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流生的原因分析

时间:2012年07月18日 信息来源:宿豫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要:流生现象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通存在,其对社会、家庭、学校产生的危害性不容忽视。本文针对产生流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职业学校、流生、原因分析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政策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数激增,但与此同时“流生”数量也随之人数也增长迅速。通过笔者多年来的调查统计,流生现象呈现以下的几个特点:1、流失时间集中。学生流失绝大多数时间在期中、期末考试之前一、二个星期。2、专业、年级、班级集中。在流失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为一年级新生,而毕业班学生的流失率几乎为零,流失学生往往集中在某个专业某几个班级。3、男女比例失衡明显。流失的男生远远多于女生,占三分之二以上。4、流失比例高。学校整体流失率在10%左右,个别专业流失率甚至超过20%。
对于学校而言,由于流生的大量出现对其社会声誉产生严重影响,直接导致其在校人数减少,影响其招生人数,学校的经济收入减少,影响学校长远的发展,因此减少学生流失率,成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认为流生产生的有如下一些因素:
    (一)学校因素
    1、教学管理。
    首先在教材上过于全面和系统。语文、英语、数学一样不少,削弱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有许多教材是高校教材的浓缩版,对于多数中职生来说过深过难,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由于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在实习方面,由于师资多由没有经过师范专业训练的技师或工程师担任,对实习训练规律和学生身心理发展掌握不够,造成训练强度过大,学生体力和心理负担过重,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最后有些专业由于办学理念、师资、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在实习设施、设备的完善更新上力度不够,教师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造成学生学非所用的情况。学生认为学不学都一样,甚至认为到厂里学的技术实用,而且还可以赚钱,一举两得。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的流失。
    2、教育管理。
    由于面对的是一群学习成绩、思想素质、行为习惯相对较差的学生,职校普遍采取严格的管理模式,这对保证学校的整体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存在不良习惯的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感觉失去了自由,非常压抑,忍受不了时就选择了退学。在班主任方面,由于面临学校考核的压力,为了班级的成绩和荣誉,有些班主任对于违纪学生采去“赶”的方法,也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流失。
    (二)学生自身因素
    1、生源质量的影响。
    不容否认,学生的整体质量与学生的成绩成正相关。职校生普遍是由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筛选下来的学生组成,相对素质较差。加上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招生制度的改革,生源大战风烟四起、职业学校、成人中专、办公学校和民办学校都眼盯着应届初中毕业生,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生源争夺大战。不少职校为了生存,不得不忽视生源质量,不管学生年龄大小,表现好坏,也不管成绩高低,只要来校交钱,一律照收不误,造成了大批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集中,学校违纪率升高,对严重违纪学生处理增加了流失率。
    2、学生心理、生理的影响。
    有很多学生进职技校是无奈之举,加上对对职业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缺乏了解,使得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更多的是社会上一些带有偏见成分的观点,再加上在入学时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甚至由家长一手操办,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发现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相符,学非所愿,往往就 “身在曹营心在汉”,学习普遍缺乏动力,平时学习上不能刻苦钻研,考试时学习达不到专业的基本要求,不及格门数增加,由于普遍存在着较强的自卑心理、逃避心理,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往往选择中途辍学,造成很多学生流失。中职生正处于十六、七岁的青春期,生理上已处于成熟,而心理上却与之不能同步,学生往往不能妥善地处理学习与感情之间的关系,有的同学感情陷入过深,甚至发生关系,无心向学,过早地踏上社会,追求自己的“幸福”,导致学生特别是女生的流失。
    (三)家庭因素
    流生的出现与家长的指导思想和态度有直接的关系。不少家长把在初中时期行为习惯差、管不住的孩子送来上学,是让学校承担保姆的角色,“孩子年龄太小,到社会上容易学坏,在学校由老师管管,混个毕业”是这些家长的根本目的。由于这种指导思想的存在,家长对子女没有更高的要求,学生“混”的思想严重,原有行为习惯很难改变,往往在学习上、纪律上很难达到学校要求,学生很快在学校混不下去,家长对孩子也没有办法,只能自动退学。现代家庭离婚率居高不下,导致大量的单亲家庭及重组家庭。在这些家庭里,由于经济困难或相互推诿责任,导致学生的经济来源有时无法得到保障,从而有些学生被迫退学。
    (四)社会因素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剧增,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用工荒的现象,这种现实的存在使得企业在用工时没有选择,只要是身体健康的,是来者不拒,再加上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被某些家长误解,导致“读书无用论”的抬头,部分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思想上也认为上不上学无所谓,再加上职业学校的部分学生本身就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学习,所以这也导致学生很容易流失。
    流生问题的解决,不是单方面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共同努力,争取最大限度的解决流生问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流生问题不再是一个问题。

上一篇: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点滴谈
下一篇:浅析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宿豫中专陆源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