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作文教学法与传统作文教学法的区别
(一)教学目的
生态化作文教学法关注的是学生个性化写作,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能够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路径;而传统作文教学是“为写作而写作”,往往侧重写作技巧、写作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由于教学目的的不同,结果导致传统作文往往写成“大我”,常常千人一面。而生态化作文是在生活的积累上“有感而发”,关注的是“小我”,是“我”真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个性的真实流露,如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人禀七情,应物思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情”与“志”是学生心和物的统一体,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命感悟和人生体验,是学生个性化的“我”,是知、情、意全面发展的“我”,而不是传统作文中公式化的“我”。
(二)教学方式
生态化作文教学法提倡走出教室的“多元化”教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自然、社会、个人内心世界,重感悟和体验,作文是有感而发;而传统作文教学往往是“授—受”型的,老师传授技巧,甚至定位文章中心,学生机械模仿,强行操作,忽视学生的心灵感悟。学生在传统教学观指引下,写好事或者“集体”捡钱包、抓小偷,或者“集体”扶老奶奶过马路,写了一代又一代,似乎成为一种流行病,一直流行到今天。他们的作文失去了生活应有的阳光,抹去了学生应有的灵气。生态化作文美育法则突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强调生态性的价值功能,注重学生的认识、感悟、体验,强调用和谐的理念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这种教学观的引导下,提倡学生个性化写作。
(三)审美趣味
生态化作文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提倡人际关系的生态化,注重感悟生态自我,关注学生的和谐成长,关注学生的审美趣味;而传统作文往往是为了应试需要,基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审美趣味。生态化作文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趣味,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 泗洪中专 刘增爱)
下一篇::学习劳模精神心得体会
- 弘扬国学 倡导文明 做好自己 感触他人
- 泗阳中专集中组织高三毕业生拍毕业照受欢迎
- 宿迁经贸高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加强通识教育
- 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夯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
- 认识校园安全 保护自身利益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宿迁经贸高职召开职业教育活
5月16日,宿迁经贸高职召开相关会议,对职业教......
- 2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凝心聚力
st1\:*{behavior:url(#ieooui)} <!-- /*......
- 3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加强体育
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为进......
- 4“汽车大讲堂”系列报道之六
5月17日晚,宿迁经贸高职第六期的“汽车大讲......
- 5“汽车大讲堂”系列报道之五
5月16日晚,宿迁经贸高职“汽车大讲堂”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