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通”爱交流

时间:2012年08月11日 信息来源:宿豫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内容摘要:针对于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事件,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经分析每一案件的背后往往都影射出一个沉重的话题,那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否缓解学生的心理矛盾,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日之内形成的,是长期的不良生活环境,如单亲、留守等影响下慢慢积累而成。因此,解决此类问题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靠一日之功便 “修成正果”,而是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无形之中,慢慢地用“心”去浇灌。特别是作为班主任老师,更要在与学生的长期交往过程中,敞开心扉,接纳学生,以一个人对一个人的身份,平等的与学生交流,用自己真实的情感去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关 键 词:暴力案件 心灵 交流 平等 
    近年来,一连串与校园、学生有关的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习惯了家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们常以自我为中心,不知挫折感为何物?所以在校期间稍有不满或不如意之处,动辄离校出走,离家出走,甚至以死相逼,还留下所谓的“遗书”。可是当我们追根究底去问为什么会发生的时候,真是让我们大失所望,因为结果却往往只是因为“一件小事”。更让我们感觉遗憾的是其根源在于缺少了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记得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心灵被插上了翅膀。”因此我认为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全面了解学生,而且要学会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心去了解学生,去感化学生。用“心”去教育学生,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一、打开自己的心门,走进学生心灵。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敢于暴露自己,告诉学生你在想什么,你想做什么,让学生首先了解你,接纳你。有个同事,平时性格内向古板,从不苟言笑,也很少看到他和学生交流,我曾调查问学生为什么不找这位老师问问题,学生伸了伸舌头说是因为他看起来太严肃,太深沉,似乎不太容易接近。可是当我问这位老师的时候,他说没有啊,我就这样。其实学生很简单,所以也不会喜欢深沉的老师,更别说深沉的班主任了。我记得每年分班之后,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在讨论新班主任是谁,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甚至向学校提出调班,否则就要转学或是辍学了,就是因为不喜欢新的班主任。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要简单,做班主任的更要简单,说到底,老师和学生都是人,需要严肃,但是一定要该说的说,该笑的笑,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并且欢迎每一个学生,做学生乐于接受的老师。刚接班不久,恰逢中秋节放假,我想作为班主任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一定要借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刚好学生回家前的最后一节课由我来上,在交待完一些常规问题之后我问学生:“大家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八月半(中秋节)。”我说:“很好,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同时也应该是万家团圆,吃月饼,赏月,聊家常的日子,但是呢,我知道,我们在座的同学当中,有不少同学的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不能够回家团聚,那怎么办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了,但是很明显可以发现有一小部分同学低下了头,很有心事的样子,而且我发现低下头的正是那些留守儿童。于是我抓住时机接着往下说:“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为了让我们能够安心舒心的在校上学,他们背井离乡在外辛苦打拼,甚至一年半载都回不了家,但是我和你们都知道他们是想你们爱你们的,所以请那些父母在外工作的同学们回去之后给他们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爱他们,我想这是做父母的最大的幸福,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道:“好!”我接着说道:“当然,大部分的同学的父母在家操持家务,我希望这一部分的同学能用你们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他们买一件小礼物,或者亲手给他们送上一块月饼或是你亲手削好的水果,并且看着他们吃完,”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哽咽了,流泪了,发自内心的,“好吗?”学生们再次异口同声的说:“好!”而且我发现有一大部分同学的眼眶是湿润的,甚至有一些同学趴在了桌子上哭了起来。我想就是这一次,我征服了学生,也使学生接纳了我。以后每次想到这件事情,我依然觉得这是我的收获。我们经常说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听到的道理太多了,甚至对所谓的大道理产生了逆反心理。其实真正能够打动他们的是我们作为班主任的那一份发自内心的情。我想一个不敢于裸露自己内心世界的老师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只有我们首先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才有可能赢得学生的心灵。