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职业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逐年推进,作文教学改革也早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事实上,职业学校的作文教学历来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对学生的试卷调查入手,从几个方面提出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职中语文;作文;现状;对策
随着高校扩招,普高已成为广大家长学生的首选,职业学校生源数量越来越不足,质量下滑的问题日益突出,职业学校的基础课的教学越来越棘手。在语文教学中则突出表现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写作可谓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目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作文质量差、写作速度慢、内容空洞矫情等问题,许多学生对此也一片茫然,有些老师也是“煞费心机”,却收效甚微。为了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一、现状调查
今年,我任教高二年级农业和旅管专业两个班的语文课。为了更好地开展作文教学,我对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100多名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进行了检查和统计,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书写马虎、卷容不净
学生书写能力差,卷容马虎。字迹潦草,随意涂改,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是普遍现象。据统计每30篇作文中就有1至2篇几乎无法辨认。
(二)、语言干瘪、词不达意
职中生由于基础较差,词汇量少,语言干瘪,他们写作文,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词,缺乏生机和活力。此类学生要占60%。
(三)、结构混乱、中心不明
好的文章中心定要非常明确。有34%的作文,洋洋洒洒几百字还未出现要谈及的话题。30%左右的学生,文章结构层次混乱,诸如中心句点题、设问句引发、过渡句承转、总结句示意,这些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的方法,就更不用提了。
(四)、内容空洞、矫揉造作
有一半的学生写作时不用心审题,随便立意,内容空洞,言而无物,文章大而无当;或者无病呻吟,文章缺乏真情实感,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
(五)、缺乏境界、思想单薄
有58%的学生,他们思维的层次停留在幼稚的阶段,写文章时总是重复一些小学、初中时用过的陈旧的素材,对一些现象、观点不能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致使文章思想单薄,可读性不强。还有10%左右的学生,思想偏激、不够健康,流露出一种消极悲观甚至厌世的情绪,这一点常常令教师感到吃惊和害怕。
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针对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本人根据几年的作文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二、对策分析
(一)、在课堂内外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今社会处在一种浮躁的气氛中,校园阅读课外书走入低谷,这就意味着我们青少年在自动远离高尚和不朽,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内外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课内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把阅读和积累作为作文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起来。当然,教师本身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课堂内外,我经常把自己读到的一些优美的、深刻的、有启迪意义的好文章推荐给自己的学生,或者让学生互相推荐,同时我也让学生积极踊跃的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订阅一些报刊杂志,如《江苏教育报》、《中学生习作》等。有时我也会把自己的书拿出来与学生一起分享,让他们在阅读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能读到一些中外文学中的名篇佳作。当然,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还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使积累的材料成为自己的源头活水。
(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职生,他们这样的年龄阶段,对于一些事物的兴趣既容易激发又容易消失,既来得易,也去得快。同样,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也如此。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很好地予以启发引导,以激发起兴趣。而要做到这些,一方面需要他们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帮助他们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克服畏惧感,以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适当地降低一些要求,放宽他们的作文分数,乃是激发兴趣,增强信心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尝到写作的“甜头”。尤其是对那些平时作文写得确实比较差而又很想写好的同学,分数更不能吝啬,应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并灵活地让其服用一些“兴奋剂”,即每次批改的分数都可以在前一次的基础上予以适当地提高,哪怕一分也行。这样,才不致使他们灰心丧气,失去信心。
我们知道,一支球队,在同对手比赛的时候,如果队员们兴致很高,信心十足,没有半点包袱,更无畏惧感,放得开,打得活。那么他们在场上就能头脑清醒,积极主动,,并且有极强的防守或进攻意识、充分地扬己之长,克敌之短,胜利离我们也就不会远了。反之,如果他们包袱沉重,丧失信心,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那么,要取胜又谈何容易?这学生的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三)、在立意方面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上网也成了中学生的一种时尚。我们班级有一些自我克制能力差的学生,常会上网以致夜不归宿。于是,我利用一次作文练笔的机会,布置了“上网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一论题,要求学生先进行辩论然后再写作文。全班同学各抒己见,认为上网利大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帮助中学生即时了解一些国内外最新资讯也能解决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由此可见网络是中学生学习的好帮手。认为上网弊大于利的学生则认为很多学生由于自制力差,他们上网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这样很容易成瘾,既耽误了学习又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辩论和作文过程当中,思想得以升华,认识得以提高。后来,我发现夜不归宿的现象少了许多,这对学生又是一次思想的教育。
