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教学导入十法浅论

时间:2012年05月16日 信息来源:宿迁经贸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王英[1]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商贸系,江苏  沭阳 223600

  要: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一步。熟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方式的好坏将是能否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成功的关键。好的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德育课;导入;方法

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一步。熟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方式的好坏将是能否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成功的关键。好的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我通过几年的德育教学实践,逐步总结出了德育课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案例分析。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取一定的案例;案例要真实可信,最好采用社会热点问题或者与学生实际紧密相关的案例来启发同学思考,分析切入主题。比如,我曾采用过《中学生选举沭阳人大代表记实》、《身边的物价》、《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不同的活法》等案例。为了吸引同学对案例的关注,这些案例的有影像材料,有图表,有故事,有漫画。案例形式的多种多样可以更好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各种人物角色的模仿表演,加深对教学内容情节的记忆和理解,同时领悟情感态度,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念。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德育教学中的“唤醒、激励和鼓舞”的教育艺术的实现途径之一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这种方式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设置情境,假定角色,通过演出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比如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过短剧表演《如此消费》、《网虫的悲剧》、《理财之道》等。

三、演讲德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可以采用课前5分钟演讲的教学组织方式引入课堂。这种演讲可以采取自愿方式,也可以采取小组推荐方式,也可以采用每个同学轮流演讲的方法。演讲的内容同学们都要课前认真准备,而且这些内容要和课程密切相关。我任教的学生曾演讲过《我爱祖国》、《做和平的使者》、《文化的力量》等。

四、多媒体展示。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声情并茂的情境,生动形象的视频效果,使学生身临其境,自然导入新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多媒体展示可以采用图片、图表、视频资料、漫画、音乐等方式。在教学中我曾用投影仪播放过图片《货币的起源》、图片《中国改革开放的城乡面貌变迁》、图表《科技与效益》、视频《如此服务》、歌曲《中国》等。

五、叙说古今故事口述一些古今中外的故事导入,最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热情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中,使学生学习更轻松增趣,从而使课堂更生动形象。这种古今故事的主题要和教学内容有关,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讲述。在我的课堂上中,师生讲述过《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画家画牛》、《孟母三迁》、《钱学森》等故事。

六、热点问题播报大众传媒的发展,使社会热点问题能够不断地被曝光,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德育课上用热点问题播报的方式,可以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新事物有天生的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受到教育和鼓舞。在教学中,我曾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需要,播报了《2008奥运实录》、《512地震简讯》、《神七上天》、《上海世博会见闻》、《通货膨胀就在身边》等热点问题。

七、校园故事校园故事,是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因为它就发生在学生身边,也许他们也经常和这些校园故事的主人朝夕相处或经常见面。正因为和学生关系密切,所以校园故事会更加能吸引同学的兴趣。通过典型的校园故事讲解,学生可以从中受到更加真切的教育。在教学中,我曾经根据校园事件,列举了《王晓刚拾金不昧》、《校群殴事件的背后》、《早恋的苦果》等校园故事,使学生大受震撼或鼓舞,从而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八、祝福生日德育课的教学是知识和能力的教授,更是思想和价值观的教导。要想让学生接受思想和价值观的教导,首先要接受老师,因此师生感情的交流对于教育目标的达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学生听课,或者听好课,就需要有个情感顺从。那么,作为德育老师,为了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我主动向任课班级的班主任老师询问学生的出生日期。当某个学生过生日时,我会在课堂前5分钟和学生一起为过生日的同学唱生日歌,并送出自己的祝福。经过这种尝试,学生对我和我的德育课有了更多的喜欢和感情,课堂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九、抽签问答为了强化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我经常采用在课后留一些复习题和预习题,再把这些题注个标号,让学生认真学习,然后在下次上课的时候,我会按照随机抽号的方式找同学回答。这种抽签问答,有的采用小组分配回答,有的采取强答,有的采取定人回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

十、小组答辩。在德育课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的组成采取“同组异质”原则,使每组同学都有优势互补的潜能。然后,老师把一些理论难度小,又和学生实际关联很大的知识交给学生自学,老师制定预习的内容和目标;最后在上新课时,由老师提问,小组代表答辩。对于学生回答不到位的,老师再补充说明。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下图是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各种导入方式的作用。

各种导入方法的不同贡献

最有效

较有效

少有效

导入方法

与新课的相关度

导入效果

学生参与度

培养能力

满足需求和兴趣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演讲

多媒体展示

叙说古今故事

校园故事

祝福生日

抽签问答

热点问题播报

小组答辩

以上十种方法,是我在德育课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导入方式。比如,直接提问导入法、动作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正反观点辩论导入法等。这些导入方法的应用要根据课程内容设定,只要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可以大胆运用。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后我还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追问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2]程晓樵.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J].教育评论,1994,(2):41.

[3]吴康宁,程晓樵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1997(2):64-71.



[1]王英(1979- ),女,吉林省永吉人,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德育研究。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三贴近”的实践探讨
下一篇:哦!香雪回来了!
(作者:宿迁经贸 录入sqjm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