即使是在学生面前流泪,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二、让爱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开启学生心门。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也就是说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而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就是全身心的爱每一个学生。关键是整天面对别人的孩子我们怎么去关爱,怎么去扮演好这个“神”的角色。和学生朝夕相处,一定要学会细微之处去关心学生。比如说天气刚开始热的时候,蚊子开始出来觅食,学生宿舍当然是个好地方,而大部分学生这时候并没有准备蚊帐,所以我当晚便去买了蚊香和全无敌之类的灭蚊用具,在学生进宿舍之前做好一切工作,随后我又通知家长在第二天把蚊帐送来。虽然我和学生都没有说什么,但从学生的眼中和他们之间的交流中我听出了惊喜和感激甚至是幸福,当然我也是幸福的。当然生活中类似的小事还有很多,关键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发现事情的眼睛,不能怕麻烦,总想走捷径。可能很多班主任认为班级什么事也没有,就是优秀的班主任,而且也落得一身轻松。其实不是没有事,而是我们失去了发现问题的慧眼,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够体现班主任的细心和爱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的爱就像这春夜的喜雨般,浇灌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仿若是一把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当然这种爱并不需要把它经常挂在嘴边,告诉学生我是多么多么的爱你们,而且经常会听到老师教育学生的时候说:“我的心情和你们的父母一样。”这句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古语云:“师徒如父子。”可是学生最反感的也就是听到这样的类似说教的话语,因为学生和父母之间本来就有“代沟”,特别是那些对父母产生了逆反心理的学生听到这样的话,更是讨厌。虽然老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反思一下,我们这样说对不对呢?老师和学生本是平等的,如果我们硬是把自己比作是学生的父母,那无疑会使我们和学生之间产生类似的“代沟”,而且这一条“沟”是我们做老师的自己挖掘的。所以爱学生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正所谓大爱无言,很多事情我们做了不一定要说,也就是说我们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记得某一天午饭后突然下起了大雨,很多老师被困在餐厅走不了,正在着急之时,见一个女生拿着抱着好几把伞往餐厅跑,她把伞全部交给了我,甚至自己没有留下一把便冒着雨跑了回去。看着她奔跑在雨中的身影和脚底溅起的水花,我感动之余,也赢得了其他老师的羡慕,羡慕我有这样懂事的学生。我想其实学生需要的往往不是空洞的说教,只有关爱才能赢得尊敬。
    三、平等对话,洞彻学生心灵。
    当然这里说的交流一定是敞开了自己的心门之后的交流,是用爱打开了学生的心门之后的交流,是心与心的交流。交流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桥梁。首先,班主任老师一定要主动和学生交流,主动找学生谈话。因为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多少对老师有一定的畏惧,很少有学生找到老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主动。当然主动谈话也不是把所有的学生排序,然后按顺序一个个的来。谈话交流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主题,因为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我们去开导,也不是每一个学生所遇到的问题都一样,所以一开始我就说了,班主任工作细腻而复杂。怎么办呢?善于发现。班上有个女生最近一段时间老是上课走神,而且据学生反映,晚就寝的时候还偷偷哭过。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我找到这个女生交谈。当然我一开始并不问她是怎么了,而是说说自己的一些经历,以及自己总结出的一些道理。得到她的共鸣之后才开始切入主题,这样显得顺理成章,自然就会水到渠成。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她的困惑,原来是因为父母的关系不太好,然后当着她的面还吵架,我便耐心细致地开导她,之后随即上了一节班会课,主题就是:建设和谐家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而且专门让她发言。不久之后,我又看到了一个开朗爱笑的她,所以我想我走进了一个学生的心灵,从而挽救了一个家庭。当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想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发现。和学生谈话也讲究技巧讲究方式,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如果方式错了,往往会适得其反。最好不要直接进入主题,这样学生可能出于自我隐私的保护不太乐于接受,特别是女学生和男班主任之间,更是如此。所以在交流过程中由次入主,由浅入深,让学生慢慢的接受,变“要他说”为“他要说”。其实我想,学生还是很渴望与老师交流,被老师理解的,让老师了解的。
    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在于班级学生的多样性,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不同,我们要区别对待。只有深入的了解学生,并在恰当的时间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会让我们的工作更轻松,让学生快乐。班主任,千万不要让我们的教学出现盲区,更不要把学生的心灵看作是禁区。走进学生的心灵是我们有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上一篇:初探终身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下一篇: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展现人文关怀
(作者:宿豫中专张佰合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