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特别是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要求,在中等职业德育教育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就成为中职学生就业时,能否迅速适应岗位,为社会接纳的关键。
关键词: 德育教学 培养 职业道德 中职学生
职业道德培养的实质上是结合职业特点知荣知耻的教育过程。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在德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为目标,紧密结合行业职业道德的具体规定。在进行职业道德培养的过程,应该把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与个人的荣辱相结合,与职业生涯发展联系起来,同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实际,结合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和具体的行业职业道德要求,明确地划分出职业活动中“应该做什么”、“说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说什么”的具体要求,明确地列出职业活动中做人、做事的“底线”,明确在职业活动中,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必须反对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也不是靠豪言壮语支撑着的,它最终是要落实到人的职业活动中,通过职业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职业道德需要经过中职学生自觉地进行培养。
1、在德育学习中培养
古人说:“知是行之始。”培养职业道德的第一条途径就是学习有关职业道德的知识。职业到道德不是加强给我们的戒律,它的背后包含有深刻的人生价值观和理论支撑,包含具体情形中对于道德问题的判断。我们需要加强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才能够真正懂得规范背后的道理,认同职业道德的意义,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形成职业道德信念,增强培养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强调对职业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懂得职业并非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它更是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施展个人聪明智慧的场所。只有懂得了职业的崇高、伟大和必不可少,才能对职业由衷地产生敬仰、挚爱、忠贞之情。这些积极的思想感情是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的基础。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纠正学生中的种种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培养学生基本的应聘技巧,毕业班在就业指导课上开展了"虚拟应聘",通过这种形式对各种择业行业和观念进行展示。这种形式的课程可以生动地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职业道德评价,主动地探索和学习求职技巧,完善自我,提升了职业道德理想和追求。
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
“习惯成自然”,有意识地坚持在专业学习中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习惯,是职业道德培养的又一条有效途径。习惯一旦养成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所以古人会谆谆告诫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能以为“恶”小就去做它,因为这很可能会形成助长一种不良习惯,然后“胆子越来越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反之,如果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就比较容易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所以我们应当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的职业生活中,严守规范,养成遵守职业道德的习惯。我校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都要先集中军训十天时间,确立内务、纪律、队列等行为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军训后认真抓成果巩固,长期坚持。同时对各项工作要定期进行检阅与比赛,检查评比结果也班级奖励挂钩,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动力。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守时守纪、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3、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培养职业道德还需要自我修养,做到“内省”、“ 慎独”,即经常对自己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评价、批评,即使在无人的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严格的按照规矩办事,使自己切实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礼仪修养是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礼仪也是道德的基本表现形式,社会公德是礼仪的伦理学基础,学生学习必要的礼仪知识,可使自己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气质风度与众不同,在社会公众面前显示出其特有的职业特点,有利于重塑自身形象,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待人处事的能力。同时,这也是学生能否适应环境,能否赢得社会承认,能否受到社会欢迎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4、在职业活动中强化
职业高中学生需要有相当的时间进行实习训练,利用这一机会对学生进行最直接的职业道德的教育是重要的。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主要是在职业活动中培养形成的。这些基本规范所蕴含的品质:责任感、创新能力、艰苦奋斗的精神,职业资格意识、职业观,又都是可以通过德育课、就业指导、技能竞赛、各项学生活动培养的。只要营造出良好外部环境,建立起科学完备的职业科学道德素质培养体系,敏锐捕捉到新形式、新发展对职业道德品质的新要求,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成长为既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又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规范的渗透与培养。包括交流与沟通技巧、演讲与表达艺术、团队协作精神等技巧。同时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注意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指导渗透其中,让学生把“遵守规程”与“遵纪守法”对应起来,把“流水生产”与“团队合作” 对应起来,把“完成工序”与“履行义务” 对应起来,把“工资报酬”与“劳动光荣” 对应起来,引导学生在职业技能的不断实习中,一点一滴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干一行爱一行,坚守岗位职责。履行职责是每个从业人员应尽的本分,岗位职责就是社会责任,是社会对每个从业者提出的要求。所以每个职业岗位上的从业者都要有明确的、执着的责任意识。特别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对行业标准,行业纪律一定要知之甚详,牢记于心,并上升高度去认识与理解。
中职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强化德育教育,要求中职学生要不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正确认识,自觉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锻炼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烹饪教学中的使用关键词: 德育教学 培养 职业道德 中职学生
