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时慧眼识陷阱

时间:2015年11月13日 信息来源:沭阳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一、强收保证金培训费    

职场顾问指出,正规企业是不会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如培训费、保证金等,也不会以便于管理的名义扣压求职者的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等。    

调查显示,职场最大的骗局就是收取保证金、押金,有些企业利用求职者求职心切,要其交保证金,还有就是培训费、服装费、档案管理费等,没等到上班,就告知其招聘职位已满,钱也不会退还。    

据了解,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押金或保证金),那些任职初期需要先缴各种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规模很小、态度恶劣却敢开口收取服务费的中介机构,肯定是想骗取金钱。    

二、试用变成无偿劳动    

有些公司转正时间长达一年,美其名曰见习期,薪金只有合同约定的一半,更有甚者,一些单位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便以各种理由辞退求职者,对于这种现象,很多求职者感觉不合理,可又说不出其违法之处。    

据介绍,新员工到职后一般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试用期,大约3-6个月,只有少数熟手的试用期缩短到1个月之内,薪酬在试用期内总是很少的,转正后才会有大幅度提高,可是有的用人单位便通过无休止的“试用”来获得廉价的劳动力。    

关于试用期,劳动保障部早已做了规定,《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到,劳动合同期限少于6个月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劳动合同长于6个月短于1年的,试用期不超过30;劳动合同长于1年短于2年的,试用期不超过60天。    

三、优厚待遇可能缩水    

面见企业之前,要先对同类职位的薪资情况有所了解,一方面是为了对自身“价码”有清醒认识,另一方面避免在看到莫名其妙的高薪时兴奋过头,上当受骗。    

现在有些企业招聘时开出优厚的待遇,等到员工正式上班时,之前的承诺却以种种理由不予实现,或是针对薪水中的一些不确定收入,进行虚假或模糊的承诺,最终不能兑现,或者“缩水”。(沭阳中专 任利标

上一篇:职校生“火眼金睛”去“择业”
下一篇:职面试中几种不当行为
(作者:沭阳中专 录入shy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荐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