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构建职校生责任意识培养新体系[1]
吴春晴[2]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教务处,江苏 沭阳 223600)
摘 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将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如果他们没有责任意识,则无法担当起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任。纵观我们职校生在这方面的素质,表现得很不尽人意。职校生责任意识缺乏的现状,严重制约着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笔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实验研究验证了团体心理辅导在职校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为责任意识的培养探寻出新的更为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职校生;责任意识
前 言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将“责任”作为校训的内容之一,香港行政长官
职校生责任意识缺乏的现状,严重制约着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然而,在何种情形下,以何种方式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的研究,目前,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笔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升华,在活动中成长,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验证了团体心理辅导在职校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为责任意识的培养探寻出新的更为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具体方案设计与实施
主题一 感受现实,增强个人责任感
活动目标
1.认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责任的含义,认识不良责任心的危害。
2.情意目标:分析体验良好的责任心,激发学生自觉修正自己“推委责任”和“过分控制”心态的强烈动机。
3.行为目标: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
活动过程
领导者先介绍自己并说明此次团体的目标及进行方式。
1.热身活动——轻柔体操
2.主题活动——接受现实
目的:
(1)通过体验,使学生认识到承认错误是需要勇气的。
(2)让学生意识到敢于承认错误是自身敢于承担责任的表现。
3.情境创设
4.分析讨论
分析每个情境中责任该由谁来承担?为什么当事人会这么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5.活动体验
结合实际情况,自己在责任心方面有没有存在上述问题?如果有,是哪一种问题?(其实在讨论过程中自己对情境的分析与意见就可反映出对“责任”的态度倾向)。
6.活动结语
对自己负责包括:
(1)我要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负责。没有人承担着实现我的愿望的责任。别人不欠我任何东西,如果我有愿望,那么该由我自己去发现如何去满足它们。同样的,我不能代替别人去满足他们的愿望,不管对方是什么人,我们都不能代替他做决定。
(2)我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负责。后果有时是人们热切期盼的、有益的,有时却是人们避之不及的、有害的。我们需要接受的是:当我进行选择和行动时,不能与后果相分离,不管它是什么,都是我应担负的。
(3)我要为我学习工作中的态度负责。我的工作,我的学习,我积极努力去做,还是消极被动只赋予一点关注,这是我自己决定的。如果我能切实负责,那么我参与其中的乐趣和积极性都将有很大提高。
(4)我要为与他人交往时的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负责。我要为自己说话和倾听的方式负责,要为自己许下的诺言负责,要为自己的行动有无理智负责。
(5)我要为自己如何优先分配时间负责。不论我做出的时间、精力安排是否反映了我认同的价值标准,我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一方面我觉得学生学习时期应加强学习,努力进取,另一方面又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玩电脑游戏,并乐此不疲,此时我们就应该正视自己的矛盾冲突,仔细想想这样做的原因与后果。
(6)我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
(7)我没有必要为一些不可控的事件过分自责与内疚。
主题二 从小事做起 体验对他人的责任
活动目标
1.认识目标:使学生认识责任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之一。
2.情意目标:体验对他人负责,得到他人信任的愉悦感。
3.行为目标:做事能够心中有他人。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松鼠和大树
2.主题活动
(1)勇于承担责任
目的:启示学生勇于面对错误,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
(2)盲人旅行
目的: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3.活动结语
第一:做人的基本条件之一,要做人首先就得承担责任。即使犯错误,我们采取的方法也不能是逃避与推卸,我们一样要承担责任,我们的勇气也应跟我们的责任感一样强烈。
第二:建立彼此的信任,需由自己先做出对对方负责、使对方信任的行为才会产生信任感。另外在互动过程中,沟通会有误解及扭曲,需要彼此调整,多去体会和反馈,沟通才能顺利进行。
主题三 感恩父母 探究生命的意义 明确生活责任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是父母的,应当备加珍惜和感激生命,感激父母。
2.情意目标:让学生体验责任心、细心和耐心,体验生命的不易与可贵。
3.行为目标:孝敬父母,不对父母提出不合理的浪费性的消费要求。
活动过程
1.课前体验——护蛋行动
目的:
(1)让学生学会坚持,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意志力。
(2)让学生体验责任感,体验感悟父母的养育之恩。
2.心理测验——森林旅行
目的:体验父母的无私与伟大。
3.情境创设
(1) 播放歌曲“天亮了”和“感恩的心”
(2) 讲述歌曲的来历
4.活动分享
5.活动结语
我们自己的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是父母的,应当备加珍惜和感激生命,感激父母;也不能对父母提出不合理的浪费性的消费要求,这也是我们对父母、家庭应尽的责任。
主题四 走进集体 在集体活动中感受责任
活动目标
1.认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明确融入到集体中才会真正快乐的真谛。
2.情意目标:体验如何信任与支持他人,如何对集体负责
3.行为目标:积极投入集体,力所能及为集体服务。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1)无家可归