职业道德培养的实质上是结合职业特点知荣知耻的教育过程。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在德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为目标,紧密结合行业职业道德的具体规定。在进行职业道德培养的过程,应该把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与个人的荣辱相结合,与职业生涯发展联系起来,同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实际,结合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和具体的行业职业道德要求,明确地划分出职业活动中“应该做什么”、“说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说什么”的具体要求,明确地列出职业活动中做人、做事的“底线”,明确在职业活动中,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必须反对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也不是靠豪言壮语支撑着的,它最终是要落实到人的职业活动中,通过职业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职业道德需要经过中职学生自觉地进行培养。
1、在德育学习中培养
古人说:“知是行之始。”培养职业道德的第一条途径就是学习有关职业道德的知识。职业到道德不是加强给我们的戒律,它的背后包含有深刻的人生价值观和理论支撑,包含具体情形中对于道德问题的判断。我们需要加强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才能够真正懂得规范背后的道理,认同职业道德的意义,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形成职业道德信念,增强培养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强调对职业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懂得职业并非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它更是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施展个人聪明智慧的场所。只有懂得了职业的崇高、伟大和必不可少,才能对职业由衷地产生敬仰、挚爱、忠贞之情。这些积极的思想感情是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的基础。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纠正学生中的种种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培养学生基本的应聘技巧,毕业班在就业指导课上开展了"虚拟应聘",通过这种形式对各种择业行业和观念进行展示。这种形式的课程可以生动地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职业道德评价,主动地探索和学习求职技巧,完善自我,提升了职业道德理想和追求。
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
“习惯成自然”,有意识地坚持在专业学习中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习惯,是职业道德培养的又一条有效途径。习惯一旦养成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所以古人会谆谆告诫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能以为“恶”小就去做它,因为这很可能会形成助长一种不良习惯,然后“胆子越来越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反之,如果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就比较容易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所以我们应当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的职业生活中,严守规范,养成遵守职业道德的习惯。我校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都要先集中军训十天时间,确立内务、纪律、队列等行为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军训后认真抓成果巩固,长期坚持。同时对各项工作要定期进行检阅与比赛,检查评比结果也班级奖励挂钩,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动力。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守时守纪、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3、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培养职业道德还需要自我修养,做到“内省”、“ 慎独”,即经常对自己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评价、批评,即使在无人的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严格的按照规矩办事,使自己切实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礼仪修养是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礼仪也是道德的基本表现形式,社会公德是礼仪的伦理学基础,学生学习必要的礼仪知识,可使自己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气质风度与众不同,在社会公众面前显示出其特有的职业特点,有利于重塑自身形象,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待人处事的能力。同时,这也是学生能否适应环境,能否赢得社会承认,能否受到社会欢迎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4、在职业活动中强化
职业高中学生需要有相当的时间进行实习训练,利用这一机会对学生进行最直接的职业道德的教育是重要的。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主要是在职业活动中培养形成的。这些基本规范所蕴含的品质:责任感、创新能力、艰苦奋斗的精神,职业资格意识、职业观,又都是可以通过德育课、就业指导、技能竞赛、各项学生活动培养的。只要营造出良好外部环境,建立起科学完备的职业科学道德素质培养体系,敏锐捕捉到新形式、新发展对职业道德品质的新要求,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成长为既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又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规范的渗透与培养。包括交流与沟通技巧、演讲与表达艺术、团队协作精神等技巧。同时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注意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指导渗透其中,让学生把“遵守规程”与“遵纪守法”对应起来,把“流水生产”与“团队合作” 对应起来,把“完成工序”与“履行义务” 对应起来,把“工资报酬”与“劳动光荣” 对应起来,引导学生在职业技能的不断实习中,一点一滴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干一行爱一行,坚守岗位职责。履行职责是每个从业人员应尽的本分,岗位职责就是社会责任,是社会对每个从业者提出的要求。所以每个职业岗位上的从业者都要有明确的、执着的责任意识。特别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对行业标准,行业纪律一定要知之甚详,牢记于心,并上升高度去认识与理解。
中职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强化德育教育,要求中职学生要不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正确认识,自觉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锻炼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下一篇::理性引导 爱心疏导 促进职中生心理健
(作者:宿豫中专苗礼梅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 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
- 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
- 宿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
各县(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职社教研室,市直职......
- 2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由......
- 3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
宿迁市教育局文件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人力资......
- 4宿迁开放大学召开2017年省技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目标和责任意识,提......
- 5宿迁开放大学跟踪调查毕业生
为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