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个人的精彩—增强班级凝聚力之我见

时间:2012年07月17日 信息来源:宿豫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 要】现在的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分工越来越细,要完成一项工作就必须大家团结协作,否则将影响工作进度,甚至一事无成,所以说团结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将使学生乃至社会、国家都获益无穷!有道是: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班主任,回顾自己的教育实践,汇聚点滴小事,深深感到,要实现以上目标,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是保障。
    【关键词】班级 学生 凝聚力
    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所谓群体是指人的集合,包括家庭、朋友、单位、集体、阶级、民族、国家等等。凝聚力外在表现于人们的个体动机行为对群体目标任务所具有的信赖性、依从性乃至服从性上。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共同的生活中,必须自觉地遵守社会和学校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的班级凝聚力还是比较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也不乏存在拖后腿的现象,比如某个学生为班级添了彩却受到个别学生的讽刺挖苦,更有甚之对表现优秀的同学动手,导致班级人际关系紧张,生活不得安宁,班级成了一盘散沙。去年,我对我所带的班级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我认为产生这种凝聚力缺失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脆弱的自尊心和强烈的虚荣心。当前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常处于中心地位,造成脆弱的自尊心和强烈的虚荣心。当他们看到别的同学比他们优秀的时候,虚荣心遭到挑战时,常常会表现出这种不和谐的行为。
    2、是非判断能力差。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知识经验贮备少,是非判断能力低,对于凝聚力的重要性认识模糊,遇到实际问题时,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3、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极易受家庭、社会的影响。有些父母的一些推拆力的习性影响着他们。而当今社会上与凝聚力相背离的言行并不少见,这是大家时常遇到的却又无可奈何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灵会产生模糊的甚至偏差的认识。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学生中凝聚力缺失的现实,正确处理这些造成学生凝聚力缺失的因素,深刻领悟陶行知先生那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至理名言,并在我们的教育中努力践行。那么如何提高班级凝聚力呢?
    1、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学科渗透
    老师的思想行为,很大程度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以教师的凝聚力魅力影响学生,才能把凝聚力教育落实到实处。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从而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同时又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懂得:我们大家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建设一个先进的集体。并通过晨会中班级量化考核活动来提高学生对班级凝聚力的认识,使学生懂得拥有凝聚力是快乐的,因为这样班级将会被别人尊重、认可。这样才使得凝聚力真实起来,与学生连起来、与生活接起轨来。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快乐起来,让学生感受拥有凝聚力的快乐,快乐的凝聚力!
    2、榜样示范,共献一片爱心
    我们学校的黄雪君被宿迁市教育局评为市三好学生,我便号召我们班级学生向她看齐,要求学生成才先成人,成人先有品。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经常到敬老院、大街等一些活动场所做些公益劳动,得到了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在“为汶川献爱心”活动中我们正是在模范事迹指导下,捐衣捐物七十多件,六百多元钱。通过学习榜样,献一片爱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思想认识,班级凝聚力也在活动中闪光。
    3、互相帮助,形成温暖的班集体
    班级凝聚力在活动中升华,优良的班风是班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而形成的风气和作风,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观点、意志情感、言论和精神的一种共同倾向和表现。优良的班风被保持下来就是传统,成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习惯。班主任要培养优良的班风,首先提高学生认识,在此基础上产生自觉行动。由于学生长期在班级中受感染和熏陶,他们的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发展也带有班级的特点。因此我从“爱”字入手,严格要求相结合升华班级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团结友爱是集体的基调,珍惜爱,学会爱别人是集体建设的重要条件。为此我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风。让学生在团结互助、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互帮互助,健康成长,让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有一颗纯真之心,让每一位进入我班中的学生以真情感化,就如甘露滋润心田。从而推进学生学习及其他方面的发展。
    4、班级活动,融情入景,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班级凝聚力在活动中巩固,团结向上、共同进步是全体班级成员的共同愿望,我们评价一个班级建设搞得好不好,主要看这个班级有没有这个愿望,有没有团结向上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有没有集体荣誉感,有没有凝聚力、向心力。人的认知能力是在活动中获得的,丰富的班级活动是进行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能起很大的作用。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辩论会等。我的做法是:开班会时,我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讨论,究竟我们班级是“一个人的精彩?还是E个人精彩?”,我让每一个学生都来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来为我们班级的建设出谋画策,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这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细水长流,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再一类是在班级的文化氛围上进行巧妙的布置,教室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不同于硬性灌输,它能创造出一个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和做人的心灵的“场”,它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其影响、受到其熏陶、感染和鞭策。学生在教室文化的作用下,能够树立起坚定正确的人生目标,正确的认识班级凝聚力。例如:在教室前面悬挂国旗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班训,在教室后面张贴“同舟共济、互利互赢”的行为准则,有助于学生形成互敬互帮、平等竞争、积极进取的优良品格,使学生知道只有全班同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才能在学校的班级量化评比中取得好的成绩,为班级荣誉添砖加瓦。
    5、认同凝聚力,整合教育资源
    在班级学生之间开展体现凝聚力活动,让学生将身边发生的凝聚力故事﹙必须是自己参与或者身边同学身上发生的故事﹚采集起来,然后将其写成日记或短文再折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例如:千纸鹤、幸运星等﹚交给班主任老师悬挂在教室的角落。这些故事可以发生在校园,家庭,社会等场合。古人云:众人齐心,齐力断金。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我们发现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增强了,也能够互相监督,而班级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开展这些活动,真正做到让学生懂得“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的理念,真正做到让学生将凝聚力想在心上、说在嘴上、落实到行动上。
    作为一名老班主任,回顾自己的教育实践,深深感到在班级管理中、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一个学生的精彩不算精彩,班级中E个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上一篇:赏识教育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教育的教育艺术
(作者:宿豫中专杨苍军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