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无言 大爱无边

时间:2016年11月22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培养学生的大爱之心

摘要:社会呼唤爱心人士。如今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然而,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爱包围却不懂得爱。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大爱之心,首先教育学生爱人,从父母兄弟姐妹到爱他人,从爱个体的人到爱群体的人。再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由爱人推广到爱物。最后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由爱物爱万物的大自然。最终把人拉向社会,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统一。

关键词:  大爱  关爱他人  热爱自然

在人类中心主义、私己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泛滥的今天,让很多人变得自私、狭隘、冷漠。20136月南京江宁两名幼童在家里活活饿死,20136月的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遭他人投毒身亡,20042月的马加爵事件……人与人之间功利性越来越浓重,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越来越不和谐,破坏森林、杀害珍稀动物也屡见不鲜。人们的爱心正在一点一点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在校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培养学生的大爱之心显得尤为重要。

一、关爱他人

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应该从关爱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开始,从血缘中自然生出来的对父母的爱是爱的基础。这种天性的爱是人之常情的爱。关爱他人由关爱家庭成员逐渐推己及人,由近及远。

首先要教育学生关爱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养大成人,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父母付出很多很多,他们是我们最爱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孝敬父母,关爱父母。一个不爱父母的人难以真爱别人。俗话说“养儿才知报娘恩”,但是,作为学生他们记不得襁褓中的自己和儿时的自己让父母操了多少心。所以,我们学校要组织学生观看此类的一些影片,给他们讲述母爱伟大的故事,让他们爱父母。在教学中,告诉学生外出跟父母打招呼征求意见;递上一杯水或递上一双拖鞋;祝父母生日快乐等。当父母长辈休息时,就要踮起脚尖轻轻走路,以免吵醒他们。当父母长辈生病或身体不适时,要学会安慰父母,给父母以心灵上的慰藉,并尽量不给他们制造麻烦。对父母这种真挚的血缘之情是善良与正义的源泉与依据,当人从关心父母上升到关心别人的高度。用这种血缘之情去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时就会产生爱人之心,这种出自内心深处的平和、谦恭、真挚的情感不断向外延伸推广,从父母兄弟姐妹到爱他人,从爱个体的人到爱群体的人,最终把人拉向社会,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其次要培养学生体谅别人的品质。在独生子女中,许多学生都比较任性,为所欲为的性格,他们不懂得为别人考虑,不懂得体谅父母长辈的心情,只想到自己要怎样。例如: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大了,做什么事都想自己做主,家长多说两句,就嫌烦,不理家长,甚至有很多孩子时常用训斥的语气跟家长说话,类似于这种不体谅别人的行为时有发生。对此,我在教学中,结合这种行为给学生讲道理,告诉学生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只顾自己,而要事先考虑别人;不要强加于别人做某件事,而要和别人协商做事,只有征得别人同意,才可以满足自己的要求。

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品质。互助、合作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条件。一个具有爱心的人起码要有帮助他人的精神和行动,这也是做人的基础和我们的社会与人类得到完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投影给学生观看有关图片,帮助学生建立起乐于助人的概念。并且告诉学生,当看到老人上下楼梯不便时,主动让步携扶老人;当乘巴士见有抱婴者或老人不便时,应主动让座位给别人;当同学有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做为教师更应主动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成为学生助人为乐的榜样。

培养学生尊重别人的品质。人类是一个群体;群体间的交往是以尊重为基础,在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友善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例如:教师要教育学生对长辈要有礼貌,要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别人的私人习惯和隐私等等。尊重他人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品德,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润滑剂”。尊重他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和细节上,教师、父母在言行中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活生生的样板,这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的品质。学生是否具有分享行为,反映出他是否有关心他人的情感,是否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爱心。作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分享行为的培养,提高学生“情感智商”的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与他人分享的意义,让学生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二、珍爱生命

