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省泗阳中等专业学校系列报道之三
提起泗阳,人们心中便会联想到杨树、纺织服装、电光源等词汇;谈起泗阳中等专业学校,很多用人单位就会给予毕业生“敬业精神好、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的评语。近10年来,该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 取得这一成绩的“秘密”何在?
面对笔者的提问,学校一位领导这样告诉笔者:“学生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培养模式,面临着教育改革的大潮,泗阳中等专业学校审时度势,果断转变培养模式,坚决实施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育人。”
学生素质快速提高
“企业需要什么专业的人?一个专业当前企业运用的操作平台是什么?操作程序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办公室是想不清楚的。”为此,学校主动走进企业,实施校企合作办学,采用工学合作的培养模式。
建于1986年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通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该专业确立了“项目引导、学做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学改革的触角伸向了企业,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产品,达到互惠共赢,同时又将合作开发的产品或者企业真实检验项目引入专业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衔接,从而把专业教学改革推向了深入。
讲授《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这门课程的教师张永东这样解读他的课程改革:“我们按照‘学生有兴趣学、学生学得懂、学生学了有用’的思路进行课程开发,通过选取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制作与调试、有源音箱电路制作与调试、报警器电路制作与调试3个典型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完成任务后有较高的成就感,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了,课程教学目标也达到了。”
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作的张宇就是该校该专业的毕业生,说起自己的母校,他充满了感激:“目前在苏州不少企业都有我们学校专业的毕业生,并且都成为了技术骨干,我们有今天的成就,要感谢学校的培养。”
教学能力大幅增强
近年来,泗阳中等专业学校根据专业建设要求通过多种渠道聘请来自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他们将行业最新技术、工艺、方法和有关信息第一时间带进校园,传递给广大师生,使学校教育始终能够紧随行业发展,较好地解决教师知识更新,实现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学的有效融合,推动学校校专业发展。同时还让一些“学校派”的老师进入企业,让他们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学习企业的理念,掌握当前最适用的操作程序,了解市场行情,摸清市场急需人才的各方素质,提高了他们教学的主动性和实用性。很多学校老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到企业挂职主持企事业技术改造、担任企业兼职技术员。
学校还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突出专业优势与特色,充分利用机电、汽修、电子、纺织服装等专业群的优势,积极为企业生产服务,广泛开展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机电专业
创新,让泗阳中等专业学校学校走出了一条奋发有为的成功之路。泗阳中等专业学校也必将坚持不懈的走好创新这条路,坚持不懈地将教学质量提得更高。
下一篇::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
- 弘扬国学 倡导文明 做好自己 感触他人
- 泗阳中专集中组织高三毕业生拍毕业照受欢迎
- 宿迁经贸高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加强通识教育
- 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夯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
- 认识校园安全 保护自身利益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宿迁经贸高职召开职业教育活
5月16日,宿迁经贸高职召开相关会议,对职业教......
- 2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凝心聚力
st1\:*{behavior:url(#ieooui)} <!-- /*......
- 3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加强体育
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为进......
- 4“汽车大讲堂”系列报道之六
5月17日晚,宿迁经贸高职第六期的“汽车大讲......
- 5“汽车大讲堂”系列报道之五
5月16日晚,宿迁经贸高职“汽车大讲堂”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