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宿迁职社网 >> 教育科研 >> 职教论坛 >> 浏览文章
“职业试习科”的现实意义及困境
————陶行知“职业试习科”初论
尚振湘(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信息传媒系,江苏 沭阳 223600)
摘 要:陶行知提出的“职业试习科”是包含农工商及其他业之要事于一体的课程,这一课程在现在依然具有前瞻性,能够帮助解决当前职校招生难、学生学习难、就业难等问题,可以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但在其具体实施过程面临着职校师资队伍不健全、职校硬件设施不配套、现行招生制度限制等诸多困境。要从师资队伍培养、加大职教投入、开展校企合作和调整招生政策等方面入手,保障职业试习科的顺利推行,推动我国职教的大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职业试习科;推行
一 、职业试习科的解读
职业试习科,包含农工商及其他业之要事于一课程,凡学生皆使躬亲历试之。试习时期可随遇伸缩,多至半载,少至数星期皆可。但试习之种种情形,必与真职业无异,始可试验学生之真才能真兴味。一参假面具则试验科之本旨失矣。试习之后,诸生于各业之大概既已备尝,再择其最有才能最有兴味之一科专习之。彼其选择既根本于才能兴味,则学而安焉,行而乐焉,其生利之器量,安有不大者哉?[1]
在陶行知看来,职业试习科首先是一门课程,包含农工商及其他社会主要行业于一体,而且是必修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进入某一专业学习之前必须参加试习科,一定要“躬亲历试”各种职业,然后再从中选择最有才能最有兴味的专业;二是试习时间的安排,学生要在被职业学校录取之后,进入具体专业学习以前,用几个星期或多则半载的时间进行种种职场试习;三是学生的试习场所必需与将来的工作场景完全一致,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从事不同工作的不同滋味,使学生能够准确地选择自己的职业。[2] “职业试习科”是职校从招生到学生毕业的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核心的环节。
职业试习科不是见习,也不是顶岗实习,与现在职校中的见、实习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二者实施的时间不同。试习是在学生进校伊始、选定专业之前,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下了解和熟悉各种职业。见、实习是学生在进校学习一个阶段之后或是即将毕业时进行的。也就是说试习是在专业学习之前,见、实习是在专业学习之后。其次,二者所包含的内容不同。职业试习科的课程,包括工、农、商和其他各种职业的重要内容,学生一律都要亲自尝试,不只是对一个专业的开展。见、实习则是某一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针对某一专业进行,是对所学专业内容的实践锻炼,并从中习得专业知识和能力。第三,二者的目的不同。试习强调是对各种职业的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所选择,从中发现与自己的才能、兴趣最相适合的职业,确定最终将来的专业学习方向。见、实习是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在工作场景中予以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了解工作程序,为将来正式参加工作做准备。与见、实习相比,试习有着超前的优越性,由于试习是在学生入学之初选定专业之前进行的,有助于学生选定自己中意的专业,避免学生见、实习时才发现自己所选的专业不对路,想调整专业为时已晚。在职业的道路上,试习科能使学生少走弯路,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推行职业试习科的现代意义
在上世纪初的中国,推行职业试习科,对于当时的职业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推行职业试习科依然能够解决职业教育中现存的一些问题,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推行职业试习科有助于解决职校招生难、控流难的问题。当前困扰职业教育的一个头等问题就是职校招生难,招来学生控流难。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和学生对职校认识不清,认为上职校没前途,正途是读高中考大学。开设试习科,通过对各种职业的了解,使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产生一个清楚的认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社会轻视职教思想观念的转变。真实职业现场生动的试习不仅消除家长们对职校将来就业的担忧,也可以使学生看到真实的职业生活状况,产生职业认同感,确立坚定的专业学习思想。这样招来的学生,对职业认同度高,学习积极性高,当然是招得来留得住,能避免大量流生的出现。
(二)推行职业试习科有助于解决学生学习难的问题。试习科通过职业场景的真实呈现,强调学生对种种职业的真实经历,从学生自己的真才能真兴趣出发,选择最为自己认同的专业进行学习。这种强调能力和兴趣为先的专业选择标准,能最大限度从学生个人情况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使学生对专业产生极高的认同度。通过如此程序的比较选择,学生很少会厌弃自己的选择,在能力和兴趣的引导下,在未来职业的召唤下,学生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不会产生因为厌弃专业而厌学的情况。相反,他们会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学习,主动面对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并克服之,不再会把学习当成困难之事。如此以来,在课堂上也就会很少出现睡倒一大片的现象。
(三)推行职业试习科有助于解决职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因职校毕业生缺乏真实的场景体验,走上工作岗位后对职业职责认识不清,适应能力差,对所从事的工作没兴趣,最终或是被用人单位辞退或是本人不堪其苦而辞职;其二是毕业生对口职业能力欠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而产生专业性失业。其三是毕业生职业素养不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途掉队。而推行职业试习科,首先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决定自己的职业取舍,其最终的专业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不是盲目跟风热门专业。因而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专业岗位明确,认知清楚,会减少失业的发生。其次,通过试习科这个环节,学生在专业选择上较为平衡,不会产生专业过剩性失业。