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厌学外在因素分析

时间:2015年12月08日 信息来源:泗洪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1.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生活在一个和睦、温暖、讲民主的家庭的子女,容易养成团结、互助、自信、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而有些父母不懂得教育子女之道,方法简单粗暴,要么是对子女放任自流,要么是对子女拳脚相加,要么是对子女百依百顺,容易使子女产生孤独、恐惧、自私、清高等不良心理。农村家庭中很多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子女独自在家或跟随祖父母,使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管教和家庭温暖而容易出现心理上问题。而且,在当今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普遍认同只有上大学才有出路、有前途,一旦选择了职校,孩子的前途就被“定格”了,所以,即使是孩子上了职校,也是处于无奈的选择,或是由此迁怒于子女,使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子女心理产生压力而出现焦虑、恐惧、害怕等情况,从而诱发学生对学习的恐惧与反抗。

2.学校因素。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在初中教育阶段,学校和老师由于过于强调惟书本和分数论,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致使有些学生养成了一种扭曲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已行为,同学之间缺少友爱和互相协作。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校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班级的班风对学生的心理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显然,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学习,健康向上,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反之,会使学生产生冷漠、消极、焦虑、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厌学情绪,出现学习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新旧体制的更替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职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容易与他们头脑中早已沉淀的传统文化观念相冲突。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如果学校不能进行有效地正确引导,大部分学生将难以迅速适应现实社会,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

(泗洪中专 刘增爱)

上一篇:浅谈高一新生的适应
下一篇: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作者:刘增爱 录入si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荐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