培养学生的大爱之心要由爱人发展到爱一切生命体。孟子说:“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人如果有亲近仁爱之心,没有不由自己而推广到万物的,所以说:“君子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愿意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声音,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孟孙打猎捕获了一只小鹿,让秦西巴用车拉回来,鹿的母亲一路跟随着,秦西巴感到不忍心,就把鹿放了。孟孙大怒,赶走了秦西巴。过了三个月,孟孙又把秦西巴叫来,作为自己的儿子的老师,并说:“对小鹿都不忍心加害的人,会加害小孩吗?”这可以证明爱护人的心情与爱护物的心情是相通的,我们要教育学生由关爱他人逐渐延生到关爱一切生命体。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在生命体验中让孩子对生命怀有一种敬畏。应关注学生的活动,并积极为学生创设生命体验情境。当他们看到其他生命经历苦难时,他们不再漠视。

给学生播放512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一位妈妈留给她三四月大的宝宝的手机短信。救援人员发现他时,她已经死了,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着地支撑着身体,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孩子毫发未伤,抱出来时他还安静的睡着,孩子包在被子里,被子里塞着一部手机,手机上是写好的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死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512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还有全家10人遇难的民警转身投入抗灾。29岁的张米亚老师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手住了生命之门。初中男生刘力为女生曾媛挡楼板遇难。职高生尹全奎和朱华琳勇救小孩等。他们珍惜生命的伟大精神震撼学生的心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六百万犹太人被德国法西斯屠杀。当盟军解放集中营时,见到堆积如山的尸体,惨状令人发指,身经百战的士兵也忍不住哭泣起来。可是他们还看到劫后余生的人,这些人骨瘦如柴,有的已经不能行走,只能在地上爬行,他们颤抖地举起手来向盟军致意。

士兵问:“你们怎么活下来的?”

他们说:“我们犹太人有一句谚语:几时有生命,几时就有希望。”

兵深受感动。举起右手,向这些饱受苦难的人们行军礼致敬。

在商汤还是一个诸侯的时期,有一次,他在野外看见有人正在张网捕鸟,那个人不仅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都布了网,而且还祷告说:“愿天下四方的飞鸟都投进我的网里。” 商汤对此嗤之以鼻,他对那个人说:“你可不能把天下四方的鸟儿都一网打尽啊!”并命令撤掉三面的网,也祷告说:“鸟儿啊,鸟儿,你愿向左飞就往左飞吧,你愿向右飞就往右飞吧,不听我的话的,你就只好自投罗网了。”天下的诸侯听说了这件事后都说:“商汤这个人真是道德完备啊,连禽兽都纳了他宽广的胸怀。”因此,天下的诸侯都归顺了商汤,商汤因此建立起了商王朝。

在真切的体验中,学生们感受到了充满鲜活的生命个体的体验。当一个人对生命产生敬畏,珍爱生命,就会学会对小草、小虫生命的关怀。由爱人发展到爱一切生命体。

三、热爱自然

人是大自然中的一群生命体,是属于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份。学生的大爱之心应由爱人爱物上升到爱万物的大自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自觉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美化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不应该随心所欲地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支配自然。人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自然。

教师可以由古到今给学生讲解尊重自然的理论与实例。如古代儒家提出了“正德、利用、厚生”。孟子的“仁民而爱物”,张载的“民胞物与”,程颐、程颢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等。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孔子肯定了天之可则,即肯定了自然的可则,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的,而是协和共存的,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来考虑,而是把三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整体的把握,强调天人的协调、和谐,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因此,人类在为自身的生存而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认识与遵循自然规律,即“制天命”须以“应天时”为前提。否则,就会破坏和危及人类的生存基础。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教认为,天地万物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若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所以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如今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如新疆天山雪莲——自然物种在减少;《无极》剧组拍摄——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水污染— —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出现了很多不和谐之音,让学生对此阐述自己的情感。曾经有一个美好的环境摆在人类面前,人类没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所以,我们对大自然多一份关爱,就少一点 遗憾,多一点行动,就多一点美好。关爱大自然,能够从自我做起,保护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像春雨,能滋润心田,爱像阳光,能温暖世界,爱是无私的,博大的。我们每位教师要设法教育学生有大爱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让孩子们在校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走上社会关爱他人,珍爱生命,保护自然,热爱生活,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史记》,作者司马迁,中央名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次印刷。

2.《论语》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91

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8月第一次印刷。

 

上一篇:宿迁经贸高职举行奖学金颁发仪式
下一篇::没有了
(作者:泗阳中专 杨前邦 编辑:siyzz)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真爱无言 大爱无边]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门文章