(四)、加强人文性的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在作文的批改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知道,中职学生,他们的语文素养比较低下,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加上他们的生活圈子比较狭小,每天又有许多其他功课要学习,阅读面很狭窄。所以,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作文,绝大多数只能是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一般地反映,若要他们去以多么优美的词句,独到的见解、新颖的结构来揭示生活的本质,这无疑是他们力不能及的。因此,我认为,一个中职生的作文,只要文题能够相符,观点比较正确,语句基本通畅,内容亦尚清楚,即使个别地方还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毛病,老师也可以给他个80分左右了,甚至于更高一些,而不能从我们教师的角度,以自己的水平去衡量他们,要求他们。同时,教师的评语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贴切而精彩的评语就如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除了教师本人评改以外,还可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所批改作文的优缺点,这样不仅学生亲自参与了作文批改,还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同时还应要求学生把写作、生活与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新学期,我们学习了常跃强的《淡淡的深情》一文,以此为契机,我要求学生谈谈成长的历程中令自己感动的亲情,学生畅所欲言,整堂课洋溢着一种浓浓的人文情怀。学生纷纷表示,以后会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我并且建议同学们周末回家的时候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活,体会父母的艰辛。
(五)、为了方便师生、家长交流,搭建网络平台。
在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我在自己的博客和QQ空间里,记录自己的心情日记、教育教学反思、随笔,同时还有学生的一些优秀作文。我要求学生没事的时候也打开我的博客和空间看一看,并希望他们能给我留言。虽然有些学生只留下只言片语,但大多是肺腑之言,每每看完我感到很欣慰。在我们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既增进了师生之谊,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这个互动的交流平台上,学生能看到自己、同学和老师的文章,增长了写作知识,开阔了写作视野,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想学生达到“下笔如有神”的神奇效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教师要不断地探索、试验,力求能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方法。学生也要多读、多写、多观察、勤思考。只有勤学苦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一步步提高。
上一篇::浅议职校班集体建设之养成教育关键词:职中语文;作文;现状;对策
随着高校扩招,普高已成为广大家长学生的首选,职业学校生源数量越来越不足,质量下滑的问题日益突出,职业学校的基础课的教学越来越棘手。在语文教学中则突出表现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写作可谓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目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作文质量差、写作速度慢、内容空洞矫情等问题,许多学生对此也一片茫然,有些老师也是“煞费心机”,却收效甚微。为了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一、现状调查
今年,我任教高二年级农业和旅管专业两个班的语文课。为了更好地开展作文教学,我对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100多名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进行了检查和统计,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书写马虎、卷容不净
学生书写能力差,卷容马虎。字迹潦草,随意涂改,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是普遍现象。据统计每30篇作文中就有1至2篇几乎无法辨认。
(二)、语言干瘪、词不达意
职中生由于基础较差,词汇量少,语言干瘪,他们写作文,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词,缺乏生机和活力。此类学生要占60%。
(三)、结构混乱、中心不明
好的文章中心定要非常明确。有34%的作文,洋洋洒洒几百字还未出现要谈及的话题。30%左右的学生,文章结构层次混乱,诸如中心句点题、设问句引发、过渡句承转、总结句示意,这些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的方法,就更不用提了。
(四)、内容空洞、矫揉造作
有一半的学生写作时不用心审题,随便立意,内容空洞,言而无物,文章大而无当;或者无病呻吟,文章缺乏真情实感,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
(五)、缺乏境界、思想单薄
有58%的学生,他们思维的层次停留在幼稚的阶段,写文章时总是重复一些小学、初中时用过的陈旧的素材,对一些现象、观点不能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致使文章思想单薄,可读性不强。还有10%左右的学生,思想偏激、不够健康,流露出一种消极悲观甚至厌世的情绪,这一点常常令教师感到吃惊和害怕。
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针对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本人根据几年的作文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二、对策分析
(一)、在课堂内外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今社会处在一种浮躁的气氛中,校园阅读课外书走入低谷,这就意味着我们青少年在自动远离高尚和不朽,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内外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课内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把阅读和积累作为作文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起来。当然,教师本身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课堂内外,我经常把自己读到的一些优美的、深刻的、有启迪意义的好文章推荐给自己的学生,或者让学生互相推荐,同时我也让学生积极踊跃的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订阅一些报刊杂志,如《江苏教育报》、《中学生习作》等。有时我也会把自己的书拿出来与学生一起分享,让他们在阅读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能读到一些中外文学中的名篇佳作。当然,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还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使积累的材料成为自己的源头活水。
