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可见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把握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字:职中 语文 实践性
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语文学习的内容只有和学习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解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课内长骨,课外长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学习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生活,让学生更多更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内容。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实践教学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具体体现,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它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把握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职业中学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中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所以,职中语文教学尤其要加强学生运用能力的训练。况且,职业中学没有升学的压力,为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那么,我们如何来进行语文的实践活动呢?
首先要把语文课变成语文实践课。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这说明在由学生、教师、学科对象三方组成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而是对于学科对象的主动自学的求知者和探索者。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教师只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绝不能以繁琐分析和机械练习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一句话,教师的职责是因势利导、从旁协助,而不是越俎代庖,包打天下。
根据职中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朗读比赛课、演讲课、讨论课。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比如,我经常选择一些现实性、教育性比较强的文章,在课前采用朗读比赛的方法,要求学生先对文章进行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的意境,与作者进行内心交流,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讨论,这样既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
再比如说,应用文一直是同学们最不愿意上的课,因为比较枯燥无味,常常台上讲,台下打瞌睡,效果极差。其实,在讲这一类文章时,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应聘”一节时,我设计了许多招聘情境,在班上进行模拟招聘。同学们为了在招聘时一显身手,纷纷开动脑筋,忙得不亦乐乎。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知识的运用。学生的新知旧学、实践能力在无形中都得到了锻炼。
其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虽然也注重知识的迁移,布置一些课外的练习,但是这些练习更多的局限于作习题,或进行小练笔。应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语文实践来让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我尝试了一些做法,效果不错,与大家共勉。
1、根据课文内容,建议学生多读课外作品。职校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因此我建议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晚自习时,我把自己读书的乐趣和感受讲给学生听,诱发他们读书的兴趣;课上我还经常结合课文内容讲一些名著片段,然后鼓励学生课下补充阅读。在我的鼓励下,就业班的部分学生也有了读书瘾,晚自习时,有的学生把我的书借去,能够专心致志读两节课。这些就是好现象,如果长期坚持下来,不但使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阅读能力,语文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2、鼓励学生写日记。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和记,精读博览和大量练笔。在教10机电班时,我要求学生写周记。在周记中,或记录看到的名词雅句,或抒发内心所思所想,或进行文学练笔,或评述班级发生琐事。学生写完以后,我及时评阅,把自己阅读完以后的感受及时反馈给学生,多鼓励少批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对待,这样,周记就成了师生沟通对话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刚教这个班的时候,学生交周记的情况不太好,随着兴趣的提高,学生们不但能够主动交,而且不差一人,这就是进步。如果长此以往,收获是可观的。
3、开展现场采访、辩论、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的学习不仅要重视书面语言的培训,更要重视口头语言的练习。有资料表明,人的一生中在进行人际交往时有40%的时间在说话,可见,口头语言对职中生来讲是多么重要。就业班学生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从上课的情况来看,他们不仅不会说,而且还不想说。为了让他们能够会说,我开展了多种活动,锻炼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比如,学习“提问、采访”一节,组织学生对听课教师进行现场采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训练,教师都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职责,既不能包揽包干,也不随意放羊,而要时时关注,主动参与活动的组织、开展、总结工作,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再次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职业中学的学生文化素质相对来讲比较差一些,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上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学习的习惯。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专业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餐旅专业讲“报告”这种应用文体时,我鼓励学生到市场搞一个调查报告,这种作业弹性大,学生发挥的空间也大,大家都愿意做,乐意做。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还让学生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总之,职业中学的学生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厚,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提高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课堂、课余都还给孩子,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关键字:职中 语文 实践性
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语文学习的内容只有和学习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解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课内长骨,课外长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学习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生活,让学生更多更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内容。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实践教学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具体体现,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它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把握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职业中学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中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所以,职中语文教学尤其要加强学生运用能力的训练。况且,职业中学没有升学的压力,为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那么,我们如何来进行语文的实践活动呢?
首先要把语文课变成语文实践课。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这说明在由学生、教师、学科对象三方组成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而是对于学科对象的主动自学的求知者和探索者。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教师只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绝不能以繁琐分析和机械练习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一句话,教师的职责是因势利导、从旁协助,而不是越俎代庖,包打天下。
根据职中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朗读比赛课、演讲课、讨论课。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比如,我经常选择一些现实性、教育性比较强的文章,在课前采用朗读比赛的方法,要求学生先对文章进行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的意境,与作者进行内心交流,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讨论,这样既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
再比如说,应用文一直是同学们最不愿意上的课,因为比较枯燥无味,常常台上讲,台下打瞌睡,效果极差。其实,在讲这一类文章时,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应聘”一节时,我设计了许多招聘情境,在班上进行模拟招聘。同学们为了在招聘时一显身手,纷纷开动脑筋,忙得不亦乐乎。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知识的运用。学生的新知旧学、实践能力在无形中都得到了锻炼。
其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虽然也注重知识的迁移,布置一些课外的练习,但是这些练习更多的局限于作习题,或进行小练笔。应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语文实践来让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我尝试了一些做法,效果不错,与大家共勉。
1、根据课文内容,建议学生多读课外作品。职校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因此我建议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晚自习时,我把自己读书的乐趣和感受讲给学生听,诱发他们读书的兴趣;课上我还经常结合课文内容讲一些名著片段,然后鼓励学生课下补充阅读。在我的鼓励下,就业班的部分学生也有了读书瘾,晚自习时,有的学生把我的书借去,能够专心致志读两节课。这些就是好现象,如果长期坚持下来,不但使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阅读能力,语文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2、鼓励学生写日记。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和记,精读博览和大量练笔。在教10机电班时,我要求学生写周记。在周记中,或记录看到的名词雅句,或抒发内心所思所想,或进行文学练笔,或评述班级发生琐事。学生写完以后,我及时评阅,把自己阅读完以后的感受及时反馈给学生,多鼓励少批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对待,这样,周记就成了师生沟通对话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刚教这个班的时候,学生交周记的情况不太好,随着兴趣的提高,学生们不但能够主动交,而且不差一人,这就是进步。如果长此以往,收获是可观的。
3、开展现场采访、辩论、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的学习不仅要重视书面语言的培训,更要重视口头语言的练习。有资料表明,人的一生中在进行人际交往时有40%的时间在说话,可见,口头语言对职中生来讲是多么重要。就业班学生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从上课的情况来看,他们不仅不会说,而且还不想说。为了让他们能够会说,我开展了多种活动,锻炼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比如,学习“提问、采访”一节,组织学生对听课教师进行现场采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训练,教师都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职责,既不能包揽包干,也不随意放羊,而要时时关注,主动参与活动的组织、开展、总结工作,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再次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职业中学的学生文化素质相对来讲比较差一些,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上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学习的习惯。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专业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餐旅专业讲“报告”这种应用文体时,我鼓励学生到市场搞一个调查报告,这种作业弹性大,学生发挥的空间也大,大家都愿意做,乐意做。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还让学生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总之,职业中学的学生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厚,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提高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课堂、课余都还给孩子,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
下一篇::让阅读教学因体验更精彩
(作者:宿豫中专吴磊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 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
- 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
- 宿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
各县(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职社教研室,市直职......
- 2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由......
- 3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
宿迁市教育局文件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人力资......
- 4宿迁开放大学召开2017年省技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目标和责任意识,提......
- 5宿迁开放大学跟踪调查毕业生
为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