目的:让成员体会和感受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更愿意投入团体,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2)鸡崽闯天涯
目的:让学生体会人生的无常,增强学生的耐挫能力。
2.主题活动
(1)信任后仰
目的:
①体验在一定的风险中,学习如何信任及支持他人。
②培养团体成员彼此间的信任感。
③从活动中建立个人在团体中的责任感。
(2)同舟共济
目的:集思广益、团队合作、鼓励成员靠团体的力量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3)解开千千结
目的:通过共同活动中的身体接触,增进团体的情感融合。
(4)人椅
目的:让学生体验“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成功”。
3.活动结语
离开了集体,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成不了大事的。作为集体的一员,只有心中时时想着集体,事事以集体为重,处处为集体着想,融入集体,才会真正快乐。
主题五 走向明天 增强学习责任感
将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
活动目标
1.认识目标:能认识到人生必须有目标,能够自觉地反思过去,努力地把握现在,切实地规划将来。
2.情意目标:体验如何将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
3.行为目标:能为自己制订人生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并确定如何达到。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所作非所说
目的:引导大家思考一些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坚持不懈完全可以做到。
2.主题活动
(1)填写卡片——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人生是由过去、现在、将来这三个环节构成的连续统一体,人生的意义与人生的质量必须从这三个环节同时考虑。生存的意义不在于过去,也不在于将来,而在于对现实的超越,在于人的现实活动,在于人的选择。
(2)我的名片
假如十五年后,你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也有了自己的名片,动手设计属于你自己的名片吧!
名片必须有的內容:姓名、公司单位、联络方式、头衔……
(3)讲述——洪战辉、从飞的故事
(4)宣誓
我宣誓,从今天起,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热爱集体,团结友爱,孝敬父母,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持之以恒,珍惜时间。我坚信,我一定能做到!
3.活动结语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讨论这样的一个话题——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如果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将更优秀!同时我也很欣喜的看到每一位同学在这一系列的讨论中逐渐的成长,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真心英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要明白,自己起码的责任是学好本领,以便将来能自立于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同学们,为了明天,让我们积极进取,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吧!
后 记
活动后访谈,感觉学生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好多学生表示:
“有了错误就应该承认,逃避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谁逃避自己的责任,谁就会被命运捉弄。”
“谁拒绝承担组织和团队的责任和义务,谁会被淘汰出局。”
“以前的时间已经虚度,今后我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即使将来成不了社会的栋梁,也绝不成为家庭的包袱、社会的渣滓。”
“现在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将来才能有容身之地,在社会立足。”
……
开展团体心理活动的班级,与其它班级比较,风气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每当活动结束时,所有同学都争先恐后地收拾教室内外的物品和进行桌椅移放。
凡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都很高。
班级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校内橱窗张贴着07旅游管理班的倡议书:同学们,为了增强我们的绿化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在植树节来临之际,我们班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07商务2班教室后墙黑板上书写着这样几个大字:一个有责任感的青年,对家庭来说是好儿女,对学校来说是好学生,对社会来说是好公民。
……
参考文献:
[1]陈丽云,樊富珉,官锐园编著.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小组辅导理论与应用[M].民族出版社,2003,(6).
[2]张金宝,孙维胜主编.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1).
[3]赵兴奎,张大均.论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研究现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4]杨敏毅,鞠瑞利.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8).
[5]王志国.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几点尝试[J].中国德育,2006,(10).
下一篇::宿迁市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 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
- 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
- 宿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
各县(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职社教研室,市直职......
- 2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由......
- 3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
宿迁市教育局文件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人力资......
- 4宿迁开放大学召开2017年省技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目标和责任意识,提......
- 5宿迁开放大学跟踪调查毕业生
为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