(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职生,他们这样的年龄阶段,对于一些事物的兴趣既容易激发又容易消失,既来得易,也去得快。同样,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也如此。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很好地予以启发引导,以激发起兴趣。而要做到这些,一方面需要他们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帮助他们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克服畏惧感,以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适当地降低一些要求,放宽他们的作文分数,乃是激发兴趣,增强信心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尝到写作的“甜头”。尤其是对那些平时作文写得确实比较差而又很想写好的同学,分数更不能吝啬,应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并灵活地让其服用一些“兴奋剂”,即每次批改的分数都可以在前一次的基础上予以适当地提高,哪怕一分也行。这样,才不致使他们灰心丧气,失去信心。
我们知道,一支球队,在同对手比赛的时候,如果队员们兴致很高,信心十足,没有半点包袱,更无畏惧感,放得开,打得活。那么他们在场上就能头脑清醒,积极主动,,并且有极强的防守或进攻意识、充分地扬己之长,克敌之短,胜利离我们也就不会远了。反之,如果他们包袱沉重,丧失信心,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那么,要取胜又谈何容易?这学生的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三)、在立意方面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上网也成了中学生的一种时尚。我们班级有一些自我克制能力差的学生,常会上网以致夜不归宿。于是,我利用一次作文练笔的机会,布置了“上网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一论题,要求学生先进行辩论然后再写作文。全班同学各抒己见,认为上网利大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帮助中学生即时了解一些国内外最新资讯也能解决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由此可见网络是中学生学习的好帮手。认为上网弊大于利的学生则认为很多学生由于自制力差,他们上网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这样很容易成瘾,既耽误了学习又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辩论和作文过程当中,思想得以升华,认识得以提高。后来,我发现夜不归宿的现象少了许多,这对学生又是一次思想的教育。
(四)、加强人文性的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在作文的批改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知道,中职学生,他们的语文素养比较低下,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加上他们的生活圈子比较狭小,每天又有许多其他功课要学习,阅读面很狭窄。所以,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作文,绝大多数只能是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一般地反映,若要他们去以多么优美的词句,独到的见解、新颖的结构来揭示生活的本质,这无疑是他们力不能及的。因此,我认为,一个中职生的作文,只要文题能够相符,观点比较正确,语句基本通畅,内容亦尚清楚,即使个别地方还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毛病,老师也可以给他个80分左右了,甚至于更高一些,而不能从我们教师的角度,以自己的水平去衡量他们,要求他们。同时,教师的评语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贴切而精彩的评语就如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除了教师本人评改以外,还可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所批改作文的优缺点,这样不仅学生亲自参与了作文批改,还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同时还应要求学生把写作、生活与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新学期,我们学习了常跃强的《淡淡的深情》一文,以此为契机,我要求学生谈谈成长的历程中令自己感动的亲情,学生畅所欲言,整堂课洋溢着一种浓浓的人文情怀。学生纷纷表示,以后会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我并且建议同学们周末回家的时候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活,体会父母的艰辛。
(五)、为了方便师生、家长交流,搭建网络平台。
在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我在自己的博客和QQ空间里,记录自己的心情日记、教育教学反思、随笔,同时还有学生的一些优秀作文。我要求学生没事的时候也打开我的博客和空间看一看,并希望他们能给我留言。虽然有些学生只留下只言片语,但大多是肺腑之言,每每看完我感到很欣慰。在我们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既增进了师生之谊,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这个互动的交流平台上,学生能看到自己、同学和老师的文章,增长了写作知识,开阔了写作视野,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想学生达到“下笔如有神”的神奇效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教师要不断地探索、试验,力求能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方法。学生也要多读、多写、多观察、勤思考。只有勤学苦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一步步提高。
下一篇::优化语文课堂 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
(作者:宿豫中专瑾景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 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
- 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
- 宿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
各县(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职社教研室,市直职......
- 2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由......
- 3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
宿迁市教育局文件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人力资......
- 4宿迁开放大学召开2017年省技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目标和责任意识,提......
- 5宿迁开放大学跟踪调查毕业生
为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