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职校班主任教育行为的反思

时间:2015年12月03日 信息来源:宿迁经贸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从06年开始担任班主任开始,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走过了8个春秋。当然工作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

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班主任老师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更需要班主任老师的创造精神。有时候还要换位思考,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必定会有感知,而学生一旦能够体会到班主任对她们的关心,诚心,爱心,她们对班主任的理解信任之情会油然而生。那么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就能很好地开展,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比较典型的案例。
    记得有一天上午第一节课,我接到系学生会同学的电话,“昨天晚上我班的张**同学跟她了吵一架,并且还说了一些脏话,骂得非常难听,学生会同学说已经叫这位张同学写检讨书,希望我处理一下。”接完电话后,我非常的生气,又是张**!此时,我就暗暗想一定要严肃处理这件事情。(反思:这就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心中已经有了处理事情的固定套路和思维。

当天晚自习是我值班,我走进教室,到张**同学面前问她:“昨天晚上的事,检讨书写好了没有?”她说:“老师,还没写完呢?”什么?还没有写完,你都干什么的?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气愤。突然我有一种想法,让她到讲台去当着全班同学检讨,想到此,我又对她说:“赶紧写,15分钟后到讲台上去检讨!”听到这句话,发现她脸上一阵红说:“老师,不会吧?”我说:“什么不会啊!就是要上讲台去说!”说完就走了。(反思:这也是我们很多班主任经常做的:“杀一儆百”。)

大概过了15分钟,我又走进教室,用眼神暗示张**同学上讲台检讨,我本以为她会拒绝的,但是她还是走上了讲台,进行了检讨。可是,我突然发现她的检讨讲得也有一些道理,她说:“晚自习下后,她正在劝说没有按时值日的同学干快点,声音大了一点被系学生会听到了,就说她不按时休息,这样就要扣班级量化管理评分。听此,她就觉得系学生会太过分啦,就跟学生会同学争吵起来。”她又说:“她虽然有错,但是学生会同学也有不对的地方,动不动就拿扣分来压她们。她认为学生会同学不会尊重学生,因此根本不值得她尊敬。”听到此,台下的同学都笑了,看到这个情景,我突然觉得台下有部分同学是认同她的看法的。此时我觉得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我这样做会不会给她造成心理伤害?

 其实,这时候我觉得评判这个学生非常困难。既不能说她做得不对,又不能完全肯定她做得对。说她对吧,那就会助长这种不好的风气。所以此时我先肯定她说得有道理,系学生会有时候确实不了解情况,处理得不妥当的地方。但是张**同学也有不对的地方,系学生会同学也是人呀,即使她有不对的地方,我们还是应该要尊敬她啊。如果按你这样的想法,对你不尊敬的人,我们都不应该尊敬她了是吗?如果你父母不尊重你,你是不是就不尊敬她们?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多点忍让,体现自己的素质。最后,我还说,张**同学让你上讲台来检讨可能会伤害你的自尊心,在此老师向你道歉。第二天早上,我在很远的地方就看见张**同学站在办公室门口,当我走到办公室门口时,她向我说一声:“老师早,昨晚我想了好久,发现自己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比如和学生会同学吵架,并且骂人。”我发现她一夜长大了很多。

自从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作为班主任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我批评的言语可以委婉一些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我们有一个思维定势,一旦我们的学生犯了错误,总认为一定是学生自己的错,另外因为中职学生的心理其实也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反思:我们的学生心理是两个极端:过度的自大和过度的自卑,其实他的自大正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说白了就是他们不够自信而已。)

作为职校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可以塑造的。我们不能感情用事,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难管的学生犯了错误,更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她虚心接受你的批评,而不是以伤害学生自尊心为乐趣,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反叛心理,那样班主任工作就更难做。所以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把以前的、其它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学生心里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反思:我们有时候太看重学生的错误,过度放大学生的错误,其实我们大都从这个年龄段过来的,他们犯的错误,我们胆敢说我们以前从来没有犯过吗?给他们一次机会,就等于给学生一次重新自信的机会。)

我们班主任老师有时可能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有你在,我们班级的量化都扣完了,你把我们班坑苦了!”“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咱们班有了你算是完了!”“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反省几天吧!”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她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我们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得到学生在感情上的接纳,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班务事情时还得懂得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要进行换位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一些问题,这样才能保持一颗理解的心,才能真正走进职校生真实的心理世界。

我们需要彻底更改我们的成才观,我们的学生不是都能考上本科,技能大赛获奖。只要成绩优秀,就算他们成功了;只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算成功;只要他自己将来到社会上能孝敬父母,就算成功;只要将来他能够通过他的辛勤劳动支撑一个家庭,就算成功。每个人不需要成为马云式的成功,成为店小二的成功也不错。

最后,用我们以前单位老校长一句话:“我们职教人其实都是在做功德的事情,你今天用心教育一个孩子,将来社会就会少一个负担”。如果我们都能够把这些我们认为不听话的孩子当做自己的亲人来看待的话,我想我们应该可以教育好这些孩子们,我们要有这样的希望,万一实现了,我们就是在为社会做功德之事!

    

  

上一篇:对待职校的“问题学生”更需要一颗真诚的心
下一篇:论以职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推动班主任队伍建设
(作者:赵炎 葛灵芝 录入sqjm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荐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