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时间:2012年09月05日 信息来源:宿迁经贸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我是宿迁经贸学院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兢兢业业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坚持着自己为师为人的信念,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学生在前行的路上撒下阳光和汗水,尽到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尽的责任。

一、用师德的高尚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师德爱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爱学生,才会认真备课、上课;只有爱学生,才会有责任心、事业心;只有爱学生,才会抛开一切名利,忘了自己;只有爱学生,才会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教师的使命在于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大厦。我常想,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使命——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杆言行一致的标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镜。

二、用无私的奉献去诠释教师本色。

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源于对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在工作中默默奉献。因爱而舍,因勤而舍,爱的是自己认准的事业,勤的是自己找准的坐标,而舍的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关注着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事业是自己选择的,就要为之付出牺牲,这一点,我无怨无悔。也曾带病上课、批改作业,哑着嗓子依然站在讲台;也曾披星戴月,和学生一起早操、晚寝。

三、用爱的心泉塑造美好的心灵。

俗话说"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在师生交往中,我的善解人意,幽默随和使学生愿意亲近,乐于接受教诲,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指出的缺点、错误。同时,我的赞许与激励也鼓舞起学生的上进心。在课堂上我严格要求成为他们的师长,在课余,我与他们平等相处成为他们的朋友。我的学生晓,是个比较特殊的一位,由于家庭的原因,她的性格孤僻、任性,几乎和谁都不说话,大家对她大都是敬而远之。为了彻底改变晓,我找她谈心,她根本不说什么,几乎都是用点头和摇头代替语言。几次下来,收效甚微,我没有泄气。我鼓励班级的学生主动和她沟通,经常在班会课上对她身上的优点表扬一番。再找她谈心,眼神明显没有了敌意,但说话仍是很少,可是和同学之间的沟通明显增加了。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过我的努力,发现功夫没有白费,她终于向我吐露了,因小时偷拿了人家的东西,被父母狠狠打过,从此心里就有了阴影,我抓住此契机,极是疏导、鼓励,给她自信。在我和班级同学的努力下,晓晓的笑容又回来了。学生小非常聪明与同学的关系也很好,但学习不认真,迷恋上网,有时夜不归宿,且出现了偷窃的迹象。我于是不动声色地与他闲谈,交流,并且把我办公室的钥匙给他,给他健康上网的环境。此后及时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多与孩子沟通但不要提及敏感话题。我还主动问寒问暖。有时,我甚至将他和其他同学带到自己家中,做饭给他们吃,有时的言谈中,也流露出知道他上网和可疑的行为……人心都是肉长的,他终于主动向我承认了自己的不良行为,并表示一定改过。我也告诉他,过去的就过去,一切向前看。此后,我再不提以前的事,并且自己拿出钱给其他同学进行了补偿。小唐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再也没有夜不归宿上网的情况出现。

四、用绿叶的情怀来编导自己的课堂。

只有共鸣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所以在新课改的研究中,我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融入于日常的教学。力争创建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坚定学生学习的意志,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形成共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学中,我集编、导、演于一身。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索、体验式教学。我把学生当作红花,自己则是绿叶,课堂中由学生与我共同探讨新知。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课堂中师生融洽,学生从以前的绿叶转变为现在的红花,在这种师生角色转换中,使学生个性充分得到发展。

五、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每一们学生。

教师是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来影响学生的。教师的一切行为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讲脏话,我带头使用文明用语。劳动、清扫我也干在前面。教育学生实事求是,自己被学生难住时,绝不装腔作势;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我首先做到及时批改每一份作业和试卷。要求学生讲卫生,我从不在班级吐一口痰,要求学生节简,我和学生一起将易拉罐,矿泉水瓶废纸收集后卖出……这些做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少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老师使我明白了不少东西,学会了怎样做人,这些将永远伴随我,对我的将来会有很深的影响。”

六、用求实钻研做养料去滋养明日的果实。

面对多元文化和社会对教育的冲击,面对学生日趋复杂的思想和多样的心理,仅靠对学生的关爱,仅靠时间与汗水的付出,是难以为继的。我深深的懂得,良好的师德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对事业的奉献,更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提高业务水平,是我从教以来不懈的追求。人们都说:若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但我却力求教会学自己去挖水。为此,我从毕业至今从未间断过自我学习、自我充电、自我加压,并珍惜每一个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从中师毕业,完全靠自学,拿到大专本科文凭,并且读了教育硕士,在2007年3月,顺利拿到硕士学位。课余时间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有十多篇在国家升级报刊发表,参与主持的省市级课题,有两项结题。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教好书、育好人,是我永远的追求。(宿迁经贸学院 陈苏梅)

上一篇: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一篇:让爱与你我同行
(作者:宿迁经贸 录入sqjm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