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海燕[1]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商贸系,江苏 沭阳 223600)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三贴近”对德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德育课教学“三贴近”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分析入手,在实践层面对德育课教学如何从教学目标设立、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方式确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三贴近;教师素质
《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提到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德育课教学要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知识学习和观念形成,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短短几句话对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德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指明了方向。但对于一线的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这些要求,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改进。
一、“三贴近”的内涵分析
所谓贴近实际的实际即是指社会发展情况,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将要从事的职业需求。所谓贴近生活的生活从大环境看应是指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情况,从小环境看应是指学生所处的地域、家庭生活环境。而贴近未成年人是指德育课教学要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道德状况。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三贴近”的重要意义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三贴近”有利于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受工具主义的影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德育课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德育课如果真正做到“三贴近”,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德育课对他们个人成长,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进而产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
其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三贴近”有利于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德育课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不能触及学生的内心,不能对学生产生触动。如果德育课教学能够做到“三贴近”,那么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就会对学生产生实际的影响。
最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三贴近”有利于促进中职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德育课教学做到”三贴近”能够使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合乎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也更加合乎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表示在企业用工需求上他们更在乎员工个人品质方面的素质。而对于职业技能,很多企业都表示员工职业技能的提高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完成,而员工做人方面素质的培养则不是短期所能达成的。由此可见,德育课教学“三贴近”不仅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而且对整个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三贴近”对德育课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一)教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德育课教师不仅要关心国内外大事,还要注意留心身边小事。并且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这些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给学生提出实际有效地指导。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服老师的观点,一味的灌输式没有用的。
(二)德育课教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直面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非主流的价值观,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职校生的社会化程度较高,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社会,并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影响。而我们的德育课要坚持主流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思想素质的必然要求。但德育课如果全然不顾社会生活中已然存在的其他价值观,只顾着向强行学生灌输主流价值观的话,势必会降低教育的效果。因为思想教育不是吃东西,吞进肚里就消化吸收了。思想教育要让受教育者理解、认同,并心悦诚服的接受。所以,在德育课上我们不能回避业已存在的非主流的价值观,以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错误的价值观。我们应当让这些思想在课堂上发生碰撞,让学生自己去辨析什么是正确的,是我们要大力弘扬的;什么是错误,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什么是允许存在的,但我们不提倡。
(三)德育课教师还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因为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有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很多学科都更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德育课则更偏重于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影响。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接受我们的观点,必须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实践中德育课教师一般和学生走的都比较近,其实这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因为只有经常地接触学生,我们才能了解学生。他们关心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正困扰着他们?他们在哪些方面亟需老师的指导?也只有了解了这些问题,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才会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对学生产生影响。否则我们的教学就只能流于形式,使学生昏昏欲睡,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三贴近”的实践探索
(一)德育课教学目标设立要做到“三贴近”。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是初中阶段学习基础较差,又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因此,在设立教学目标时可以淡化知识性目标,强化情感价值观目标和能力运用目标。另外,德育课的教学目标还可以体现层次性。教学目标分层既符合目前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实际状况,也符合不同学生的以往成长经历所决定的有差异性的思想道德水平。毕竟接近完美的崇高目标不是人人都能够达到的,与其仅仅为他们设立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倒不如把目标分层,为他们的成长树立标杆,指明方向,使他们明确任何事情都有不可逾越的底线。
(二)德育课教学内容安排要做到“三贴近”。
首先,德育课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做好“加法”和“减法”。所谓“加法”就是依据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职业发展需求实际,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发掘,拓展延伸。而“减法”则同样是依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知识衔接的情况下对那些与学生成长发展关系不大有太过理论化系统化的内容进行删减、淡化。
其次,德育课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就有现实性、针对性,切忌空洞。“高、大、空”的教学内容举例学生生活太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那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才是学生关心的,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最后,德育课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还必须关照学生的实际需求。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里的需求不仅包括学生当下的思想需求,素质提升需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需求,也包括学生未来的生活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需求。
(三)德育课教学方法选择要做到“三贴近”。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德育课的特殊性,德育课的教学方法选择更应体现多样性。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显然是不适合中职生的,这样的教学只能使他们昏昏欲睡。所以,为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德育课教学方法的选择更应倾向于采用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例如体验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辩论等方式也可以采用。因为这些教学方法首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防止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其次当学生参与其中时,才能抵他有所触动,才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总之,不管选用那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注意要让学生们动起来,有生气、有活力的课堂,才能是对学生有感染力的课堂。
(四)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要做到“三贴近”。
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的确立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实际,符合德育课程特点。中职校的德育课的评价方式必须打破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大胆采用多种形式的测评方法。例如,为学生建立日常行为习惯记录表,作为学生期末考评的重要依据。在作业布置上也应突破传统的依照书本照搬答案的作业模式,可以尝试让学生写章节的学习心得,收获体会,或是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比如进行家庭收支状况调查,并拟定一份家庭理财计划,写一份创业计划书等。期末测试不仅可以采取开卷考试,而且也可以灵活采用口头面答的测试方式。总之,德育课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而且也要能够重视反映学生的真实素质,做到客观、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李丁香.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应突出“三贴近”原则[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6.
[2]王美凤.贯彻“三贴近”,走进德育新教改.考试周刊[J].2009(30).下一篇::德育课教学导入十法浅论
- 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
- 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
- 宿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
各县(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职社教研室,市直职......
- 2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由......
- 3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
宿迁市教育局文件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人力资......
- 4宿迁开放大学召开2017年省技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目标和责任意识,提......
- 5宿迁开放大学跟踪调查毕业生
为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