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作文教学法与传统作文教学法的区别

时间:2015年12月01日 信息来源:泗洪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生态化作文教学法与传统作文教学法的区别

(一)教学目的

生态化作文教学法关注的是学生个性化写作,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能够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路径;而传统作文教学是“为写作而写作”,往往侧重写作技巧、写作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由于教学目的的不同,结果导致传统作文往往写成“大我”,常常千人一面。而生态化作文是在生活的积累上“有感而发”,关注的是“小我”,是“我”真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个性的真实流露,如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人禀七情,应物思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情”与“志”是学生心和物的统一体,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命感悟和人生体验,是学生个性化的“我”,是知、情、意全面发展的“我”,而不是传统作文中公式化的“我”。

(二)教学方式

生态化作文教学法提倡走出教室的“多元化”教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自然、社会、个人内心世界,重感悟和体验,作文是有感而发;而传统作文教学往往是“授—受”型的,老师传授技巧,甚至定位文章中心,学生机械模仿,强行操作,忽视学生的心灵感悟。学生在传统教学观指引下,写好事或者“集体”捡钱包、抓小偷,或者“集体”扶老奶奶过马路,写了一代又一代,似乎成为一种流行病,一直流行到今天。他们的作文失去了生活应有的阳光,抹去了学生应有的灵气。生态化作文美育法则突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强调生态性的价值功能,注重学生的认识、感悟、体验,强调用和谐的理念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这种教学观的引导下,提倡学生个性化写作。

(三)审美趣味

生态化作文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提倡人际关系的生态化,注重感悟生态自我,关注学生的和谐成长,关注学生的审美趣味;而传统作文往往是为了应试需要,基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审美趣味。生态化作文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趣味,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 泗洪中专 刘增爱)

上一篇:生态化作文教学的建构
下一篇:学习劳模精神心得体会
(作者:刘增爱 录入si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荐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