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 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

时间:2012年07月12日 信息来源:宿豫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 要:在科学技术发展新型信息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优化 语文 兴趣 多媒体 合理使用
    在科学技术发展新型信息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信息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已经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必备手段。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形象生动的图画,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给语文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但有些学校甚至将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孰不知,多媒体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端,也不能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技术。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就是要我们每位老师认真对待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
    一.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利:
    1、拓展感性认识,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接触的虽是非常形象的语言描绘,但仍不是形象本身。当我们运用声形兼备的课件传授知识时,不仅使学生接触抽象的语言符号,而且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形象的世界,从而使其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全面、更深刻。
    例如,在上《明湖居听书》这一课时,学生对大鼓书这种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缺乏形象的直接感受,不了解这种民间艺术的内涵。此外,作者刘鹗描写王小玉说书的精彩语言学生也欣赏不出其中的韵味。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播放大鼓书的视频,然后简介大鼓书的艺术特色。这样,学生就更直观深入的感受大鼓书的魅力,从而轻松地突破教学难点。《琵琶行》一课的教学也可参照此法。
   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教学,我们可以营造或创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打开学生的认知思路,并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而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文章相关的背景、历史知识、文化蕴涵等融为一体,利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表现形式,简捷、明了、高效地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信息,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象发生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例如,《富春江上》这篇散文,季羡林的文章写的很美,可面对干巴巴的文字学生大多不感兴趣,况且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去过浙江,更没听过富春江,对富春江的美景也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此,教师可这样导人新课:有一句谚语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浙江的富春江,领略它的美景。然后播放富春江的风光图片,让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游览富春江。于是教师再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3、图、文、声并茂,培养学生语文审美能力
    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但仅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多媒体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信息同步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在视觉听觉上给学生以冲击力,让学生的感观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兴趣的心弦,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
曾看过一堂《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开课老师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头设计的是动画flash画面,目的是把学生导入荷塘月色的意境。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很难让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意境的。《荷塘月色》课件一开头,随着《春江花月夜》柔和的乐韵,荷叶荷花渐渐变暗。天黑了,一轮圆月冉冉升起。看着荷塘上如水的月光,仿佛思绪已在荷塘月色中漫步……学生进入了意境,接着介绍作者在那腥风血雨中的内心感受,把学生的心由舒缓而引向紧张。重点分析时,再次进入作品那“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的优美意境,听着播音员那抑扬顿挫的朗诵,感受着那大自然的恬静和幽推,更感受到朱自清那想逃避现实而最终无法逃避的无奈。情感上的或喜或悲,心理上的或舒缓或紧张,形成了课堂情绪的起伏,最后用与开头相呼应的意境幻灯图结尾节奏美自然显现。教学效果真是显而易见。
    4、 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语文教学进入一种美的意境。从内容上说,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富有理性意义的内容,无疑可以给听者带来美的享受;从形式上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使课堂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彰显。同时,多媒体教学突出了教学手段的艺术化、多样化,这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它使语文课充满意境之美、艺术之美,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5、多媒体教学,能弥补语文教师先天的不足
    理想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而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全国那么多语文老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者,有多少呢?通其一者,已是凤毛麟角。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内容。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当“师”的角色,同时又要是“朗读家”和“表演家”。但是语文教师要全都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如果运用多媒体,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一方面,朗读录音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秀作品,它用响亮、清晰、优美的语言转换了书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语言、节奏、格调乃至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方面的示范。同时,录音教材,还具有可重复的特点。因而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朗读训练,效果颇佳。另一方面, 配乐朗读,可创设意境,调动情绪,对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弊:
    1、多媒体课件制作不科学,无法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
教育远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复制,其在发挥独特作用时,如果不能合理使用会适得其反。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认识不同,在教学中选择,使用多媒体也存在者许多不合理现象,导致各种媒体使用频率相差很大。其中主要是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方面,存在着“电子板书”现象,课件没有起到弥补传统课堂中不足的作用,忽略了“教”与“学”的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2、信息量过大,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
   多媒体辅助学科教学,信息存储量大,是一大优势。然而,本应板书的重要内容,都由屏幕显示,板书留有学生思考的时间被忽略。一堂课教学容量相当于传统教学两三节课的容量。若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就完不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使用的多媒体教学变成填压教学,忽略了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这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是背道而驰的。
    三、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越来越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挑战,但不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不具备表达方式的所有优点,语言,手势和表情的交互作用,对多媒体而言在目前还无法达到。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应用多媒体辅助学科教学的意义在于充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力求做到时间上有宽度,内容上有深度,活动上有广度,效果上有信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从我们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师而异。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要正确的对待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多媒体教学为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帮手,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技术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浅谈职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新探
(作者:宿豫中专高玲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