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通过前面各种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要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的难题,应该相应地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加以改进。
(一)引导中职毕业生努力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
确立职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应在学生刚入校和就业前这两个关键时期以开设课程或专业培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目标、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培训,帮助和引导他们确立自身的职业目标并做好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其实,对于中职生而言,如何从接受普通教育的思维模式转变为接受职业教育的思维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生涯教育。只有做好职业生涯的准备,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更高效地学好自己的专业,为就业打下基础,做好准备。否则就可能像我们现阶段常常看到的一些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到底用来做什么,根据所学专业可以寻找什么样的工作。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生入校首先应该学习并做好准备的。
做好自我认知,调整心态、正确评估自身价值要摆正位置,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工作岗位上真实地展现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全面,常常陷入不切实际的自大或者毫无理由的自卑当中,这样会对就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自己做好工作定位是非常必要的。
养成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中职学生应该树立自理自力、不攀不比、勇于承担自己责任的信念。要用勤劳的双手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完成自己的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有许多中职毕业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没几天,就闹着不想干了。原因大多不是因为工作内容真的有多难或者有多辛苦,而是自己没有准备好承担责任,不具备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等最基本的工作品质,还停留在读书时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思维模式中。因此,养成工作中所需要的优良品质十分重要,家长和教师应当尽可能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中职生早日学习和养成好的工作品质。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毕业和自己的选择有少数中职生在谈到毕业后的去向问题时态度非常消极,似乎升学或就业与他们无关,问什么都用“随便”、“也行”等这类词应付。持有这种态度的学生大都胆小、自卑、懒惰且没有主见,因为害怕选择后出现风险而逃避,希望一直依靠家长,自己什么也不想做。因此,从入校开始就应该引导和鼓励中职生积极开阔视野,勇于探索,乐观、积极地面对自身未来升学或就业的选择,帮助他们从不敢选择的困境中走出来,让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进而在毕业后承担起工作和社会的责任。
(二)完善职业培训,扩大校园招聘规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为学生制定职业培训计划并严格进行职业培训学校不仅应根据社会总体需求为学生制定基础性的职业培训规划,还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从实际工作出发,多角度、分阶段地为中职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培训计划。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工厂和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学习,也可以聘请在职工程师或专家进行实际指导,以确保职业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学生养成基本的职业素质打好基础。
争取更多的企业到学校招聘或者交流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多地邀请企业到学校进行招聘或者交流。要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机会与用人单位交流、学习,在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其对自身工作的定位和对所学专业的理解。
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反馈要对新上岗和下厂实习的学生进行较长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看看学生在实际单位中的工作状态、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工作的诉求。根据实际反馈的情况,及时对学生的职业培训做出调整,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以此作为参考素材,对后续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指导。
(三)纠正家庭成员对学生就业理解的误区,提倡学生自主择业
去除惯性思维家长不应按自身已有的经验和喜好盲目地给孩子灌输职业经验和要求。由于家长和子女在成长的年代以及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用自己的惯性思维强行指导子女的就业会出现很多问题,家长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家长应去除自身的惯性思维,理性、客观地和孩子一起面对就业问题,一起想办法、找方法。
确实把握当下的就业趋势和特点家长应积极学习和了解当前的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要求,和子女一起分析理解就业特点,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家长的理解程度和高度往往强于子女。因此,家长如果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当前的就业趋势,帮助子女分析就业问题,将能为子女提供极有力的支持。
鼓励中职学生自主择业家庭成员要鼓励学生自主择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特点寻找自身发展的目标岗位,坚定他们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不懈努力的决心。
(四)倡导全面、客观的就业舆论导向
尊重事实,不偏不倚地进行舆论宣传要摆正位置,防止舆论重心偏移。例如,有的报道将个别中职生的就业情况渲染得过分美好,这将对其他中职生产生误导,使他们无法对自身所处的就业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各种宣传媒体应在当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客观、实际地对中职生就业的各方面问题做出全面、适时的宣传报道。
找准重点进行大力宣传要关注中职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盲点、重点问题,加强宣传力度。如要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方面的宣传,让中职生切实认识到学好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有重点的宣传会对学生和学校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让沟通更顺畅要用准确、可靠的舆论导向在企业与中职毕业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避免任何一方产生曲解和误会,并应不断促进和巩固就业成果,使中职生的就业问题得到更快的解决。
总之,中职生及其家长、中职学校、企业之间只要做好了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深入沟通,再加上社会各界人士和各类媒体的大力支持和有力引导,中职生对就业情况的各种误解便会不再发生,学生、学校、企业也会实现三方共赢。
(泗洪中专 杨柏)
下一篇::培育良好德育因子,构建强大德育场
- 弘扬国学 倡导文明 做好自己 感触他人
- 泗阳中专集中组织高三毕业生拍毕业照受欢迎
- 宿迁经贸高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加强通识教育
- 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夯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
- 认识校园安全 保护自身利益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宿迁经贸高职召开职业教育活
5月16日,宿迁经贸高职召开相关会议,对职业教......
- 2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凝心聚力
st1\:*{behavior:url(#ieooui)} <!-- /*......
- 3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加强体育
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为进......
- 4“汽车大讲堂”系列报道之六
5月17日晚,宿迁经贸高职第六期的“汽车大讲......
- 5“汽车大讲堂”系列报道之五
5月16日晚,宿迁经贸高职“汽车大讲堂”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