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技巧---职中生写好作文的法宝

时间:2012年06月24日 信息来源:宿豫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内容摘要:在职中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教学合成“三个板块”。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师的共同心愿。针对职中生语文基础差,底子薄,对写作不感兴趣等现象,本文从激发兴趣和掌握技巧两方面探究如何指导职中生写好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 兴趣 技巧 职中语文
    在职中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教学合成“三个板块”。在语文考试中,满分是150分,写作能力的考核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师的共同心愿。有人把职中作文教学现状夸张为“三个瞎子打天下”:一是“瞎子点灯”白费油,实际上不会教;二是“瞎子摸象”想当然,实际上不能教;三是“瞎子放驴”大撒手,实际上是不教。学生写作现状是:拿到题目一片茫然,开始写作胸无全局,写作全程搜肠刮肚,完篇之后万事大吉。面对这些现象,作文教学应如何开展?
    有人研究饮食与服装,最后得出结论:饿了要吃,冻了要穿。有人问足球教练,足球怎么踢?教练说:想办法把球踢进对方球门。如何才能把作文写好?答曰:兴趣与技巧,缺一不可。兴趣与技巧,作文的法宝。有了兴趣,才会想写;掌握技巧,才能知道怎么写。
    一、激发写作兴趣,变“苦”为“乐”。
    作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在1924年所著的《作文论》开宗明义指出:“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遍愈好。有的并不是为着实际的需要,而是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历、情思、想象等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成为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根据这两个心理,我们就要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创造种种艺术;而效果最普遍、使用最便利的,要推写作。”
    新课程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爱因斯塔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最好方法。教师进行作文教学,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职中生普遍存在着讨厌写作文,写作文时不知写些什么,有时东拼西凑出一篇应付了事等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对写作文不感兴趣,如果他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那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来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便会接踵而至,便会产生一种一吐为快的冲动感,便会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变“怕”为“喜”,变“苦”为“乐”。面对作文题目,便能精心思考,下笔成文。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强化意识,培养写作兴趣。
    人们在拿到合影照片时,首先找到的是自己的脸,看看照得如何。“人具有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常常只对能有益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因此,当学生从心里感到写作是“影响个人行为”的技能时,他的写作兴趣就能生成。于是,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将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深植于学生的意识中。
    首先,结合社会生活的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能力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上第一节写作课时,我们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和一些大学同学的求职经历,向学生展示了我大学同学的作品集,讲述了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性质,充分强调了写作能力作为个人素质的重要意义。课后,很多同学在随笔中都表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中感知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性。如竞选学校广播站记者、参与学生刊物的编辑等,有些学生利用周末走出校门参与社会活动,如参与广播电台的节目制作、搞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得到了能力锻炼,同时他们认识到写作上存在的差距,意识到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性。
    2、开展文学活动,诱发写作意识。
我们引导学生组织了“校园文学社”,创办了《宿迁技师学院》报刊,经常举办文学讲座、文艺沙龙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滋养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写作训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文学社创办的院报,得到了全院师生的好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
    3、肯定成绩,激活写作兴趣。
兴趣依赖于成功。有的学生因为一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褒扬,从此就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至于终生从事写作的事例不乏其例。反之,一个学生如果在自己的习作过程中从未体验过成功的喜悦,或者总是受着失败或困难的苦恼,那么,他在心理上就会一直处于压抑或自卑状态,很难对写作感兴趣,更不用说提高习作水平了。因此,教师应充分肯定成绩,让大多数学生在享受被赏识的快乐中寻求对自己价值的积极认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批改作文时,评语大多是肯定成绩,尽量挖掘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每次开始写作文,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本时,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打开作文本,看看老师给他们写的评语,看完后还和同伴交流一下,脸上写满了成功的喜悦。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可口的蜜桃,而不是遥不可及。 
    二、读书破万卷,文思泉涌。
   要强化写作热情,必须使学生在写作中持续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大的写作难题莫过于素材的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保证写作激情的前提。于是,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广开渠道,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多读,多听,多看,多说,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
我们班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让学生在阅读课中读中外名著,读其他精美的文学作品,读历史,读科学,读自然等等。此外,我们学校学生阅览室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供学生使用。在这样的大量阅读中,我指导学生作好读书摘记、读后感、文学评论。在保证学生阅读量的同时,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我们还精心选编文质兼美、时代感强、可读性强的文章,补充和规范学生自己进行的广博性阅读。我们的这种广博性和精选引导性相结合的阅读训练取得了多元正相效应,其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方面尤为突出的作用是: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写作语言,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热情。很多学生在读了我们精选的美文《永远的巴斯滕》(从人文角度解读足球明星巴斯滕)之后感慨万千:“我们也要当这样的新球迷!高品位的足球!”很多学生在读了梁衡的《把栏杆拍遍》、《最后一个带罪功臣林则徐》等文章之后,主动到图书馆借阅梁衡先生的作品集,并且写下了相当不错的评论文章。在大量的阅读之后,学生们写出了文情并茂的佳作。
    三、掌握写作技巧,妙笔生花。
    有了丰富的文学积累,学生写作文时就能左右逢源,文思泉涌,旁征博引。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锦上添花。“万事开头难”,这句话警示着我们,作文要认真对待开头,其实结尾同开头一样,也是作文过程中一道重要“工序”。如果说开头有“先发制人”的功效,那么结尾更有“后发制人”的威力。结尾好,会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大放异彩;反之,就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
下面我就如何指导学生写好结尾谈谈自己的体会。
    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例如:《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开头)①是谁,用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勇气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
    ②是谁,用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乐观葳蕤了千古百年的诗坛?
    ③是谁,用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觉悟拯救了沉睡的雄狮?
    (结尾)⑦是昭君,用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勇气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
    ⑧是东坡,用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乐观葳蕤了一代诗坛。
    ⑨是鲁迅,有用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觉悟拯救了沉睡的中国!
    技巧点拨 :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你看,在上面的例子中,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此外,还有巧妙发问,引入深思;引用佳句,意蕴丰富;景物烘托,情景合一;总结全文,结构谨严;留下空白,想象无尽等。
    再高的天空,雄鹰也要飞上去。它靠的是强壮而灵活的翅膀。有了兴趣和技巧这对翅膀,相信学生一定会在写作的高空中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上一篇: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作者:宿豫中专程海静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