恪守的准则。教育以对学生的热爱为出发点,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情感教育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班主任适时地运用这一感染媒介,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率。如果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一味地阐述道理,而忽略情感的沟通,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对班主任产生厌烦情绪,这样就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反之,如果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感情的投入,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有小小的进步,都给予激励、奖赏,这样就能凝聚每一个学生的心,在他们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2.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途径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心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表现欲、模仿欲望等。班主任要通过与他们交流、谈话,走进他们的心灵,真正成为他们心灵之门的开启者。情感教育是心灵的感悟,真情的沐浴。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细雨润物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关爱,他们感受到的是轻松、愉悦,形成的是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美德。

3.情感教育是完善个性人格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受好、气质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情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只有注重情感教育,以平等地位同学生相处,尊重其人格,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想象,是完整的人格教育所需要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美感熏陶,更多的与自然界交融,更多的感受到被人赏识,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这都是情感教育的显示途径。

4.情感教育是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

许多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表明,班级中所开展的教育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师生之间应搭起情感的桥梁,经常保持愉快活泼、和谐融洽的气氛,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团结合作,教育的内容就能在情感的传送带上顺利通行。

二、情感教育的策略

1.寓情感教育于爱心之中

关爱学生,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用真挚的情感去弥补学生心灵上的创伤,深入了解学生,从关心学生成长入手,教育学生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宽容其言行,鼓励其进步,把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调动到一个最高点,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学生自然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

2. 寓情感教育于细心之中

首先要仔细地选班干部。班级管理事务千头万绪,班主任未必要“事必躬亲”,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培养好班干部,班主任就不会脱离学生,不会孤军作战。选思想好的、群众基础好且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然后对他们进行具体的分工,让他们明确他们具体的职责,并教给他们工作方法,指导并帮助他们开展工作。还有,班主任可以利用班干部更多地同学生接触,多了解学生。细心地引导他们开展工作,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克服缺点,树立他们的威信和信心;信任他们,支持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这样,班主任就拥有了核心的工作力量,也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仔细地拟定工作计划。计划是指导行动的依据。有了计划,做起事来井井有条,不会杂乱无章。因此,开学初制定详细的班主任完整工作计划和每周工作重点,以便有计划地安排指导班级开展工作。如此,就可以按计划实施目标管理,从纪律、学习、思想等严要求、细规划,从而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班级。

再次要仔细地处理学生问题。要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要勤于家校联系,主动了解情况,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深化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要仔细分析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客观、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3.寓情感教育于耐心之中

耐心,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首先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这就要付出真挚的情感,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找到前进的动力,增强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把好的品德、好的行为、好的学习成绩保持下去,不断向更好的方向转化。要常抓不懈,贵有“恒心”,不放松任何一个时间,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持之以恒,滴水穿石,进行耐心长久的关心帮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三、情感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班主任要为人师表,身教育人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表率,是学生效法的楷模,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唐代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并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在敢于提倡培养一个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为人师表,身教育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

2.班主任要把握时机

班主任“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施爱于需要之时:班主任应该考虑如何满足学生某些合理而迫切的需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施爱于意料之外:班主任要设法在师生交往中使学生产生某些出乎意料的感觉,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动,从而产生师生情感上的热碰撞;施爱于教学之余,不仅在教学之中,在教学之外也有大量的师生接触,注意适时的感情投入,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施情感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合作的人际氛围,使学生对班级产生一种依赖感,对班级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关心,他们便会自觉地以主人翁意识愉快和睦地相处,情绪饱满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成就他们完美的人生。(泗洪中专  刘加亚)

上一篇:教师做研究的价值取向
下一篇:当代教师如何应对三大压力
(作者:刘加亚 录入si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