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神奇

时间:2012年06月08日 信息来源:宿城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花季·雨季节选》教学后记

苏教版中职语文课本第四册节选了《花季·雨季》中欣然过生日的片段,对当下处于花季的中职学生有着深刻教育意义。

节选部分共分为七场:第一场为开端,欣然要在家里开生日派对,排斥父母参加;妈妈想请外婆来参加,形成矛盾冲突。经过爸爸的圆场、妈妈的让步,矛盾得到初步妥协,但在欣然心中形成波澜,她的生日会怎样,形成了悬念。第二场、第三场为发展,同学们热烈讨论生日派对筹划事宜,渲染生日气氛;课堂上江楠老师“知道你妈妈的生日吗”的提问,阐述了“生日就是你们妈妈的受难日”的道理,以及让学生反思“在生日里该怎么做,希望大家好好想一想”,欣然会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第四场、第五场为再发展,父母亲躲生日,逛书城、散步街头,为女儿生日派对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表现父母博大胸怀和真挚爱心。第六场为高潮,女儿做好饭菜,等待父母一起过生日。女儿了解母亲生育自己的艰难,插入吃鱼头的细节表现了母亲对女儿无私的关爱,把母爱推向深刻。第七场为尾声,为母亲做生日卡,表明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母爱,心生感激之情。

完成本课教学之后,我心生波澜,是什么让欣然思想发生了改变?我把这个题目抛给了学生,本已尘埃落定的课堂再次激起波澜。有的说是父母勉强答应,欣然感觉不自在;有的说欣然担心父母和外婆执意参加会很尴尬;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是江楠老师的一番教育。

我随即抛出第二个问题,江楠老师的教育真的这么神奇吗?举行生日派对,在学生心中早已成为一种约定,欣然不是第一个,中国礼尚往来的习俗如何打破呢?过生日,家人不参加,这个传统的阻力有多大,欣然是经过努力争取才得来的,又怎么能够错过呢?江楠老师三言两语就能让兴奋不已的欣然改变吗?如果改变自己的想法,她又怎么面对那些为她做好精心准备的同学呢?

经过一连串的追问之后,我又给学生抛出了一道数学题:60÷12=?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等于5。我说我们班级现在是60名同学,平均每个月有5位同学过生日,平均每个星期就有12个同学要开生日派对,轮到你的生日,你开吗,别人的生日派对你参加吗?我们如果都举行,如果都参加,我们整天在忙些什么呢?

最后我归纳,老师的教育不是那么神奇,教育的力量没有这么巨大,教育更没有扼杀同学们的性情。让欣然改变的是她内心受到了触动,灵魂深处生出了对母亲生育养育的感激和报答。

课堂最后,我引用莫泊桑和马克思的话结束。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马克思说:“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之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火焰照耀温暖着凝集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  姚茂栋

上一篇:改变着,快乐着
下一篇:在游戏中展开计算机教学
(作者:宿城中专 录入suc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