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经贸高职“五课”教研落地生根 培基扶优

时间:2015年12月28日 信息来源:宿迁经贸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五课”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促进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所谓“五课”即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每个教研环节都紧扣课堂,将理论研究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宿迁经贸高职科研处自11月中旬制定并启动《“五课”教研活动方案》,活动时间历时一个半月,以15个教研组为活动单位,共安排150节公开课,在全校全面有序地开展“五课”教研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教科研的浓郁氛围。本次“五课”教研活动显现出以下特点:

一、集体备课 同课异构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体备课是集众人的智慧,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策略。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利用那些课程资源,如何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教什么、如何教,以及学什么、如何学。教学环节如何设计,才能达到教学设计合理化、科学化。教研组集体备课时重点讨论,让集体智慧相互碰撞,形成共识。各位老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与学生专业进行适当的调整,同课异构,让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结合。集体备课不是所有教师用一个教案去上课,而是集体智慧与个人智慧的融合。

二、上课说课  反思升华

执教后,教师对目标确立、学情分析、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实施、资源整合以及教学成效、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进行全面阐述、系统分析。主要说明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等内容。“为什么这样”重在阐释教学理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减少我们教学的盲目,才能让让教师在理论的支撑下逐步成长。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再思考,哪些地方学习效果好,哪些环节出现了阻滞,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互听互评  全息透视

本次教研活动,各教研组、系部积极参与,组织不同学科老师互听互评。听课者对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学方式的合理性、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利用的整合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等进行全息透视和综合判断。并运用新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等,准确地发现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缺点,提高听课评价反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名优秀的教师,本应该在知识上是一个“杂家”,不同学科的知识、逻辑,也可以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尽量横纵结合,丰富而完整,可以启发人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维。理科老师听语文课,感受、吸取语言表达的技巧,提高教学语言的魅力。文科老师听数学课,收获缜密思维的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基础课老师听专业课,则增加了对学生专业学习的了解,有助于基础课教学改革。  

四、培基扶优  全面发展

本次五课教研活动,以学校的“师资特色建设年”为契机,给青年教师搭建 彰显教学特色,提高高效课堂的平台追求特色教学,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相结合、知情意行合一;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研究,重在做中教、做中学,以及教学做合一。

整个活动亮点纷呈:课堂设计新颖、课件制作精美,师生互动活跃,学生自主意识强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理念,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微视频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通过教研活动,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展露锋芒、脱颖而出为有效课堂、特色教学做出了示范。

宿迁经贸高职近两年在“两课”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技能大赛”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5位老师获得省“示范课”,10位老师获省“研究课”,15位老师获市示范课;程利老师在获得省“两课”示范课后,又获得全国信息化教学比赛第一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的“五课”教研落地生根,扎实有效,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提升了教师理论水平,是助推了教师群体成长的源头活水。

上一篇:宿迁经贸高职加强教风建设
下一篇:沭阳中专邀请知名演讲家袁维儒先生作专题报告
(作者:葛灵芝 录入sqjm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荐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