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时间:2012年08月28日 信息来源:泗洪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从踏上教师工作岗位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年,我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现在对待工作的游刃有余。这三年教师生活带给我的感慨良多,其中最为深刻的就是对于“教师”这两个字的理解。

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前,我对于“教师”的理解很简单——三个字“教书的”。特别是学生时代的我,认为老师都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贯中西,无所不知的超级大能人,有什么疑问肯定会去问老师,而老师也没让我失望过,无论什么样的“疑难杂症”都能迎刃而解。以至于我更加固执的认为教师就应该知道很多我不知道东西。作为一个成绩不怎么样的、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我在很多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走过了十六年的学生生涯,从一个不明世事的顽童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的成人。

当上教师之后,我直接从以前的发问者变成了回答者,这样的一个角色转变一开始我有些不适应,虽然我经常厚脸皮的认为自己知识渊博,但是难免有些学生的问题让我难以招架。这时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原来还是远远不够的。

“学高为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甚至这一桶水都是远远不够的,时代的不断变迁,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应该像一条不断喷涌的泉眼,而教师变成泉眼的动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学生。

记得我所带的第一届学生中,08级有一女生,学习刻苦,悟性之高可以说在我校极为罕见,她经常来问我问题,偶尔有些题目是我也不能确定的,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便分为外努力,即使挑灯夜战也要弄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在该生的“压迫”之下,我和她几乎都在飞速的进步。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我学习最认真的时期居然不是学生时期而是工作以后。

至此,我才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教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和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步的。其实学校何止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更是教师教师不断进步,追求超越的天堂。             

上一篇: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品质
下一篇:规范办学 错位发展 在职业教育内涵质量上狠下功夫
(作者:刘加亚 录入si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