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随想

时间:2012年09月13日 信息来源:泗洪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怎样将课上得最佳呢?这里,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静心。课前闭目养神,深呼吸,静坐几分钟。有首诗说得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是非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教师也是凡人,在生活或工作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令人烦心的事情。所以,教师要借这个时间好好消除心中的杂念和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让自己在平静的心态中提前进入课堂。

第二,想课。想课是备课的补充、完善和深化,也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这个时候要在头脑中回忆教案的整个过程,,像回忆曾经看过的有趣影视片段一样,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放映”。这一步工作对于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对所讲的教材内容并不是很熟悉,并且是初次编写该课的教案。经过课前静心想课,上课会变得主动、自如、连贯。上课时就容易把精心编写的教案得以在课堂中体现和实施,避免出现生硬、断课的尴尬局面。

在想课的过程中,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教师情感的渲染。因此,教师在想课的时候,还必须细心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课文的情感。在“教案——教师——学生”一线情感投入方面,本人觉得,要“以文本情,带动教师情;以教师情,激学生情”。

情感情绪是一种特殊的心态,而这是可以互相感染的。教师要永远知道,良好的情感控制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它会产生一种很微妙的情感磁场效应。当某种情绪在学生群体中开始波动和传播,那么共同的感情也就开始形成。教师作为课堂心理氛围中最大的情结缘,在调动课堂气氛、学生情感方面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情感或情绪往往会在无形中以一种非语言的形式传播,比如说借助表情、动作、身体姿势或语气声调等,它无法掩饰,也无法假装。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自己都觉得“干巴巴”,无味,那么学生的听课情绪即使开头再高,过后也会消退下去。教师乐观平和以及饱满的心态能使课堂充满活力,相反,阴郁低沉的心态,会使课堂如死水一潭。

因此,在课前,教师就得让自己先二步进入文章的情感氛围中,以让自己做出相应的情感调控,使自己课堂上的情感与行动相一致,并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情感,最终使文本、教师、学生三者的情感得到和谐,也营造更为和谐的课堂气氛。

第三,候课。为了使课堂尽快融入一种良好的气氛,教师可以在上课铃响之时准时到达教室门口候课。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早点静下心来,也起到了调节我们自己情绪的作用,以便在正式上课时以良好的情绪和精神来感染学生。

我们教师如果能在上课前做好这三种心理准备,让自己对上课充满了信心和勇气,课堂中教师才能感染学生,让教学更有效。

                               泗洪中专财经商贸部

上一篇:让每个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
下一篇:让英语课堂神采飞扬
(作者:刘加亚 录入si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