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教育的教育艺术

时间:2012年07月17日 信息来源:宿豫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作用是其他人不能取代的。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其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基本工作内容之一,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 方法
    引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我们当今人看来,陶先生的话虽是过去几十年说的,但依然是那么的在理,他从最本质的方面反应了人的教育除传授知识外,还应是从身心的教育,我们应该从身心去教育学生。这话尤其对一个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来讲,更是需做到这些。
    班级是一个学校的最基本组成单位,它的管理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而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又是班级管理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每个班主任必须掌握合理的德育教育方法,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加强其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我们的学生全面发展。
    一、理解学生,多做学生的听众。
    大家常说“理解万岁”!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这对班主任在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相反,用一种真心诚意的态度对其交流,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他们更容易接受。同时也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存在差异。所以班主任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和理解每一位学生,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班主任去热爱每一位学生,用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但是宽容并不等于一味的纵容,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明辨是非,有错必改。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好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后进生身上,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尽量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一位学生,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在学生取得成功时,用微笑送去赞赏;在学生感到失落时,用微笑送去鼓励。对待学生要以对待朋友似的多一份热情、少一点冷漠,多一份宽容、少一点责备,多一份关心、少一点隔阂。只有用真诚的心去听,才能倾听到学生心中最真的声音。
    二、积分量化管理班级
    中职学生大多数都处于十七八岁的特殊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制力,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认识的主体,已具备一定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量化管理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我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班级操行积分条例为基础,以班级的奋斗目标为方向,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管理学生的纪律、卫生、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日的。
    平时要求学生做到按时上课并完成作业,有事外出必须请假,及时打扫卫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等。班级实行班干部责任制,每月由班长组织班委进行积分考核,采取班委负责、其他同学监督核查、班主任复查的形式,尽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表现不佳的经教育后依然不改的扣除其本月奖学金;鼓励每位同学为争创文明班级而努力,并予以奖励;实行学生轮流值周制度,在每周一晚的班会上由值周学生对上周情况进行反馈总结,全班同学确立下一周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比如乱扔纸屑果皮等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得到很好的改善,克服了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促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三、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地制宜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现代的中职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而是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却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随着他们的心理困扰和障碍日益增多,在班级中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和谐发展。
    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在课余时间班主任鼓励学生多与心理辅导老师交流,解答心理疑问,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对于出现厌学情绪的个别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给予较多的肯定和心理支持;当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沮丧、孤独等不良情绪时,利用写评语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人际交往,也有意识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让他们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等,逐渐改变这种状况。
    四、多参加学生活动,拉近师生距离
    闲暇时间班主任应该经常和学生一起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活动,不但可以融洽师生关系,而且能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心同学,互帮互助,培养她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良好班风。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而且自己也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比赛中,为学生助威呐喊,共创佳绩。通过参加运动会,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有始有终。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排球等比赛,班主任赛与其中,不但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放松,而且让他们相互之间更加了解熟悉,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课余有计划地选取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举行读书会,如感恩的文章,或者身边一些朋友的求学经历与学生分享、共勉,激励学生,让他们明白努力在今天、希望在明天。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为了一切孩子都沐浴着灿烂阳光,茁壮地成长,作为班主任,人人都要用心钻研班级管理的知识,以便发现更多的班级管理艺术。

上一篇:E个人的精彩—增强班级凝聚力之我见
下一篇:教育的美丽——善待
(作者:宿豫中专张佰合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