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与你我同行

时间:2012年09月07日 信息来源:宿豫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要】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就是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教师,也就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或者说就不配做一个教师。由此可见,关爱学生是一个教师最基础的品质、素质、天职。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关爱自己的学生。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关爱学生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长,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爱是什么?爱是春天的花朵,爱是夏天的凉意,爱是秋天的果实,爱是冬天的炭火,爱是黑夜的明月,爱是白天的太阳,当东方的轮日升起,照射到世间万物,火红的烈日,燃烧起熊熊爱意。爱是激情奔放的!对于老师来说,爱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责任。
    没有教师的爱与期望,就没有学生前进的动力。教师对学生的爱与期望,就是相信每一个孩子是可以教育好的。教师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或者说,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是同教师在一起或者在教师的支配下度过的。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教师的手里。他们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的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所以,他们都殷切希望能遇到好的教师,他们对每个教师都抱着很大的希望,每天都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一些美好的东西。教师应当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并把它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就是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教师,也就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或者说就不配做一个教师。由此可见,关爱学生是一个教师最基础的品质、素质、天职。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关爱自己的学生。
    一、关爱学生就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关爱学生,几乎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但要全身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就比较难了。于是,在教学活动中就出现了“偏爱”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教师没有关爱到每一个学生的结果,当然,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别,这是很正常的,而有的教师却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别把他们分成“好学生”和“差学生”。由于教师大脑中这种观念的出现,所以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的就偏重了对“好学生”的关心,放松了对“差学生”的关爱,甚至对“差学生”讽刺挖苦,放任自流,殊不知,由于教师不能平等关注每一个,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不满,不亲其师就难信其道,于是差生更差,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丧失了自信心,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我想:后进生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偶尔的一次失误,没有得到及时的关爱而形成的,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真正关爱到每一个学生,因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他们身上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作为教师不但要关注他们的长处,而且要关注他们的短处,不应该用苛刻的眼光去挑剔他们的缺点,特别是我们所认为的后进生,他们并非一切都差,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重要的是我们要关注他们的优点,用同样的目光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在关爱的沐浴中健康、愉悦中成长。
    二、关爱学生要关爱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爱学生,我们要全面的关爱他们,不能只关爱他们的某一个方面,更不能两眼只盯在学生的分数上,因为,他们从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的重任,因此,我们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从不同方面关爱他们。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把他作为衡量优差生的标准和奖惩的武器,这种“武器”的应用,导致一些本来天真烂漫、充满希望的孩子日渐消沉,久而久之,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天生的“弱智”。而造成这种后果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师没有全面的关注学生,只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我以为一个真正关爱学生的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或某一方面,要从学生的生活、爱好、习性等各个方面关注他们,在保证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实际上学生的某一个方面并不能代表他们的生活全部,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教师要全面的、多角度的关爱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关爱学生要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私通见惯的,作为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一生发展。而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比批评、惩罚学生的错误强百倍,批评、惩罚学生所犯的错误,表面上看似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实事上学生是否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想这个问题是存在的。而在教师理解学生为何犯错误的基础上,宽容、善待学生的所犯的错误,可使学生从内心知道自己的不是,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谅解和关爱,从而自觉的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本身学生犯错误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和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学生犯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其他人的理解和帮助,而粗暴的批评和惩罚是又一次把学生推向错误的深渊,这时教育的失败。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理解、宽容、善待他们所犯的错误,使其从内心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安慰,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帮助,真正感悟到教师对他的关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也就没有期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如果这样做了,教师的教育就能像油一样浸润到学生心田,使师生间能够产生心与心的相契,情与情的交融这样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只有用爱的期望去感受,打动,逐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建立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产生进步的动力。

    当今的教育,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明天,关爱学生的未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上一篇: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下一篇:建筑测量课程教学思考
(作者:宿豫中专李代红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