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回来了!

时间:2012年05月17日 信息来源:宿城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观《哦,香雪》有感

    上学时,读过铁凝的成名作《哦,香雪!》,曾在脑海中想象过香雪与一群大山女孩子的青春往事,读到的是一份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向往,是青春的懵懂与萌动,真想看看电影是个什么样,也曾多次跑进学校的电影放映室去寻找,无果而终。
    十年后,我终于如愿以偿:不仅看到了久违的电影,而且是可圈可点的佳作。甚喜,写出微薄文字,希望圆了这个“美”梦。
    电影叙述了生活在大山之中的香雪,与一群年轻的女孩几次看火车的故事。简单的故事贯穿全剧,并融入了农村生活、生产的画面和优美的大山风景,大气、纯净、宁静的镜头再现了劳动美和自然美。叙述上貌似宕开一笔,实则密不可分,在从容的笔调之中,增添了生活的滋味,在故事情节推动之中,再现着时光的更迭,实现了人物性格的完善。叙事运用散文诗般的镜头,与小说原有的风格一脉相承,不紧不慢之中,多了份淡定,多了份纯净,多了份美丽,着实让人回味无穷!
    生活之中展现劳动之美。镜头几次都出现了一只母鸡,随着呱呱地叫声,一枚鸡蛋落地,香雪的母亲满怀希望地收起,聚起,渐渐地积满了一篮子的鸡蛋。炎炎夏日,河滩上,香雪与父亲在使尽浑身力气将一块块的大鹅卵石挪开,汗水湿透了衣背,渐渐地,一块土地出现在面前,鹅卵石围成了方形栅栏,到深秋,一个个大萝卜拔地而出,在河水的冲洗下是那样的可人,那样的美丽,那样的令人欣喜。深秋,几个姑娘在树上树下忙开一片,树上摘满柿子,下递上空竹筐,上传下满竹筐,树下装满框子,笑声一片,回荡在柿子林里。劳动是美丽的,让勤劳的人们在劳动中播洒汗水,播种希望,收获累累的硕果与生活的幸福。
    细微之处展现人性之美。看火车的一分钟的来往,成为这群姑娘每天的功课,她们总是在出发前打扮一新,以最隆重的方式迎接火车的到来,父母总是最了解孩子的心思,只淡淡说句“你去吧”,于是大家都朝着同一个方向飞奔。她们无论寒暑,不管阴晴,不论忙闲,总是准时准点。一次,为了躲雨,这群姑娘跑进了火车站候车室,看到了画家的作品,让她们流连忘返,以至于忘记了去看火车。画家为香雪画了张素描,香雪冒雨怀揣着画像,一路奔到家中,又冒雨送来了一竹篮的玉米梆子。雨中,她的步伐是那样的欢快,雨中,她的笑容是那样的美丽。细微关乎人性,细节的美丽、青春的活力、心灵的善良尽显其中。
    平淡之下塑造香雪之美。
    “我有一副画”。香雪在欣赏画时,悟性和灵性感染了画家,随即获得了一张赠画。她视为珍宝,在同学们炫耀铅笔盒时,她也鼓起了勇气拿出来了这张肖像画:“看,这是我的画”。她出生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并没有阻碍她对美的追求,她也没有因此产生自卑,而是以一种更为纯朴的方式找到生活中的平衡与自尊。
    “我也能上树摘柿子”。秋天,大家忙着收柿子,同伴的一句玩笑话让在树下装筐搬运的香雪不高兴了,她倔强地爬上了柿子树,到达了最高处,在大家的担心和期盼中,一篮柿子缓缓地从上面递了下来,香雪也看到了未曾看到过的遥远的地方——火车小站。倔强有时是一种不服输的勇气与执着,是一种敢于挑战自我的品质,是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为此才能走得更远。
    “我终于得到了一个铅笔盒”。父亲为了让女儿上学有个笔盒,取来木料,锯开木头,刨平木片,组装成盒。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父亲身旁,看着父亲为笔盒“化妆”,渐渐地,红黑色调出了一副精美的图案。课堂上,同学们的铁制铅笔盒没有能吸引香雪的注意力,因为她的笔盒也能装尺笔,也能灵活开关,何况还是父亲亲手做出来的呢。而一个精美的塑料铅笔盒打动了她的心,她把这份渴望深深地埋藏心底。一次透过火车玻璃,她看到了心仪已久的塑料铅笔盒,她拎着满篮鸡蛋示意与乘客交换,可是乘客误解了,认为是否要买鸡蛋,就没有答应她的请求,她就急切地敲打着玻璃。短短的一分钟,火车就要开走了,香雪急了,跑上火车,那人把铅笔盒送给了她,她也把一篮子的鸡蛋送给了那人。此时,火车已经开动,在一个站口下站后,她朝着家的方向飞奔着,挥舞着手中的铅笔盒,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大山间。当有了美好的梦想时,是需要付出勇气与行动的,而追梦则是如同香雪那段回家的山路,虽崎岖,虽艰辛,虽忐忑,但终究会如她手中的那把火柴棒点燃时闪烁的光芒,充满希望,光彩夺目!
    十年间,我一直寻觅,十年后,我终究看到了这部电影,我想这大概就是梦圆吧!

上一篇:德育课教学导入十法浅论
下一篇:小议“面向职业”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作者:宿城中专校办 录入suc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