再者,学生经过试习科,专业的选择符合其能力和志趣,因而其学习较为踏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都很扎实,敬业、乐业,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适应工作要求,不会被中途淘汰。总之,通过职业试习科能培养出专业对口、职业素养高、就业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充分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四)推行职业试习科可以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才能足以成事,兴味足以乐业”,“职业试习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专业特长,调动和发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主体产生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如此,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有着坚定的职业信念的毕业生会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职校的教学质量便得以提高,职校的办学效果便得以呈现,家长、学生也便会选择职教,社会便会重视职教。这样的良性循环,就会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3]
三、目前推行职业试习科所面临的困境
职业试习科设计科学,构想实在,非常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但由于现实条件所限,在具体实施过程面临诸多困境,下面列举数条。
(一)职校师资队伍不健全。推行职业试习科给职校带来的要求之一是各专业教师要齐备,能满足学生的试习需求。但目前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师资的学科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这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专业选择自由度,也是职业试习科开设难以突破的一个瓶颈。
(二)职校硬件设施不配套。职业试习科真实的职业场景营造需要大量配套的硬件设施。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职教发展扶持力度,但由于先天不足,许多学校在硬件基础设施上较为缺乏,难以营造出真实的职业场景。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职业类型在不断的变化,不断有新的职业产生,学校就要营造新的职业场景。对于学校来说,硬件配套设施投资甚巨,一时无法满足职业试习科的要求。
(三)现行的招生制度限制。我国现行职教招生制度还是以计划招生为主,学校在招生之初就制定了专业招生计划,不得随意变动。而职业试习科招生之初并不确定专业选择,是在学生进校经过试习一个时期之后,再由学生选定专业。这就形成了招生计划的确定性和试习科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招生计划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发布,招生学校无权自行调整。因而学生招进来后,即使可以试习,但上级的招生计划数会限制学生的专业调换,学生就没有了根据自己的才能兴趣自选专业的机会。因此,计划招生制度限制了职业试习科的推行。
四、推行职业试习科的保障措施
鉴于职业试习科对职教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有必要推行之。针对实行职业试习科存在的诸多困境,要从师资队伍培养、加大职教投入、开展校企合作和调整招生政策等方面入手,保障职业试习科的顺利推行。
(一)加强职校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职教发展的关键,是推行职业试习科的首先条件。职校要加大校内师资培养力度,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快速成长;同时要通过对外聘请工厂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壮大师资队伍,从而使职校师资能够充分满足职业场景的需求,满足学生的试习需求,满足试习指导的需求。
(二)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投入。要取得职教的大发展,就必须加大职教资金投入力度,用于加强职校的软硬件建设。职校在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要主动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与真职业无异的试习科基地,在硬件上尽可能满足试习科的教育教学需求,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健全试习基地,是实施职业试习科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加强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力度。职业试习科所需要的真实职业场景建设往往投资巨大,不是一所学校所能单独承担的。因此,要在一定的区域内,加强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共同构建试习基地。某一地区的职业学校可以联合起来,互通有无,设立职业实训场景,由学生进行体验,最终确定专业选择。在学校自身无法营造出众多职业场景的时候,可以将招来的学生放到与之合作的各个企业工厂里去,进行相应的职业场景深度体验。以此来保障职业试习科的推行。
(四)调整招生政策。计划招生政策限制了职业试习科的推行。因此,要对之调整,赋予职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由职校自行确定专业招生人数,或在新生入学参加职业试习科确定专业之后,再确定专业招生计划。这种由下而上制定专业招生计划的方式,能够减少人才计划培养的滞后效应,适应用人市场的需求。这样就可以使职校顺利地推行职业试习科,避免计划招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结语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加大了职业教育资金扶持力度,用于职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各职业学校自身也非常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产生了许多省级示范性的实习实训基地。这些为设置“职业试习科”提供了物质准备。现存的一些职教问题也需要职业试习科的推行来解决,职业试习科一定会由理论走向实践,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78-86.
[2][3]周桂宏,尤国勋.“职业试习科”,一个被当代职业教育忽略的话题[J].学校管理,1994,(02):43-44.下一篇::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