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前半部分论述了中小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客体关系、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的辩正关系、校园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小学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文章后半部分着重论述了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应当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根据校园文化具有示范功能的特点,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创设具有示范功能的校园人文情境;二,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第三,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又是综合的工程,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要齐抓共管。文章最后再次强调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关键词 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执政的重要目标。“和谐”的本意在于和衷共济,协调和睦。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成内容是多方面的,在一个和谐社会中,构成社会大系统的基本单位也应该是和谐的。而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多功能组织,理应担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这不仅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而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因为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总体上就是广义的文化和谐,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和谐。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段历史的载体,是一个群体共同性格特征和渊源的反映,更是人类文明活动记录的一种积淀。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所职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文化系统中各个层次、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它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活动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融思想观念、校园风尚、价值取向为一体,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
严谨务实的办学理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一种崇高境界,也是高校办学过程中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办学的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源于这所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同时它又具体可感,可操作,与全体教师员工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逐步积淀为学校文化。“登高必自”的校训精神,影响着所有农大人,历经百年沧桑,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质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
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一是要优化、美化校园的外部环境;二是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更加科学民主的工作、学习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三是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
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它是校园文化最直接、最具感官性的反映,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利用强大的阵地提供正确的导向。
二、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意义
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创造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推进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加强和改进职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职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又要开展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形成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青年学生在其中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历来是加强和改进职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构建职业学校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营造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有利于职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着力点
要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在职中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和谐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要注重职业学校精神的培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作为长远目标。培育职业学校精神,关键是要营造优良校风。校风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完善职中生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要注重职中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实践上讲,构建和谐社会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对职中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从人际关系角度,和谐社会应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这就需要职中生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要培养合作精神。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职中生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的要求。
要加强职中生诚信理念的重建。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为此,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必须把职中生诚信理念的重建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要通过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在职中生中倡导诚信立身、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待人,唱响主旋律,树立诚信的正确导向。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诚信教育的大环境,积极营造诚信的育人氛围。
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与人才的培养和加强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这种竞争又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专才,而且是通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由于校园文化对职中生的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立足于全面发展,注意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射作用。
总之,构建职业学校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职中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职中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保证。努力构建职业学校和谐的校园文化,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全面提高职中生综合素质,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大批的优秀人才。
上一篇::在英语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摆脱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关键词 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执政的重要目标。“和谐”的本意在于和衷共济,协调和睦。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成内容是多方面的,在一个和谐社会中,构成社会大系统的基本单位也应该是和谐的。而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多功能组织,理应担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这不仅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而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因为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总体上就是广义的文化和谐,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和谐。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段历史的载体,是一个群体共同性格特征和渊源的反映,更是人类文明活动记录的一种积淀。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所职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文化系统中各个层次、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它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活动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融思想观念、校园风尚、价值取向为一体,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
严谨务实的办学理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一种崇高境界,也是高校办学过程中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办学的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源于这所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同时它又具体可感,可操作,与全体教师员工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逐步积淀为学校文化。“登高必自”的校训精神,影响着所有农大人,历经百年沧桑,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质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
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一是要优化、美化校园的外部环境;二是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更加科学民主的工作、学习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三是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
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它是校园文化最直接、最具感官性的反映,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利用强大的阵地提供正确的导向。
二、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意义
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创造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推进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加强和改进职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职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又要开展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形成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青年学生在其中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历来是加强和改进职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构建职业学校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营造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有利于职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着力点
要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在职中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和谐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要注重职业学校精神的培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作为长远目标。培育职业学校精神,关键是要营造优良校风。校风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完善职中生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要注重职中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实践上讲,构建和谐社会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对职中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从人际关系角度,和谐社会应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这就需要职中生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要培养合作精神。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职中生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的要求。
要加强职中生诚信理念的重建。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为此,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必须把职中生诚信理念的重建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要通过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在职中生中倡导诚信立身、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待人,唱响主旋律,树立诚信的正确导向。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诚信教育的大环境,积极营造诚信的育人氛围。
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与人才的培养和加强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这种竞争又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专才,而且是通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由于校园文化对职中生的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立足于全面发展,注意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射作用。
总之,构建职业学校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职中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职中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保证。努力构建职业学校和谐的校园文化,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全面提高职中生综合素质,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大批的优秀人才。
下一篇::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
(作者:宿豫中专张杰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 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
- 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
- 宿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
各县(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职社教研室,市直职......
- 2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由......
- 3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
宿迁市教育局文件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人力资......
- 4宿迁开放大学召开2017年省技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目标和责任意识,提......
- 5宿迁开放大学跟踪调查毕业生
为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